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年级刚接手这个班时,面对一个个虽调皮但可爱的小家伙,我沉浸在与孩子亲密无间的教育幸福中。也许是一年级时过于纵容他们,忽略了"规则"教育,又或许是孩子们"人长胆长"吧,进入二年级后,这群已摸透老师脾气的小毛孩们,对我惯常使用的招儿产生了"审美疲劳",开始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但却把他们留在了农村家里。一年中他们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很少,他们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重。在我们一起聊吧的QQ群中,就有着许多这样的留守娃。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绕开那些心理暗礁,做个健康快乐的幸福娃呢?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3.
我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一共有44个人,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我熟悉他们每一个人,如同了解自己阡陌交错的掌纹一样.他们的一颦一笑,他们的每一个姿势与表情,都深深地落进我的眼底,我都能读懂它们的含义. 这些孩子像一群可爱的小精灵,顽皮中透着灵气.有一次,我吃完中午饭回来,刚走进校门,就听到从我班教室传出"吱,吱"的叫声.  相似文献   

4.
我休完产假一回到二年级A班教室,学生们立刻欢呼:“张老师回来了!张老师做了妈妈又回来教我们了!”学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班长对我说:“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公园远远见你抱着孩子,想跑过去看看,你又不见了。星期六我想去你家做客,看看可爱的小弟弟,却不知你家在哪儿?能告诉我吗?”我灵感一闪,一个培养学生随意学习的设想冒出来了。我说:“我可以画个路线图,你看了就会去我家了。但是我也想知道怎样去你们的家,今天放学请你们留意观察,也画一个怎样去你家的路线图,让老师也能去你们家做客,大家欢迎吗?”“太好了,非常欢迎!”他们异口同声地回…  相似文献   

5.
家是什么?家是温馨,家是快乐,家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乐园!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这个家里有家长,有小孩,也有来宾。这个家里的成员们一起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分担着失败的痛苦……我就是以这样一个理念经营着我们共同的家——三年级(四)班!回忆两年多的成长历程,作为"家长"的我,怎能不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6.
下课了,我拍拍身上的粉笔灰,站在操场边观看孩子们玩。这时,班上一个小女孩跑过来,仰起一张充满稚气的脸:“朱老师,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说着,一双眼睛期待地望着我. 我真不忍让孩子失望,就下了决心和他们一起玩。当我精神抖擞,欢快地跳起橡皮筋时,顿觉精神倍增,似乎又回到了那令人难忘的童年……再看看那些孩子,一张张笑得甜甜的脸,眼里流露出钦佩、友好的目光。今天和这几个孩子玩,明天又跟另外几个孩子玩。有时我教他们玩新花样,有时学生教我,我就认真学。真是有趣. 孩子们把我当成他们的大朋友,知心话儿总喜欢对我讲。我真正尝到甜头了。  相似文献   

7.
天堂的地址     
上帝有一群可爱的天使,他们有小小的洁白的翅膀。头上有闪亮的光环,上帝把他们都称为“孩子”。在那群孩子之中,有一个最最忧郁和沉默寡言的,他不喜欢和大家在一起,只是喜欢从云端呆呆地俯瞰大地。  相似文献   

8.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面对全新的环境,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点不适应.对于父母来说,孩子上了一年级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读书了.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对于老师来说,最不愿意教一年级,因为有太多的琐碎之事让人心力交瘁.但是老师深知,只要一年级教好了,带上去就会轻松很多.那么,父母和老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上好一年级呢? 一、和孩子一起上一年级  相似文献   

9.
作为班主任,我喜欢开班会,孩子们更喜欢开班会。因为我们的班会内容总是由一个个小故事串成的,故事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印象最深的是我给孩子们讲《断了线的风筝》的故事。当时讲这个故事还源自我所接的这个一年级班的第一次家长会。又一次教一年级,心情从来没有过的愉悦。和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相处,自己也好像回到了童年,每到下课或课外活动时间,我就和孩子们一起玩一些差不多快要忘记的游戏。时间长了,我发现有几个孩子从不和小朋友们一起嬉戏玩耍,总是躲在一边看我们玩。起初我认为可能是他们的性格比较内向,也没再往深里去想,直到开家长…  相似文献   

