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本是有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因此,古今中外的名家都特别强调感情对写作的重要性。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鲁迅说得更干脆:“能爱能憎才能文。”遍观中外新闻佳作,之所以引起读者广泛共鸣,无不是情置其中,以情动人。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让每一个读者都为之动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穆青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情溢于笔,让人热血翻滚,心潮沸腾;《公朴本色——郑培民》也将作者的情感表达渲染到…  相似文献   

2.
朱世德 《新闻窗》2012,(3):40-41
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我国最早的系统研究文艺专著的《文心雕龙》中深有见地地指出:“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准确地阐明了情、理、文的关系,肯定了“情”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评论要以理服人,自然须运用逻辑力量,充分说理。但若写成冷冰冰、干巴巴的说教,没一点感情,其说服力也会大减。有些评论也说得有理,却不能令人感动,就因为只是晓之以理,而没有动之以情。中国古今思想家、文学家,都很重视评论的感情色彩,重视文章的感情因素的作用。毛泽东说:政论应该像政论,但并不排斥抒情。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繁彩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他把情与理视为文章的经纬,概括了传统文论的一条重要经验。梁启超的政论,在近代史上所以能风靡一时,与其感情充沛有关。他说,他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繁采雾情,味之必厌。”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是有感情的。一篇新闻要拨动读者感情的琴弦,要吸引住读者,就必须写得有感情。《北京日报》1990年7月27日一版刊登的人物通讯《女工与将军》就有这方面的特点。情,是这篇人物通讯征服读者的最大魅力。从写作上来说,它从以下几个方面拨动了读者感情的琴弦: 一是通过写出激动人心的场景和气氛而传情。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触景生情,不同的场景和气氛,会产生不同的感情。当你看到宏伟壮观的万里长城,看到我国自己制造的人造地球卫星、火  相似文献   

5.
写出感情来     
文章贵乎情。不仅文学作品如此,新闻作品亦如此。新闻作品如何写出感情来? 首先要敢于写情。清代学者袁枚在《读诗品》中说过:“作者情生文,读者文生情。”一篇文章能否抓住读者,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否用真挚强烈的感情影响读者,从而激人共鸣。但也有的同志认为:新闻并非文学,以客观实在为好;还有的同志认为:写情易形成卿卿我我的情调,会影响先进人物形象。这两种顾虑实无必要。前者把写情同新闻的真实性对立起来,很无道理。现实中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新闻作品中如果不去反映和表现这种感情,写出的稿子,就会干干巴巴,一  相似文献   

6.
第六个字名曰:“情”。所谓“情”是指感情、激情、情趣、人情味,也就是说写通讯要抒发感情,通讯本身要富于感情色彩。什么是情?情是主观对客观事物感受后发出的喜、怒、哀、乐。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个“爽”就是主观对客观事物感受后发出的情。“文以情动人”。我欣赏《红楼梦》中写在秦可卿房间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有一次,薛铸为我写字,问写什么,我说就写这两句。“人情炼达即文章”道出了写文  相似文献   

7.
物色     
《物色》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六篇。这篇讲情景的关系,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外界景物影响人的感情,由感情发为文辞,說明外界景物对于創作的关系。情和景既是密切結合着,所以要“既随物以宛轉”,“亦与心而徘徊”。一方面要貼切地描繪景物情状,一方面也要表达出作者对景物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喜欢、愤怒、悲伤、恐惧、厌恶等,都是人们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新闻不是无情物,让“新闻眼”(标题)“含情脉脉”地去赢得受众,这对传者与受者来说,是感情的沟通,心理的接近。情感命题,是作者对事物的触及所产生的感情而产生的命题方法。无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是产生情感命题内涵的源泉;感情真挚,直抒胸臆,绚丽多彩是其基本条件;情景交融,情理一体,情感扬抑是其基本要求。就此,试举其九法。一日融情入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过:“登山则情溢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物景本来是没有灵性的无情物,可与欣赏它的人紧密联系。作者在采访、体验那种事物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事件中,不论是言情、状物或绘景。他的笔触也就自然渗入缕缕情思,饱含着深情厚意,闪发着一种人性与自然相互交融的诗意美。如: (肩)菜叶上露珠在笑,挂篓里鱼儿在跳 (主)永安镇“车篓商队”送“新鲜”进城 (1986年7月10日《湖南日报》) “露珠”本是无情物,可它在作者笔下“笑”。笑什  相似文献   

9.
大凡好的通讯总是以情感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情,是沟通作者与读者心灵的纽带。通讯《军心连着灾民心——苏皖浙沪三军抗洪抢险纪事》(见7月29日《人民日报》)正是以深厚的感情,写出了人民军队在这场罕见的洪涝灾害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向人们展现了人民子弟兵在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义  相似文献   

