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什么是研究性临境德育研究性临境德育是研究性和德育情境的结合,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种有效的德育情境,让学生身处情境之中,自然而然地根据自己已有的道德认识,对情境中所表现出的德育信息进行讨论、分析、批判、选择。教师是德育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的德育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训练学生的道德习惯。建立开放式德育应着重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顺应学生心理特点,发挥自我教育的功能。学生时代是一个容易出错的人生阶段,出了错误应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因为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比外力教育的效果好。教师对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危害要点到为止,切忌婆婆妈妈地唠叨,上纲上线地教训。过度地责骂只能使矛盾激化,使学生叛逆心理增强,造成德育的障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提高其自我价值实现的能力。实现自…  相似文献   

3.
1.心灵教育。"心灵教育"促进教师与学生谈心,以达到"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具有自我存在感,感到学校是自己的‘心之居所’"。教师能够平等、深入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因而让学生通过自己对道德的理解来端正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4.
"和谐自主、活动体验"型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以"和谐自主"和"活动体验"为依托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而进行传授知识,最后达到育人的目的。通过自主管理更好的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独立分析、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创造知识,借助在教学班级管理中上运用比较成熟的"自主管理"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学生自己体验式教学和表达形式引用在学生班级管理上,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实现教育意义;发挥由"教师管"变"学生管","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自助管理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德育案例来分析学生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自主管理、活动体验的生成效果,进而达到以德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应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它对我国德育具有启示性意义:德育应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德育应注重方法创新;道德评价上应引导学生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部在新教育计划中要求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举措。研究性学习是由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和谐统一的教学模式。具有时代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必然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因此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一、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自身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中心、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  相似文献   

7.
顾颉 《中国德育》2006,1(7):9-12,21
美育与德育的融合是指美育与德育相互渗透、整体和谐,使学习主体在教师创设的富于美感的教育情境中自由、自觉地形成良好道德和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实施审美型德育要贯彻审美感知与道德认识相促进、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相融合、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相统一、道德实践与审美实践相同步的原则。给德育以审美视点、形象美感、更多的情感投入和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道德建构,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可接受性、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的道德情感与心灵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是一种暗示性的教育方法。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是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感陶冶法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融入情境,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我们要大力提倡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运用这一德育方法。本文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结合所查阅的参考文献,分析情感陶冶法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大的变革转型期,我们的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付出与利益获得不成正比.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三种错误的观念:把教师"应然"的"道德身份"当成了"是";教师倾向于"知识化"、"对象化"地理解道德,把道德当成是"异己"的东西.在实践上,拷贝其它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将道德教育也专业化了.面对这一困境,大学德育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培植一种道德理性的智慧力量,重建合理的义利观、是非观,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人际合作关系.心理辅导模式有助于建构新的大学德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首先大学德育教师的自我提高、自我成长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其次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应从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特点入手,增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感;最后在方法上,大学道德教育以人为本,应该紧紧抓住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深入地与学生共同探讨,德育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叙事是人们理解和解释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基本途径。当前,叙事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思想政治课也可以展开叙事教学。受王国维"有我之境"理论的影响,笔者开发了系列化的叙事课例,其中,"消费及其类型"获2015年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本文以上述课例为基础,尝试梳理与建构叙事教学的一般范式。一、叙事教学的内涵所谓叙事教学,是指教师以叙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为教学主线,将教师生活、学生经验与学科知识编织在情节化的故事情境之中,以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实现学习认知与道德体验、审美感知  相似文献   

11.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巨大挑战。学校作为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担负着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课堂教学又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渠道。语文课教学具有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在渗透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通过创设良好情境,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道德教育;协调智力发展与道德成长两大目标.实现教育效果“双赢”;创设互动平台,达到教师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互促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德育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现代技术与传统德育目标的“对接”。  相似文献   

12.
耳提面命式的谆谆教诲、"灌输式"的道德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导致学生的存在感缺失。习惯养成教育应积极构建道德学习的"有我之境",引导学生在道德观察的回望中,对自己的习惯、经验产生深刻的认识,使学生的道德判断在情境辨析中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活动,不断进行道德的再认知、再反思、再修正;引导学生通过层层递进的自我道德内化,收获自我的道德智慧,促进学生自我道德智慧在实践中外化,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3.
"育人"是德育的第一要务,也是德育评价的根本旨归.一直以来,作为一种德育评价方式,道德"育分"因其"有效"在各中小学广泛流行.过度依赖"育分"来实现"育人",会造成道德本体价值的扭曲、学生道德自我的缺失、教师育人责任的弱化以及教育本身的道德性被遮蔽等诸多道德风险.究其根源,乃工具理性、科学主义及管理主义在德育领域内共同作用所致.坚持"道德人"培养这一根本的价值旨归,注重过程和方法上的道德可接受性,以系统化思维重新认识德育评价,是当前德育评价超越困境、提升实效的不二之途.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德育的主要任务在于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采取说教的形式效果往往不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一个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教师首先是德育工作者,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抓住时机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道德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加强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最重要的工作。我们看德育的实效性,必须看到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准则、会自己进行判断、能够进行自律的过程。因此,德育不能简单地要求立竿见影,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我们一味地说教,学生的表现就能达到我们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充分体现教育的主体性原则。自我设计、自我实践、自我评价,是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良方。  相似文献   

17.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始终要坚守"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仅是学校教育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德育榜样,并深挖教材、营造德育情境、渗透德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德育与英语学科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一、从简单“德育化”向“德育和心理辅导相结合”转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依据心理学及其相关科学基本理论与研究成果 ,为了使学生达到智能发育正常、人际关系调适、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同一、具有统一协调的行为 ,具有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等目标 ,而对学生进行教育。它的目标是让人们学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自我 ,而不是以社会道德标准作为心理是否健康的诊断标准。心理健康教育在重视社会化的同时 ,更强调人的主体性。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的思想品德。它要求个…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全人生命教育的宗旨和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论述了教师道德敏感性的提出基础、意义和内涵、并对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做了具体区分,在对其意义、范畴的基础上论述了教师道德敏感性对于学校德育改善的促进。教师道德敏感性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身心需求(外显的或内隐的)做出必要反应的一种重要特质或能力,是学生生命和教师生命成长的基础,更是教育教学艺术的重要基石。在以师生关系为依托的、以教师行为的自我调控为依托的德育中,教师需要通过道德敏感性了解学生需求、把握教学进程并给予及时的适切的反应,以抓住教育契机、促进教学民主,超越德育或教育的表面效果,以抵达真实的德育对于学生心灵的触及,从而达到对于学校德育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一切为学生服务,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突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努力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畅所欲言,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利用集体的舆论来引导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一、创设认知情境,促思品教学情感化道德情感是道德认知的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