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教材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研究、挖掘教材,发现其优点和不足,对教材增补、删减、置换、重组,并结合实际,灵活教授。同时,教师应借助教材自匀工具性,对其进行合理整合,让教材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体现学科体系,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载体,其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在推动课程改革过程中,专家们大力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他们提出,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应是课程的开发者。课改七年,专家们倡导的教材观早已深入人心,对“用教材教”几乎每一位教师都能说上一些,然而一些教师对“用教材教”的认识还是模糊不清的,在理解和实践“用教材教”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有失偏颇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首次提出并深刻论证了“用教材考而非考教材”这一重大理念。它与传统的“考教材而非用教材考”有着本质区别,只是把教材当作教学和考试的基本资源,强调对教材内容作适度加工和整理,突出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作者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用理例结合的创作手法,以教研员应有的视界与高度,就如何在命题实践中践行这一理念作了全面阐释。浙江省作为我国教育大省,其先进的考试命题理念和技巧一向被人们所推崇,相信本文会给广大教师带来不一样的体味。  相似文献   

4.
教材主要指教科书,《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专门编写的为学生上课和复习用的书。教材质量特别是其使用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目前的教育改革已由教学方法推进到教学内容领域,在教材改革的同时,也推动了教材运用的观念转变。教材是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不可或缺的中介,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也会成为束缚学生思维和扼杀其创造性的“囚笼”。因此,教材如何使用已成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最迫切的研讨课题之一。现就以下三个方面与方家探讨。  相似文献   

5.
“用教材教”使教师改变了过去“教教材”的作法,不再“以本为本”,以教材为中心,但在“用教材教”时,也不能忘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不能脱离其指导,偏离其要求。只有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握其理念;分解其目标;明确其要求,才能使“用教材教”产生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上册)在我区各校已使用了两个多月。总的感觉是:这是用新的课程理念编写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致力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学生喜欢的教科书。要使该教材真正的实施到位,教师对教材要把握其精神,领会其实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教育改革要求,原国家教委于1996年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并于1997年陆续出版了高中数学试验教材,供江西、山西、天津试验之用。本文根据其内容的选择和编写方法,与传统教材相比,对其素质教育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三项基本建设之一,其具体任务是编制落实全校教材建设规划及正式出版教材任务的规划,组织本校教材质量的评优,组织本校和全国有关院校对口讲义的交流,协助任课教师为本校所开课程用有特色、有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和建立教材档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施,新版小语教材也相继出台了,那么,怎样才能利用和发挥好这些新教材的作用呢?我们认为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单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来教”。一、语文教材的特点与编者意图简析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用教材来教”?我们首先有必要简单研究一下语文教材的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诸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陆续浮出水面。但其基本格局都是采取“文选型”,“范文制度”下的“文选型”语文教材,本谛是“取法乎上”的精神,它选取“文质兼美”的典范篇章,以供学习者讽咏、研习、模仿。这些文章…  相似文献   

10.
一、对教材的正确解读是设计好一节科学课的基础现在有一种理念正被大家所接受,即“用教材教”。教学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何做到“用教材教”呢?首先对教材内容要有一个清醒认识,要充分分析教材所要表达的意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适当地调整教材设置的活动,以期更好地达到教材预设的目标。所以,“用教材教”并不是对教材内容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充分了解教材意图的基础上用更好的活动或更好的表达方式去代替它,  相似文献   

11.
吴亚萍 《福建教育》2005,(3A):32-33
二、小学数学教材资源的开发——建立“用”教材的意识教学内容也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基质性要素。目前学校数学教学内容的确定主要依据各种版本的数学教材。这些教材各有特点,而且都是精心制作,为教师选择教材、重组教材、用好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教”教材,缺乏创造性地“用”教材的意识与能力。这种“教”教材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单纯的消费者和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策划者及设计教材者”。教师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用”教材教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达成目标的需要,悉心进行课程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改编、新编;“教”教材是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注重结果,学生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其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丁老师在“时、分的认识”教学中,不按知识顺序“由上而下”进行教学,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注重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  相似文献   

13.
路边小贩     
现在中考语文大多不直接考教材内容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轻课内、重课外的这样一种极不正常现象,让语文学习成了无根的浮萍。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认识到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没有充分利用好教材,没有变教教材为用教材。要让教材发挥其价值。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平台,引导学生的学习,将他们引向更深更广的语文学习空间,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拓展。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教学开放性理念之一的教材观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无限创造和发挥的空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念已经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并付诸教学实践中。小学科学课教师也要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即在以教科书为主要凭借的基础上,以“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用教材教”已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的基本理念,并进而成为其课堂实践重要的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然而,实践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在使用“用教材教”这一标准进行评价时还存在着认识不清、把握不准的情况。明确“用教材教”的评价要点,是衡量语文教师对该问题认识深度的标尺,也是促  相似文献   

16.
一课一单元一册的教材体系、所谓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设计的教学方法、练习、考试……老师们兢兢业业,总以为自己用教材在教着学生,根本就没有想到,用这些琐碎的“知识点”给学生填鸭,并没有实现它真正的价值,而且,就使用教材这一点来说,老师也是自己被教材奴役、被教材所“用”了。  相似文献   

17.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再到用教材教,这是新课程实验中教师观念转变的标志之一。我在一线教学教研中,切身感受到了师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教材不再是束缚教师教学的“圣经”,而是成为教师发展的课程资源基石之一,成就了展示教师智慧的平台。笔者以为,只有用心做到“新”人人心、贴近人心、振奋人心,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可是许多教师却走上了“用教材教”的极端,手捧刚刚出版的、崭新的“科学”教材,而不敢按照教材设计去教,唯恐被扣上“教教材”的帽子。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个别教师把专家学者设计好的教学活动放在一边不用(仅仅用了新教材课本的课题而已),却非要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改编教材、替换内容,用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标准重新设计教材,试图传达教材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殊不知几个从不搞教学研究的兼课教师,是很难能改编出比专家学者还要高明的教材的。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听课教师感到此内容是异于教科书的“花拳绣腿”,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相似文献   

19.
教材是“金科玉律”,是“范本”,是“载体”,是“例子”,是“材料”……不同的角度,受不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影响,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就全然不同。对教材的使用则更有天壤之别,传统做法是“教”教材,现代课程论主张“用”教材。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呢?一、变“复习铺垫”为“创设情境”现行教材(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在新课教学前,大多安排了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其内容一般是与本课新知密切相关的旧知,其作用是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形成思维定向,使学生顺利理解新授内容,并以此缩短新授时间,保证“练习时间”…  相似文献   

20.
怎样使用教材?目前存在两种:一是教教材,一是用教材教。前者把教材当作拐杖,当作工具,没有了教材,教学便不存在;后者把教材当作课程,不膜拜教材,而是以此为媒介重组教学内容。打通智慧之路,与学生共生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