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很多东西就是很好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学如果能把学习同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就能让学生喜爱语文。近年来,时尚已不知不觉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生活的许多领域,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等方面已不知不觉地受到时尚的影响,人们开始自觉地追求时尚。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期待落实的目标。但目前有些教师对语文积累的理解过于片面,视野不开阔,针对性不够强。如何真正有效地创设教学环境,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怎样从课程结构上去把握语文积累呢?我认为:不能局限在语言这一层面上,我们还应考虑文化积累、生活积累。要跳出“小语文”的习惯思维,如果仅仅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3.
孙阳 《现代语文》2014,(12):41-44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国著名期刊《语文学习》曾连续地在封面上印上了这句话。这也是我们通常认同的大语文观。今天再谈大语文教育,读者不能不对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实验有所了解。对张孝纯的主张,温钧陶作过很好的概括:“‘大语文教育’的主张体现在一个‘大’字上,其指导思想就是通过‘一体两翼’的教学结构,以语文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学校开设科目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工具学科,是语言和文字的组合体,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语文知识是人们在生活以及各个领域用得最多的知识。我们知道,语文知识最终落脚点在“说”和“写”,“说”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说话能力和演讲能力,即“口才”。“写”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现在考试办法,不能把“说”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没有考察到一个学生的阅读、说话即演讲能力。这就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文程度。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考试办法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是否科学合理。现在的语文考试题,只有基础知…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欲的苗圃,变成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思想的乐园。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出具有合作精神、健康情感、个性独特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因此,我认为,快乐应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和生活紧密相连,和其他艺术性学科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单纯的从语言文字去教学,而应该把各种艺术也引进语文的教学中来。语文教学要打破枯燥而沉闷的传统教学模式,焕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注入新鲜的元素,铲除“满堂灌”的历史遗骸。通过美术、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处理语文信息的能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首先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随后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专家们的精辟言论,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可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让学生的思维局限于小小的书本世界里.割断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语文的学习局限于对语文教材的学习,而忽略了语文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这就导致了语文教学中的高耗低效。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应当把教材看作是知识的载体而不应当作是知识本身。同样,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也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而不应局限于考察学生对语文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事实上,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可以最广泛地应用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而且是受用终生的。像这样一门学科,要想学好它,…  相似文献   

9.
一、中考语文非改不可中考语文不能再跟着高考亦步亦趋了!对握有生杀予夺中考命题大权的同志,该认真反思反思:我们的考试指挥棒究竟要把语文的教与学引向何方?广大的语文教师也该清醒清醒:我们辛辛苦苦费时最多的语文教学,为什么成了学生最讨厌收效最差的学科?学生...  相似文献   

10.
铁秀梅 《甘肃教育》2013,(20):79-79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因此.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此看来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望江名师韩吉旺在一次乡镇学校教师培训会上提到“简简单单学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时,曾引起很大的争议。有老师认为,语文是综合性的学科,语文的目标应该是多元的,语文教育的手段应该是多样的,怎么说“简简单单教语文”呢?其实,他们还没有明白一个道理:语文就是一门学科,和数学、英语一样的学科,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一个学科的教学目标,不能贪多求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学习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但它,又何止是一门学科呢?笔者崇尚“大语文”的教学思想。“大”者,数量大,范围大,密度大。把语文教学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思想,即大语文。有个比方打得好:语文是空气。作为空气的语文充满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每个角落,永远而又执着。因此,我想说:生活处处皆语文。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确,语文课程就其内容而言,包罗万象,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就其人文作用而言也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所以语文教学应本着此特点并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而迁移训练则不失为语文教学中达成此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迁移训练是一种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教学手段。语文教学中若能有目的地进行迁移训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长期下来使学生的头脑中自觉形成知识的横向联系及联想转化的意识,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无…  相似文献   

14.
朱菊莲 《文教资料》2013,(25):50-51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积累经验的特殊时空区域,也是学生汲取养分、情感体验、学会做人的平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有把回归生活的理念科学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的,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人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理念,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学设计应紧贴学生的生活与需求,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学习语文,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和展示个性及自身发展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6.
陆德利 《考试周刊》2009,(42):54-55
对话教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学主题之一,支撑着学校教学领域。而与其它学科相较而言,语文的对话教学更为重要。陈思和先生认为语文课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把学生心灵中美好的、崇高的因素都调动起来.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对生活的美好信心。王富仁先生也认为语文课堂教育的核心是情感的培养。总之,通过语文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应该成为有性灵的知识者。围绕这些思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基于对话才能更好的展开。所以,语文教学必然与“对话”对接。那么,在语文对话教学中对老师有哪些要求呢?  相似文献   

17.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于促进学生的,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为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这个人文应用学科的使用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确立了以下的教学思路,即:阅读教学:明确目标,先读后导,自主读书;基础训练:针对目标,先学后教,自主练习;作文教学:把准目标,先试后评,自主写作。经过深入反复的探索、试验,构建了以“明确目标-自主尝试-交流反馈-引导矫正-升华实践”为基本环节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课堂教学模式用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各个环的学习活动中教围绕学习的目标展开。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和工具性高度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是思想教育的基础,一切思想教育开始都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语文教学是思想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自觉地把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的种子播种在自己的心田,发扬历代爱国志士的奉献精神,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祖国在我心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雷创国 《考试周刊》2014,(34):47-47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和生活紧密相连,和其他艺术性学科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单纯地对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还应该把各种艺术引进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要打破枯燥、沉闷的传统教学模式,焕发课堂活力,增强教学效果,就必须注入新鲜元素,消除"满堂灌"历史教学方法的影响。通过美术、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处理语文信息的能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20.
一、语文教学由知识化向生活化、实践化转变,树立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程标准对生活所蕴涵的语文教育价值和学生生活经验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和关注,深刻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想。语文学习从根本上来讲是与生活相联系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不可能也无法把语文学习封闭在课堂内,切断它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地沟通校内校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