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一系列语用问题比语言错误要严重得多,很容易被对方视为说话人的品质、意图等有问题。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从招呼用语、称谓语、敬语和谦词、禁忌语四方面探讨汉民族文化对汉语学习的影响,以期推动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2.
礼貌用语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在语言的礼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本文运用语用翻译理论,分析了汉语招呼语、称谓语、寒暄语、恭维语、道歉语、感谢语、告别语、敬语与谦语、以及委婉语的特点和英译方法。礼貌用语的翻译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要实现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3.
性别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异形式.本文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学生的称谓语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试图探求称谓语使用中体现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当代男女大学生的称谓语使用同中有异,称谓语的不同选择折射出性别差异对大学生心理因素、价值取向的影响.称谓语的性别差异研究为汉语称谓语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角度的补充,并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中称谓语使用出现的新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称谓语的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汉语称谓语分为三个系统:亲属称谓语系统、社会称谓语系统和代词称谓语系统,它们都分别有泛化现象。本试析这三个系统内的泛化现象、使用的策略以及遵循的语用原则,并阐述汉语称谓语与礼貌问题的关系。中研究的是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84):18-19
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日两国都使用敬语。日语敬语有些是从汉语中借过去的,两国敬语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分别形成了不同的敬语体系,如今,日语敬语体系甚至更加复杂。从分类来看,汉语敬语可以分为敬辞、谦辞和礼貌语;日语敬语可以分为尊敬语、自谦语和郑重语。本文着重分析了中日敬语在实际使用中的异同,旨在让学习者认识到这些差异,并加以区别使用。  相似文献   

6.
敬语是韩语的一个重要特征,与汉语相比,韩语的敬语表达复杂多样,是以汉语为母语学生的学习难点。本文的目的在于找出韩语教学中敬语学习的重难点问题,并寻求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7.
汉语称谓语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得体地使用称谓语是成功交际和语言文明的重要标志,零称谓作为汉语称谓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主要探讨了称谓语中存在的"零称谓"的现象,并对这种现象存在的场合以及存在这种"零称谓"现象的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汉语社交称谓语"先生"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指称对象发生转移,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形式多样、灵活性增强,呈泛化现象.本文将历时的考察与共时的分析结合起来,探讨社交称谓语的实际使用状况,说明"先生"称谓语的泛化决非偶然,而是与它的高频使用和人们在交际中求新求异性原则及汉语称谓系统自身不自足性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
称谓语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用于称呼受话人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称谓语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的称谓语数量和指称也不尽相同.称谓语主要可以分成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汉语中各种称谓名目繁多,而英语称谓则数量较少.中英称谓语的巨大差异是中英文化在语言层面上对社会等级权势、宗法观念、血缘亲缘关系及个体社会地位的投影与折射.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英称谓语的比较对中西社会等级制度、宗法观念、性别差异、血缘姻缘的渗透及其价值取向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韩中敬语法的研究对比对于语言学习、文化、教学的深入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韩国语和汉语中重要的研究部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复杂、严谨,变化灵活的韩国语敬语法的学习在韩国语教学过程中,始终是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韩国语和汉语敬语法系统的整理.对比研究,从几个方面阐明了韩中敬语法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相似文献   

11.
杜璐璐 《考试周刊》2009,(23):66-67
日语是一门敬语用法发达的语言,这与汉语不同,古代汉语中存在着的很多敬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难寻着踪迹了。可是现代日语中的敬语却是日语的一大表现形式,而敬语的表现形式又有多种,比如说尊敬语、自谦语、礼貌语、美化语等,其中接头词“お”和“ご”的用法在日语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的疑问,所以本文对“お”和“ご”的用法作了小结。  相似文献   

12.
汉语和越南语都有丰富的称谓系统,二者同属汉藏语系,有异有同,相异之处对越南学生习得汉语称谓语造成阻碍。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越南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对汉越称谓语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中越两国相似却又各不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经济因素及传统思想等角度探究其原因,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称谓语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汉越对比分析,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准确性。所以在对越汉语教学中应以汉越称谓语的对比分析为基础,以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为目标,引导学生把握汉语称谓语的特性及语用功能,最终提高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的实际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汉语中同性恋群体称谓语的色彩意义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进行文献综述,说明研究的对象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汉语中同性恋者称谓语的色彩意义进行调查。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汉语中同性恋者称谓语的历史演化释义并结合调查结果对其色彩意义的穷尽式分析。最终归纳出较为恰当的同性恋者称谓语以供参考,展示课题的学术和人文双重关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称谓语与称呼语内涵的阐释,分析了现代汉语中夫妻称谓语、称呼语的关系,进而探讨了现代汉语中的夫妻称谓语、称呼语与古代汉语及现代英语中夫妻称谓语和称呼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谦敬语是汉语中一类独特的词语形式,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之一。近三十年来,汉语谦敬语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从研究语料、研究视角、研究范围三个方面,对这些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对其研究倾向和研究特色进行总结。从中也可以洞见今后的研究趋势:应加强对出土材料和上古时期谦敬语的系统研究;在专书和断代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通论性的谦敬语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锋 《惠州大学学报》2013,(5):81-84,100
日语敬语是人们通过语言调整人际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不过,复杂的日语敬语体系和汉语敬语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性,日语学习者由于敬语意识和使用场合中的人际关系把握不准确,导致在学习和实际应用时容易出现各种误用。在日语敬语教学中需要采用语用的动态教学法进行教学,既要强化学习者的敬语意识,也需要提高学习者准确判断和把握交际语境中的人际关系能力,以提高敬语使用的准确率,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韩国廷 《现代语文》2015,(1):110-112
称谓语是书面表达和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汉语中称谓语明目繁多,这些纷繁复杂、灵活多变的称谓语,许多中国人使用起来也会感到困惑。又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方方面面,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称谓语也有一定差异。称谓语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称谓语的本体知识出发,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知识,从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称谓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有关称谓语的研究由来已久,但不论是西方学者还是汉语语言学家都侧重各自语言中的称谓体系的研究和概括.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称谓语所体现出来的语义特点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称谓语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这种称呼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和汉语称谓语中的姓名称谓、亲属称谓及社会称谓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揭示出其中隐含的性别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20.
敬语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的语言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汉语中的敬词、谦词和日语中的敬词头、敬尾词、固有敬语动词、恭谨体是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群落,中日敬语不仅传承了中日传统文化的精品要素,而且各自反映着当代语言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