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敏 《学周刊C版》2011,(12):155-156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3.感受毛泽东凡人的真挚情感和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过程】 一、对联引入,激情释题1.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有这样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幻灯1)  相似文献   

2.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但我作为精读课来讲的,因为它吸引我的是本文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为本文的神来之笔。全文用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来感受主席失去爱子的无比悲痛的心情。读者没有看见主席的眼泪,没有听到主席的哭声,但让读者处处流泪,刻画出"无泪胜有泪,无声却有声"的意境,也能意会到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使读者回味悠长、流连往返。  相似文献   

3.
潘东辉 《小学语文》2007,(12):26-27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8课《毛主席在花山》,是本册教材第八组中的最后一篇,是本册教材除选读课文外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近毛泽东”,感受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从习作上,本单元的重点是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略读课文是现行新课标实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集中业务培训,备教议思行系列教研,跟踪辅导、小组赛课、征集优秀课例和论文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深了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与理解。那么怎样领悟略读精髓并设计理念开展略读教学。下面就具体实践中体会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5.
罗有岩 《云南教育》2005,(10):24-25
《女娲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语言浅显,字面上没有难理解的地方。依据这一特点,本教学设计主旨为:1.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完成阅读任务;2.把指导学生有效地读书作为教学的一条主线。以读促悟,以读促说,以读促写。引导学生在自读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感悟女娲不畏艰辛为人类造福的美好心灵,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像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正>一、一首诗词——个中思念有几多师:作业纸带了吗?每个人都有吧?好的,一起来读课题——(出示课题)生:《青山处处埋忠骨》。师:一起读这句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生读)师:(出示李淑一、毛泽东照片)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位老人。她叫李淑一,湖南长沙第十中学的一名教师。他和毛泽东的夫人杨开慧同龄,也是杨开慧生前最亲密的朋友。1930年杨开慧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年仅29岁。  相似文献   

7.
沈培萍 《辽宁教育》2011,(1):111-112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亮而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这里充满自由、生命的气息。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三类课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其中的选读课文在一年级就已经出现,是对课文资源的有效扩充。但在教学中,教师们普遍觉得选读课文教无定数、作用微小,将它遗忘在角落里。本文根据五年级上册选读课文《剥豆》,谈谈选读课文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9.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白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惜,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母鸡》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后半部分写了对母鸡的尊敬和赞颂。本文的语言直白自然,通俗易懂,京味浓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课文。  相似文献   

11.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语言生动活泼,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说明文。在教学中怎样加强有意义的语言训练,如何让学生既了解科学研究的神奇作用,又学习课文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是本课所深入思考的内容。因此,本课教学立求凸现有意义的语言训练之两大要素——问题与情境。通过问题研究,激起冲突,引发心向,寻找异同,引出规律。结合情境,将文本还原为生活,贴近交流的距离,促进迁移,实现同化。  相似文献   

12.
王艳霞 《新教师》2022,(2):90-91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自主认读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 2.结合资料,说出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 教学理念 本文是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允许自由选择学法,尊重个别体验,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适时评价,及时给予鼓励。  相似文献   

14.
许宏娟 《辽宁教育》2011,(7):110-112
【设计理念】《珍珠鸟》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冯骥才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为伴的关系变化过程。全文自始至终贯穿了人性化的语言和笔调以及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信赖、尊重、和谐洋溢于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在三年级上册目录中首次用“*”对略读课文进行了明确的标示,并且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出现了一段流畅的文字,这段文字不但很自然地实现了由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的过渡,使两者浑然一体,而且还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部分略读课文的练习题后,安排了“资料袋”的内容;另外,四年级上册教材中,还增加了略读课文的数量,由原来的每组课文的一篇,增加到每组一至二篇。可以这样说,略读课文的编排呈现一种逐渐加大数量、加长篇幅、加宽内容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占总数的25%:到了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是五五分成,精读、略读各占50%.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编者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 就课文阅读来说,两篇精读课文《鲸》、《新型玻璃》和两篇略读课文《松鼠》、《假如没有灰尘》交叉编排。这样,先精读一篇,然后按照前面所学的阅读方法再略读一篇。外在地看,这是阅读学习方式的变化,使阅读教学课堂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今年暑假,我随妈妈去了北京,瞻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仪容,我的心里更添了一份对他老人家的敬意。今天,我读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这份敬意就更深、更浓了!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第18课.A案 口段文林[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引发兴趣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起来探寻他最初与文学结缘的经历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同学们自读课文,读通读准,特别要注意一些多音字的读音.出示:失魂落魄震耳欲聋脊背 疲惫 龟裂 陷入忙碌攥着钱凑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