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世界网球女双发展趋势及我国网球女双发展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现场和录像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阐明现代网球女双发展趋势,对照世界优秀网球女双选手技战术及打法特点,研究探寻目前我国网球女子双打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的主要差距和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就我国网球女子双打训练策略和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提高我国网球女子双打竞技水平及其实现奥运突破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把女子双打作为我国网球运动在奥运会上的突破口的理论依据和入围形势进行分析,并就提高我国网球女双选手竞技水平研究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等进行概述,旨在掀起网球训练理论研究热潮,加快研究步伐,推动我国网球运动向高水平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统计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阐明现代网球女单发展趋势,对照世界优秀网球女单选手技战术及打法特点,研究探寻目前我国网球女子单打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的主要差距和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运用跟队监控、比赛成绩和排名跟踪监测等方法,对我国女子网球实力现状、北京奥运会入围形势和奖牌竞争态势等进行客观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子单打居世界中游水平,2名女单选手有望直接入围北京奥运会,但对手较多、实力很强,获取奖牌的难度相当大;女子双打已迈入世界高水平行列,是向奥运会奖牌发起冲击的重点备战项目,要力争2对选手入围并占据有利的种子位置,实现双保险并夺取奖牌的参赛目标,形势也不容乐观.为此,提出了5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外优秀网球女单选手竞技水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与世界优秀网球女单选手技竞技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优秀选手的体能特征是身材高大、最大力量和爆发力好、具有很好的耐力水平;在技术上非常重视发球和接发球技术、掌握多变线路的击球能力和准确的击球落点。我国优秀网球女子单打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必须重视选材、在训练中学习先进理念、以赛代练、抓住关键技术、提高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6.
世界优秀男子单打网球竞技水平发展格局及竞技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2007年世界男子网球世界排名前50位的选手进行身体形态、地理特征和技、战术水平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竞技年限等参数和比赛中技术特征及世界男子网球竞技发展格局,为了解世界男子网球竞技规律,提高中国男子网球竞技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竞技能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网球事业飞快发展,尤其是中国女网在继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得双打冠军之后,又捧得2006大满贯赛事澳网和法网的女双冠军。但是我们的男子网球却无一人能拿到进入国际网坛赛事的入场券。因此,本文以我国奥运战略应突出发展女子项目的精神为指导,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通过观看电视实况转播,查阅法网官方网站所统计的数据,对费德勒、,纳达尔在2007年法网比赛中技、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总结现代网球发展趋势,比较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技战术及打法特点之基础上,探寻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竞技能力特征,以期进一步明确我国网球?尤其是男子网球?技战术发展方向和技术风格,提高我国网球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和竞技水平,缩短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同时为我国网球训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网球融入国际职业网球的障碍与途径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刘青  田园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557-1559,1583
走职业化道路,是中国竞技网球多年来无争的取向.研究认为,我国网球的投资体制、人才培养方式及竞赛体制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我国网球竞技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不可否认,这种体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世界网球市场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今天,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认真研究国际职业网球的本质、特征与规律,改革与完善运动员的培养机制,高度重视职业化导向前提下的运动员作风培养,进一步完善全国网球竞赛体系,健全和完善与职业化相适应的协会管理机制等成为中国网球"职业化"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的失败,暴露出我国网球运动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为此通过对"伦敦失利"原因的解析,分析了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间的巨大差距,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进行理性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女子网球近几年来在世界网坛上取得的骄人成绩为契机,从“举国体制”与职业化相融合的角度对我国女子网球登顶世界网坛的成功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女网成功登顶的因素主要是以“举国体制”为基础、充分发挥国家办体育的优势,以职业化为途径、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职业化道路,紧握项目特点、寻找制胜规律,重视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狠抓运动员作风培养。而“登顶”之后我们看到,中国女网虽有突破,但并不表明有质的飞跃,还存在职业化水平不高、后备力量不足、教练员数量偏少等问题,为此,要以双打的突破为契机,把战略重点从双打转移至单打等,以促进中国网球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赛前的心理准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实行"11分制"后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出现的心理状态变化的简单阐述,提出乒乓球运动员良好赛前心理准备研究的必要性,描述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内容并提出一些常用的赛前心理准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200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我国女子双打技、战术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通过技术统计与分析、临场观察与比较,揭示我国优秀女双运动员在基本技术、打法特点、主要得失分结构等方面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主要差距,归纳世界优秀运动员女双运动员比赛特点及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运动员存在的主要不足.为此,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实现"双上网"打法及能力提高;强化积极进攻,主动进攻的训练理念,努力提高"双上网"能力和网前主动抢截能力;加强主要技术环节、主要得分手段和特长技术的训练;加强队员之间、队员与教练之间的交流等,以尽快提高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录像统计等方法,对5对世界优秀乒乓球双打男子运动的10场41局比赛进行统计,讨论分析乒乓球世界双打接发球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现代乒乓球双打接发球在快摆近网短球、撇底线球、挑打和上手拉技术的运用中,体现得最显著的特点是节奏、旋转、动作(假动作)上的变化;同时接发球主动上手,争取主动,为第4板进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网球正手击球教学顺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22名学生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发现,网球正手击球教学宜直接从挥拍击球入手、宜先进行挥拍方向的教学,判断与移动是击好球基础,是和击球技术融为一体的技能,不宜以独立的单元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5.
从运动训练学关于比赛成绩的决定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情商(EQ)来分析中国乒乓球队女团、混双在14届亚运会失利的因素。在竞技比赛中决定比赛成绩的主要是由运动员自身表现,对手的表现及竞赛规则和评定方法来起主要作用;但当队员的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主要是由非智力因素“情商”EQ来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乒乓球攻守平衡的维持与球台改革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乒乓球发展的现状试谈乒乓球台的改革。通过球台改革,增加乒乓球回合中击球次数,以提高观赏性和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使乒乓球运动沿着良性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郑洁挺进"温网"四强技战术的成功运用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郑洁温网晋级四强全程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及技战术分析,从发球、接发球、底线抽球和网前拦截等技术环节及六场比赛中对阵不同对手所采用不同战术打法的分析,思考郑洁"惊艳"温网的原因,探寻中国网球发展的启示:单打的突破,跳出了双打荣誉光环,提升了中国网球国际地位;选择适合亚洲人身体条件特点的技术风格与打法,一样能取得优异成绩;温网的历史性突破,为备战奥运及参与今后的大满贯竞争增强了信心;温网辉煌,助推中国网球进一步普及与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运用乒乓球比赛中分段指标评估法,对第四十三届世乒赛中国及欧洲优秀男双选手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发抢段和接发抢段技术仍是男双取胜的主要因素:1)通过发球、发抢、接发抢得分;2)通过前三板为相持的主动创造更多机会;在发抢段、接发抢段和相持段中合理地运用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