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注册资本认缴制下,未实缴出资股权转让的出资责任无法由《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8条规制,司法实践裁判不一。认为转让方不能免责忽视了股东的期限利益,类比债务承担理论,从商事外观主义原则出发,转让全部股权时为免责债务承担,责任归属受让人,转让部分股权时为并存债务承担,转让人和受让人共同承担。股权转让明显缺乏认缴能力的受让方有损债权人利益时,民法上恶意串通以及债权人撤销权存在司法适用之障碍;参照《九民会议纪要》对股东出资加速到期制度适用范围的扩展,可使转让方与受让方一同承担出资义务;比照减资程序在股权转让登记之时设置登记机关风险提示以及通知或公告债权人制度,以平衡债权人债权保护和股东期限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2.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瑕疵出资存在多种形态,而由这些出资形成的瑕疵股权在转让后的出资责任如何分配。公司法应做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目前,《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有关条款规定尚欠合理,有关出资责任的司法审判案例也不尽相同。为弥补这一缺陷,有必要对瑕疵出资的股东资格、瑕疵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大量有关瑕疵股权转让后的出资责任司法审判案例,探寻一个适当的瑕疵股权转让的出资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司法》未将股权列为法定的出资形式,但在公司实务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股东以股权出资的实例不断出现。本文在分析股权性质的基础上探讨股权出资的合理性,即以传统的出资标准来衡量,股权完全具备适格性。但需在股份评估及股权出资的公示制度等方面作出法律规制,以增加其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于2005年修订通过的公司法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好评,与原《公司法》相比,新《公司法》的修改内容主要集中在公司法的两大支柱制度上,即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制度。这些修改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公司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公司法》在很多方面的确回应了来自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诸多要求。然而新公司法仍然存在一些缺陷,诸如:股东出资分期缴纳制度,股权转让,转投资,异议股东的股权回购,独立董事制度以及股东派生诉讼,关联企业等等,建议有关部门对其尽快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5.
2013年新《公司法》并未对出资不实取得的股权,即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做出规定。原则上,出让者的出资补缴责任不随着股权转让而免除,受让者对股权瑕疵情况知情时,承担补充清偿责任;不知情时,对出让者、公司和其他股东享有抗辩权,该抗辩权无法对抗公司债权人。此外受让者可享有的救济途径有:追偿权、请求出让者承担权利瑕疵担保责任以及合同撤销权。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规定了隐名出资合同有效情形下股权的归属,但未规定隐名出资合同效力待定、无效情形下股权的归属方式。隐名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在隐名出资合同中约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权益归属和股东身份归属,其中,投资权益原则上可由当事人自由约定,而股东身份归属则不可。区别投资权益和股东身份是判定隐名出资合同无效情形下股权归属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投资者非完全缴纳出资亦可获得股东资格,其所持股权为瑕疵股权,股权具有可流转性,当股东将瑕疵股权予以转让,便产生了瑕疵股权转让后出资不足部分的责任承担问题。瑕疵股权的问题不仅涉及公司资本制度的稳定,也关系到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对瑕疵股权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瑕疵股权的特性,结合商法的基本精神,探寻瑕疵股权的转让及转让后的责任承担。  相似文献   

8.
投资者非完全缴纳出资亦可获得股东资格,其所持股权为瑕疵股权,股权具有可流转性,当股东将瑕疵股权予以转让,便产生了瑕疵股权转让后出资不足部分的责任承担问题。瑕疵股权的问题不仅涉及公司资本制度的稳定,也关系到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对瑕疵股权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瑕疵股权的特性,结合商法的基本精神,探寻瑕疵股权的转让及转让后的责任承担。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调整私募基金股权转让退出的法律主要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等,但是无论是投资于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私募基金的股权转让均面临一定法律上的限制,致使股权转让退出可能会遭遇一定法律风险;为防范法律风险,促进我国私募基金投资业健康发展,应当适当放宽向第三人转让股权的限制,借鉴授权资本制和库存股制度并对私募基金投资条款进行适当监管。  相似文献   

10.
应该允许股东以知识产权使用权向公司出资。可以用作出资的财产形式,应不局限于修订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4条所规定的五种形式。以知识产权的使用权作为出资的,需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也能够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以知识产权的使用权作为出资并无不可。以普通实施许可使用权出资的,出资人并不应失去向第三方许可的权利;知识产权有效期短于公司经营的出资者没有后续改进技术的反馈义务;当知识产权被宣告无效后,出资人负有向公司补充出资的义务。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投资是发展高等教育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货币表现,包括高等教育固定资产投资、高等教育经费投资和科研服务投资.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具有客观性和可测性.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监管缺位、信息不对称.防范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对高等院校投资活动的监管,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投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中,财政投融资具有动态的内涵界定和独特的功能定位.目前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其他方面,存在着制度缺失、职能混乱、渠道狭窄、效益低下、结构失衡等诸多体制缺陷,其中又以国有资本投融资责任主体的缺位为最根本的症结所在.国有资本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完善出资人制度,同时应当从立法规范、独立预算、机构专职、资信评价以及建立投资、资本与信贷三重决策互为制衡的投融资决策机制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建构新型的国有资本财政投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山西省初中教育经费运行状况虽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投资比重下滑、投资不均衡、投资的质量不高、农村教育经费转移支付下拔渠道不规范、投资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宜采用分类转移支付、规范投资行为、完善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强化督导激励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阐析国有企业公司改制的基础是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当前主要是把投资基金、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以及社保基金培育成真正的投资主体。提出规范对投资基金的运作管理,建立标准化的基金业绩指标评估体系;建立国有产权代表制度,对其投资的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管;选择社保基金入市的途径和模式,做好入市后的监管、规避,防范入市风险等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形势下 ,西部旅游市场需求潜力不断增大。为了尽快转化、开发和利用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 ,摆脱西部旅游业发展资金十分紧缺的困境 ,西部旅游业完全可以走风险投资的融资路子。西部旅游业引入风险投资 ,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对推动整个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但目前也亟需解决融资观念、人才、环境、相关的发展战略与策略、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投资缺乏后动、发展模式单一、管理体系混乱。为此,必须从整体上考虑相应对策:建立健全农村教育投资系统,重新构造农村教育结构体系,规范农村教育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多元化改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已初步构建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但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还存在投资主体相对单一、政府投入不足、教育成本社会分担体系不健全、政策制度改革滞后等问题。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要真正实现多元化,必须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在政策制度上激发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优势,提高高校的教育成本分担贡献率。  相似文献   

18.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低下的问题比较突出。提高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对策是:第一,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疏通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的各中渠道;第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适合我国的金融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第三,深化制度改革,营造高效率储蓄-投资转化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9.
拥有60多年历史的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作为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金融创新方式,有效的制度移植可以加快我国投融资制度改革与开放的步伐。笔者在对美国REITs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与房地产直接投资、企业股票、房地产信托和房地产PE等金融商品的差异,旨在加快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本土化,相关政策建议对REITs有效制度移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投资管理体制不确定是制约我国基本个人账户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主要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个人账户基金有非政府机构的分散管理和政府集中管理两种投资管理体制。由于我国个人账户基金“空账”规模巨大、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民众投资能力和意识等诸多因素决定着集中管理体制是当前我国比较务实的选择。在集中管理体制之下,新设一个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投资管理主体,能超越部门之间、地方与中央利益之争,不易受到干扰而偏离原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