10.
一年级的课,有的老师说好上,有的老师说不好上。这是怎么回事呢?说这课好上,是因为一年级的课教学容量较小,不像高年级的课有那么多知识点;说这课不好上,是因为一年级的孩子都是刚从幼儿园转入小学,他们像一张张白纸一样,什么也不知道,他们的注意力只能保持8.10分钟,很难整节课都认认真真地听讲。我开始教一年级时,也是一头雾水。那时我是一名新教师,面对的也是一群新入学的娃娃,于是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有经验的老前辈的帮助下,我才“摸着石头过了河”。经过几年的磨练,我也渐渐觉得一年级的课没有那么可怕了。如何上好一年级的英语课呢?我有了下面的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正>翻开一年级的教材,看到上面可爱的公鸡喔喔叫的情境图,幼时学的儿歌便立刻从记忆深处跳出:"张大嘴巴ɑɑɑ,扁扁嘴巴eee……"启蒙老师教的儿歌很有趣,我的孩子也快上一年级了,我还记得那么清楚。如果把这些儿歌巧妙地带进汉语拼音教学的课堂,对喜欢儿歌的孩子来说,唱着儿歌学拼音,那该是一件多么有趣而幸福的事啊!儿歌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有什么意义?我的教学实践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中,有这样一个特色团队——刘华清教授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专家团队.这个团队中有一群可爱的医生,他们用自己的专业和热爱,帮助了一个个孩子和他们的家庭.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家庭主妇,有两个可爱的孩子。这一年,女儿卡拉上七年级,儿子蒂莫西上五年级。他们都在我丈夫卡尔执教的八年制小学里上学。在卡尔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名叫约翰的男生。他特别顽劣,属于那种喜欢惹是生非的类型。卡尔经常找他谈话,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说明 我校一年级(3)班有个特别的孩子,医生诊断他患有"小儿多动症".小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这样的孩子还真有几个.他们遇事好奇,什么都想尝试.许多规则对他们没有一点约束.这样好动的孩子的教育,困扰着老师和家长.作为大队辅导员.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并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日,上课铃响,我走进教室,忽发现有几个孩子跟在我后面,但教室已坐满学生,那几个孩子冲向座位,拼命地拉座位上的学生。我很纳闷,问其原因,答曰:“我上一节课就是你教的!”前年任教一年级电脑课,有个小男孩因为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急得抓耳挠腮。同桌小女生见了,看看我,又看看他,随后伸出胖嘟嘟的小手帮他一起抓起后脑勺来。太可爱了!一年级的一个孩子刚进学校,完全不知道什么叫上课。数学课,老师板书完,转过来,发现少了一个人,问到:这个小朋友呢?其他人指指门外:他出去了!师都认识他了。有一天,老校长把他请到办公室,苦口婆心地跟他讲了半天…  相似文献   

16.
开学第一天,我站在讲台上,面对刚刚接触的这群七年级学生,觉得他们像我的孩子,无论是外表,还是学习生活,急需要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作为班主任,一见到这群可爱的孩子,让我不得不喜欢他们,并决心要好好爱他们.  相似文献   

17.
走出幼师大门,来到孩子们中间。在他们眼里,我是老师,是大人,可说来好笑,在家里,丈夫似乎更像老师,我常常是个任性的孩子。他是学法律的。和我这个“孩子王”走在一起,这份爱情还真有那么  相似文献   

18.
孩子都天性爱玩,我也不例外.我读小学的时候最享受的,就是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响起,我并不为即将到来的周末感到兴奋,而是期待于周五下午放学后短暂的玩耍. 因为大学里环境相对安全,所以父母一般都会同意我和几个同学去玩,而且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玩到天黑才回家.鉴于我每次都十分守信,父母对我很是信赖.然而有一次,一个稍微胆大的同学提议几个人一起去广场的新华书店,大家欢呼雀跃地同意了.我清楚家人是不会让我这样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孩离开父母走那么"远"的.但我为了一时的开心,还是向父母撒谎说去同学家过生日,并偷偷拿了自己的压岁钱,与同学会合去了.  相似文献   

19.
施彩华 《师道》2005,(7):4-6
2004年的秋天,我在学校的安排下来到一所城郊的村小支教。认识了一群和城里孩子不太一样的学生。他们多是一些外来民工的孩子,多年跟随父母辗转迁移,性格里有一种顽劣的东西,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同样的可爱,天真。只是和他们相处,你必须付出更多。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个叫杨严的.是从安徽来的。回忆一年来和他相处的几个难忘瞬间,我更明白了“成长”对于一个孩子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送走一届毕业的学生,又迎来了一年级的几十名新生。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由衷地感到喜悦特别是听着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奶声奶气地做着自我介绍,简直令人陶醉可就在这时,我听到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一抬眼,看到一个表情有些古怪的孩子,他伸着脖子,说话的样子很使劲,吐字却很不清楚。其他孩子不禁哄笑起来。有几个嘴快的孩子告诉我他叫李军伟,说话一直就是这样。我的心猛地一沉,原来的喜悦一扫而光课后,我及时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得知他先天舌根肥厚,舌尖短,所以说话不清晰。针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请家长配合,在家里耐心纠正,教他准确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