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轻声"和"儿化"在话语中的频繁出现是北京话听感上的两大特色,也是现代汉语规范工作中的两大难题。如何对这两种现象进行规范,有利于克服语言内部的分歧和混乱,促进语言向更加健康、更加精密、更适应时代要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当前南方人学习普通话轻声、儿化时的困难,从必要性与规范性方面探讨应遵循的原则并提供几点学习方法.认为既应重视已有语言理论,也不能忽略发展变化的语言事实及接受对象.可分阶段、分步骤、区分不同程度地进行普及与提高.也期望理论界对轻声词、儿化词作出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3.
轻声、儿化是普通话中语流音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轻声、儿化的音变规律并加以运用 ,可使语音自然和谐 ,不生硬、不别扭 ,有利于交际。比如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 ,常把对人尊称的“先生”说成“xiānshēng”,就不符和普通话的习惯。又如读儿化韵“小孩 xiǎoháir”能表示一种亲切的感情色彩 ,而说成“xiǎoháizǐ”就没有这个情味了。因此 ,我们有必要了解轻声、儿化现象。这里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轻声和儿化现象。一、轻声、儿化区别词义、词性的功能轻声、儿化不只是纯粹的语音现象而有着重要的语音特色 ,它还跟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改革开放,大陆经济与境外经济频繁交流,大陆语言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境外语言化的撞击。其中港澳台国语和新加坡华语的用语习惯对大陆本土的语言习惯影响最大。此种现象,有喜有忧,笔不打算赘述,只想就受此影响的几种发音现象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西充方言属于入声独立区,中古入声字独立一调,调值中平(33);但音系中的中平调不仅仅只表示中古入声字的调值,还出现于轻声、儿化音以及叠音词的次音节上,这便造成了调类和调值的错位。文章认为,这样的错位,首先源于儿化等语法层面因素的渗透,渐渐导致语音的弱化;而其调值与入声的趋同,则源自音系内部的整化原则的系统整合。  相似文献   

6.
弄清普通话“儿化”这一特殊语音现象的语音性质,应该从该现象的物理的、生理的和语音的细微处作细致的分析。从物理上说,“儿化”不是一个音素;从生理上说,“儿化”不是一种发音状态;从语音上说。“儿化”不是一种语音韵律。从语音层面上讲,“儿化”只是一个类似于口腔开合的发音动作,是一个有起点状态和终点状态的发音动程。弄清楚“儿化”的语音性质,有利于“儿化”的音位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后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晋方言,但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尤其表现在儿化音方面。后套方言有四类儿化韵;儿化音在多种词类中都有分布;后套方言儿化音的功能比普通话中儿化音的功能多;后套方言中儿化音的构成极其丰富;后套方言的儿化音有很多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8.
河南淇县话中"儿化"现象很普遍,与普通话相比,在语音、形式、功能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语音上,"儿化"使被"儿化"字的声母、韵母都带上了卷舌的伴随特征,同时入声变舒声;"儿"的分布形式上,存在单"儿化"和双"儿化";"儿化"词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方言"子"缀词的空白,表意上还具有调侃、欣羡和预设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襄阳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儿化现象十分普遍,文章就其儿化的语音现象、儿化出现的方式特点和使用范围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揭示襄阳方言的儿化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王亚男 《现代语文》2007,(11):37-38
儿化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下面我们从几个基本问题入手,谈谈汉语中的儿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徐州话“一儿”韵尾的特征几何形式是:“浮游”特征[前舌]-[后部],它在儿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浮游”特征[前舌]-[后部]前移至词根的韵尾或韵腹时,只能选择[前舌]之下的位置,如该位置上的特征不能与之共容,则必须删除。举例分析了徐州话儿化现象的派生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经常涉及的动词、出现的格式、语法作用的认定三个方面论证了唐山方言中动词儿化与动态变化的关系,分析了唐山方言中动词儿化体现完成和进行的动态变化这一特殊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3.
清代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语言反映了19世纪中叶北京话的基本特点,其中使用了大量儿化词,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从词汇、词类、修辞等方面对《儿女英雄传》的儿化词进行分析,可以窥探北京话中儿化词的发展,以及为儿化研究提供更多的史料。  相似文献   

14.
儿化韵二题     
儿化韵发音有难有易,坚持分层,逐级推进原则进行教学。普通话水平测试题使儿化词条难易分布合理;并在出版物中使儿化词词形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嬿婉回风态若飞——例谈《红楼梦》人物语言的儿化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中的儿化词在不同章回使用频率有极大的差异,不同的人物性格导致他们的语言中使用儿化词的频率也有极大的差异。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贾政的语言没有一个儿化词,王熙凤和贾母却大量使用儿化词,这应是曹雪芹匠心独运、精心布局的结果。曹雪芹深知儿化词的特点,在作品中巧妙运用,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16.
普通话儿化词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通话儿化词的判定,无论在社会用语还是语言理论上都存在一些误区。本在分析研究这些误区的基础上主要提出和阐述了几点:1、普通话吸收儿化词的基本原则是普遍性原则;2、儿化的活用是修辞层面上的规范用法;3、词缀语素“儿”并不是都要儿化,在某些语境中要自成音节;4、儿化词在书面语和口语、字和读音上对应关系复杂,不能以书面语中没有“儿”字来做读音上儿化与否的唯一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语流音变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语音现象,现代汉语中的语流音变现象多种多样,其中上声的变调比较复杂,也很有趣,本文拟从上声字在轻声前复杂的变调现象入手,探讨上声字后轻声字的来源,并试图从语音的发音原理和发音过程,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对上声字在轻声字前的变调原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临沂方言位于汉语官话方言东部偏南地区,由于处于胶辽官话与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方言特点非常突出。轻声音节的方言特点尤为明显。临沂方言的轻声并不都是读得轻短,有时还有降升调或升调。临沂方言的轻声不仅调值弱化,其音节中的音素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轻声”是现代汉语中重要的语音现象,是语流音变的结果;轻声具有辩义和区别词性的作用,但大部分轻声词不具备这一功能,它们的合理存在与口语、发音习惯有关;轻声的审定与规范问题比较复杂,如果把轻声放到口语中规范,双音节词的两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