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课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韵文之中.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诵读中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限于篇幅,本课的设计侧重于字理教学的提示。以使学生领略汉字奇妙,激发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2.
下表是一个以“欣赏—领会—创造”为特色的“古诗诵读”的教学程序。其主旨是以“读”为核心,以“情”为主线,以“美”为衬托,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反复诵读,整体感悟,感受古诗文语言的优美,激发其情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王国强 《陕西教育》2008,(11):41-41
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下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可见诵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近两年的站立式诵读实践教学经验,让我确信站立式诵读教学不失为当今可试用的教学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洪静 《教师》2010,(28):87-88
诵读是一门用声音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它融人了诵读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加强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新课标指出: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可以说,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贯穿诗歌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性灵的人文学科,具有情意性和模糊性。容易触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心志,激发学生的惊人之举、奇妙之言,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迭起。教学就是要关心学生的未来,要为他们的生存发展作好铺垫。但高投入,低效率状况仍困扰着当前的语文教学。“诵读”教学不失为冲破这一困境的一方良策。它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诵读教学有其不可估量的优势:它显示了语文学科和人的生理、心理功能,由此而激发学生的灵感;诵读教学要因势利导培养习惯,诱发兴趣;诵读教学要把握粗放精要之度,让学生遨游于书海,厚积而薄发,“操千曲而后晓其声,观千剑而后识其器”;诵读教学要使学生在与书文交流中碰撞与交融,达到情感的共鸣,感悟形象,品味真情。诵读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健康发展,人格获得完美。  相似文献   

7.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因此,面对刚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有必要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受韵文的韵律美,并在情境的创设中将想象与韵文相结合,进行儿歌的创编,让儿童以模仿为基础发展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中的“语文味”是什么?我认为,语文课中的“语文味”是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等,让学生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1.读出“语文味”中学语文教学中,受教学目标更多指向阅读理解的影响,诵读开始减少,但是,诵读不应该被遗忘。  相似文献   

9.
学习汉字有“三多三难”:字多难记,形多难写,音多难读。这样给识字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顺口溜”是一种通俗易懂的韵文,特别便于儿童诵读和记忆。教师搜集或引导学生自编一些优秀的“顺口溜”进行识字教学,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识字效率。一、字形教学中“顺口溜”的运用汉字是方块形的表意文字,由不同的基本笔画按一定数量、度量和空间配置组合而成的图形符号。…  相似文献   

10.
适用年级二年级。教学目的1援培养写话的兴趣。2援感受韵文的美,学会写押韵的句子。3援能围绕一个主题编写拍手歌。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在《识字7》(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里学习了一首关于保护动物的拍手歌,大家能一边拍手一边诵读吗?  相似文献   

11.
朱凯 《现代语文》2014,(10):156-157
笔者在《曹刿论战》的复习课上,引导学生用“五味”复习法复习了这一篇古文。自我感觉课堂的复习效果尚可,也感到在文言文复习教学上做了一点有益的探索。 一、让学生尝点“酸”味 新课标提出“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复习背诵时,指导学生背诵全文,要求声情并茂地背诵,不妨让学生尝点“酸”味,指导学生有味地诵读,背出一点文言的味道。《曹刿论战》这篇文章要诵读出曹刿的自信、果敢、远谋和鲁庄公的“愚”。不能仅仅是通顺流畅地背诵,更重要的是对几个语气词“焉”、“也”、“矣”背诵出其中的味道,同时要背得抑扬顿挫,进而体会到诵读的乐趣。在复习时,注意让学生背的“酸”点,注意诵读的技巧,这样人物形象就能很快的感知。寓教于乐,学生背会了、会学了、乐学了。在考试中考默写,学生也就会准确无误地默写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一、“古诗诵读”的教学程序下表是一个以“欣赏-领会-创造”为特色的“古诗诵读”的教学程序。其主旨是以“读”为核心,以“情”为主线,以“美”为衬托,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反复诵读,整体感悟,感受古诗文语言的优美,激发其情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而古诗文的传统教法往往是教师字字解释,句句翻译,结果是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样的教学,既不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又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水平。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读为本,反复朗读,当堂背熟,培养语感”的诵读教法能够更有效地改变古文教学的被动局面,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诵读法的优点是:通过诵读有利于理解、吸收和熟悉课文内容,有利于体会文章感情和培养学生的语感。一、诵读法之“诵”、“读”训释“诵”和“读”,从词源上…  相似文献   

14.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统编语文新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特别是古诗词的比重大大增加。但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重讲解轻诵读、诵读形式单一、缺少方法指导、诵读水平低下等问题。因此,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古诗词诵读教学,提高诵读技巧,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及对古诗词的赤诚之爱,让大美的诗词在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采用“串讲法”,但是过度的“串讲”渐渐把文言文教学带入了一个误区。因此本文结合一些语文教育家的观念,正视串讲法的利弊,结合文言文的另一种教学方法——“诵读法”,以探讨“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途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诵读法是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它不仅能帮助学生体悟到语言的节奏之美、韵律之美,逐步提升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逐步感悟到文言文的人文内涵,实现人文性教学目标。但是在当前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当中仍然还存在偏颇,本文将通过论述现阶段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简要分析研究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策略优化。  相似文献   

17.
何宏林 《学语文》2011,(2):77-77
高中课本中。古诗文占有半壁江山,教学中要避免重点过多,繁杂无序的现象,就必须选择恰当的切入口。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诵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让学生体味平面文字转化成立体声音的音韵美、情感美。可以让学生在入其境、体其味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建构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古诗近60首(平均每册5首),可见其在语文教材中的分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古诗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并在各学段目标中提出具体要求:1~2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目标的提出给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指明了方向,应尊重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注重生活与语文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与表达。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庄雪丽 《福建教育》2007,(12):27-27
古诗文语言精练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须“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漫吟,以玩其味”。一个有智慧的语文教师,教学古诗的最好途径是让古诗自己感染学生,让学生与古诗零距离接触。古诗活跃在学生的诵读里,诵读保护了古诗的存在。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应提倡诵读。让古诗在诵读中生动起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的问题。而是对诗的深刻尊重和理解。古人写诗,往往都是在“诵”的过程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儿歌导人,营造儿歌写作教学氛围 老师一边写“家”字一边读儿歌,然后一边写“家”,一边让学生跟读儿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