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男性中心论,形成了三从、三纲、四德、七出等女性传统恐惧。张爱玲小说《半生缘》的闺阁政治叙述,暴露了女性冲突族群既有对父权文化极其有限的政治反抗,更是男权诡计的被迫同谋。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中的价值,是敢于面对传统社会中女性的种种阴暗意识,揭示其复杂的文化与心理上的深层意识,从而坚持了作者女性性别书写的立场。  相似文献   

2.
当代南方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人物鲍比·安·梅森在其小说中创作了大量的普通人物.探讨了他们颠覆历史传统,勇敢迎接挑战的思想主题。从历史角度出发,研究这些变化发生、发展的始末以及主人公们成长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以爱伦·坡的情感经历作为参照,对其怪诞小说中的两性关系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男性经历着一个由恋母到自恋甚至恋物、恋尸的畸形心理演变过程;女性则多属于男性自我陶醉而创造的“他者”,这一角色定位和她们终被谋杀的厄运,都折射出男权思想的严酷。这一切是由于传统社会为男性设置了极高的期望值,为女性设定的标准线却相当低下,使得男性与女性都成为性别的囚徒。社会必须调整对两性传统角色的认识,才能将他们从被囚禁的境地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4.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大部分以“国际题材”为创作主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叙述技巧上大胆突破常规,开拓了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领域。本文选取了亨利·詹姆斯小说代表作品中的女性群象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按文化地域分,她们可以分为美国文化女性形象、欧洲文化女性形象、欧化了的美国女性形象。按人物特性分类,各自又分为天真无知型女性、高雅型女性、表里不一型女性等。  相似文献   

5.
女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早在20世纪末就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了探索。她从妇女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的角度,考察妇女的创作,发掘女性文学的传统,寻找女性的话语,在作品中重新塑造妇女形象,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本文采用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与方法,从《一间自己的房间》来探讨伍尔夫对女性话语方式建构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奥兹小说中始终贯穿着女性爱情婚姻悲剧主题,“不能承受之重”使她们或歇斯底里或自杀或私奔或离异。究其原因,逼仄的物质生活环境扼杀了女性的罗曼蒂克情结,使其生命力枯萎;家庭、社会中的失语地位与鲜明的个性意识激烈冲突。造成女性精神世界的分裂与崩溃。通过对女性不幸爱情婚姻的探讨。奥兹着力表现犹太各散存文化单元间的冲突和传统犹太文化与欧洲文化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胜献利 《文教资料》2009,(17):24-25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夏洛特·勃朗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的这部具有哥特特点的小说超越了早期哥特传统.把现实内容与超现实的想象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东风·西风》是赛珍珠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以一个年轻中国女子独白的形式讲述的故事,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社会传统与现代的交锋、新旧势力的冲突,强调了现代化的力量是如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妇女的命运。从社会学和叙事学两种视角深入分析上篇的女性叙事,可以看出,中国妇女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解放必须面对传统文化早已内化的压抑和西方化的自我镜像的挑战,还有男性他者的强权。赛珍珠让沉默的中国女性发出了声音,这也使得《东风·西风》成为一部备受忽视但却颇有价值的作品和文献。  相似文献   

9.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和李清照分别是东西方著名女性诗词作家。文章从她们的作品的主题入手,运用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进行解读,进而揭示两位女作家反传统意识思想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诗歌意象,通过凸现女性的叛逆和自救以及颠覆传统男性权威,超前地向世人展示了女权主义思想及女性新形象,从而建构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这比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主义的兴起早了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11.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塑造的一个光鲜动人的贵族女性形象。她美丽善良、真诚勇敢,洋溢着青春和活力,具有摄人心魄的高贵气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俄国,当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转变之时,安娜的身上同样存在着传统伦理思想的制约和资产阶级情调的诱惑。她一方面囿于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一方面又想要过真正的情感生活,这就决定了安娜挣扎在道德和感情之间,徘徊在外部舆论和内心渴望的矛盾之中。因此,安娜的悲剧既是性格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乔安娜·拉斯是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科幻作家的代表性人物,风格独特,以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著称。她的科幻小说着力探讨女性地位、女性间的关系以及男权思想对女性的影响,同时,她对科幻小说有自己的见解,对女性主义、女权运动及其与科幻小说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文自修》2010,(5):F0002-F0002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19世纪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也是当代英国最受评论界重视和读者欢迎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人生颇具神秘色彩,终身未婚,却用诙谐而细腻的语言写出了一部部生动的爱情小说,为全球读者称道。作品也因此被一再改编为电影和电说剧,影响甚广。  相似文献   

14.
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致力于书写女性的真实体验,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在《谢利》一书中,勃朗特把对个人的、女性主体性的刻画转向描摩更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并把女主人公分裂为两人。这种做法削弱了作家的女性体验,失去了探索女性内心冲突的机会。从女权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谢利》,揭示出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中表达女性自我时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简·爱与蓓基·夏泼同为底层女性家庭教师,对世俗社会的强烈反叛是人物共性.作家对女性主体性的认知差异导致女性形象在主体性方面存在反差.首先,作家所处的不同的社会阶层决定了他们对女性不同的态度;其次,由于性别的影响,萨克雷主要着眼于女性对男性的外在依附,而夏洛特却能深入女性的内在.最后,蓓基·夏泼消极的主体性与简·爱积极的主体性对立着诠释了女性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在小说中塑造了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容貌、智慧和心灵上,她们的死亡也在实践着一种美——震撼读者心灵的“恐怖美”。这些女性人物不仅是爱伦·坡现实生活中亲人形象的再现,她们还寄托着作者对于母爱的强烈的心理渴望。爱伦.坡小说中的女性虽然大都芳年早逝,但是她们的死却成就了“美”的永恒和爱伦·坡小说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夏洛特·勃朗特善于选择意象凸显小说主题。在《简·爱》中,她选择自然界中象征惩罚罪恶和净化纯洁的“火”,作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在传达生态女性意识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爱之火反映女性自我意识的心理原动力;血性意识之火代表一种源自心灵的最自然的感觉;涅磐之火代表追求自由的人性。  相似文献   

18.
《简·爱》这部伟大的女性作品不但成功地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拥有独立思想,敢于挑战男权社会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伯莎·梅森这样一个以另类形式来颠覆男权统治的女性形象。《阁楼里的疯女人》一书为我们开启了解读伯莎的密码。伯莎的“疯”,除了病理原因,更多的是被其夫罗切斯特压迫和指定的。被囚禁在阁楼里的伯莎,不甘被如此奴役,她用生命的力量去反抗。伯莎是挑战男权统治的伟大战士。  相似文献   

19.
张慧馨 《文教资料》2007,(32):18-20
玄学大师约翰·多恩的爱情诗歌充满了玄学色彩。本文分析了多恩对爱情的矛盾心理,这一矛盾的双方是多恩对爱情的肯定和否定态度。肯定爱情的诗歌中洋溢着对女性的赞美之情;否定爱情的诗歌中充满着对女性的讽刺之意。即对女性的赞美和讽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性别本质论”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几个女性人物,阐述西方传统文化中关于女性本质的思想对剧作家的影响,分析奥尼尔在女性人物刻画方面对“性别本质论”的继承与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