10.
人是有感情的,阐发理论,只能以理服人,却不能以情动人。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情上的震动及其潜移默化效用,是任何理论教育所无法做到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是乎情。”新闻写作的实践也告诉我们,感情好像翅膀,能使通讯产生飞腾的力量。满怀激情地写作,思维和词句就会泉涌而出,一挥而就。所以,在通讯的采写中,要摆正“情”与“事”的关系,以事寓情,以情连事,把形象思维的重心放在“情”字上。通讯的抒情方法,不同于抒情诗  相似文献   

11.
梁爽 《记者摇篮》2009,(4):32-32,28
优秀的人物专题片都是以“情”构成作品主线,“情”已成为当今人物专题片的灵魂。“情”,就是人物专题片中能感动人,能唤起人们思想感情上共鸣的因素,也可以说是人物专题片的主题——在大时代背景和社会变迁中作为个体的人的命运,它包括被记录的人的感情历程和通过各表现手段所渗透出来的电视编导的思想感情。如何做到在电视人物专题片中对“情”的挖掘和表现?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和揭示新闻评论写作规律时,许多同仁侧重于研究逻辑思维规律,而形象思维规律的研究还不多。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漫谈说理文》中说:“我不相信文艺创作丝毫不需讲理,不用抽象思维;我很相信说理文如果要写好,也还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清朝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也说;“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志也,故即事以寓情。”纵观一些优秀的新闻评论,析理时,往往妙趣横生地插进几笔,或勾画出一个形  相似文献   

13.
於春 《现代传播》2002,(4):100-101
艺术作品就其本质属性讲 ,是“以情为主”、以“情动动人” ,这就决定了它往往是“感情用事” ,任何题材进入艺术作品 ,不被“情化” ,就不过是刻板的论据。公元六世纪前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 :“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现代雕塑家罗丹说得更直接 :“艺术即情感”。播音大家林如向费寄平学习 ,不学其形式 ,学的是“感情往深里走” ,向齐越学习也学其根本 ,即真情和调动真情的手段。情感是声音变化的基础。情感体验所作用的人体器官中 ,与发音直接联系的是呼吸器官。现代研究发现 ,不同情绪状态下 ,呼吸的次数和呼吸方式都有明显变化。仅…  相似文献   

14.
每一次广告播音都要有情感表达,通过生动感人的语言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有句古话说得好:“感人心者莫过于情”。人都是有感情的,我们的社会就是以感情为纽带把人与人组织联系起来的。美国广告专家霍普金曾说过:“要用能激发感情的因素来充实广告的内容”。在当今的广播电视媒体中,情感表现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广告播音中,许多成功的广播电视广告作品证明:富有感情色彩或人情味的广告是具有感染力的,容易被听众、观众所接受。我台播出的山东佳丽日化总公司产品的广告词:“把白云还给蓝天,让美丽回归自然”,播这句话时就要调动激昂的情…  相似文献   

15.
为官当慎     
慎的主要字义是当心,小心。《诗·小雅》说:“慎尔言也”。《易·乾卦》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礼记·中庸》说:“审问之,慎思之。”《新唐书·仪卫志》说:“必备物而后动,盖所以为慎重也。”这些都是要求人们应该谨言慎行,谨慎持重,是古人讲求自身修养的重要环节。而今,对于我们执掌行政权力,肩负重要责任的各级官员来说,慎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马秀兰  周丽 《新闻世界》2024,(3):101-103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传播实践不断焕发新活力。本文以微纪录片《美美与共——“一带一路”上的文明对话》为例,探析其共情传播策略。从共情传播意义看,“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能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破偏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从共情传播条件看,《美美与共》具备“情境:环境条件”“内容:情感条件”“方式:身体共在”三个条件;从共情传播策略看,该纪录片通过“自我”与“他者”双重讲述加强角色认同,通过符号互动,构建共通意义空间,网状化叙事,构建集体记忆等策略,实现共情传播。  相似文献   

17.
一汤显祖以其杰出的“临川四梦”和诗文创作成就震撼了明代后期的文坛。他以“情”批判封建道德中不合理的规条、揭露现实世界的弊政、憧憬封建治世的理想,对晚明及清代的文学创作和学术思想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是学术界对汤显祖关于“情”与“理”的基本观点却有着一些误解,这集中表现在一些论著中都提到的汤显祖“以人情对抗天理”这样一个成说,一些有影响的论著认为汤显祖在《寄达观》简中说过“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这样的话,甚至将“情有者,理必无”作为汤显祖思想的首要特点,认为在汤显祖心目中,情与理的矛盾“是  相似文献   

18.
漫谈孔明     
孙见喜 《今传媒》2006,(8):53-54
《谈情》、《说爱》是孔明先生的两部散文随笔集,他因此而名行于世。有人说孔明是谈情说爱的高手,证据之一是他的谈情说爱文章满天飞。十年前,翻阅青年类报刊杂志,常有孔明的文章赫然其上,主题多与“情”和“爱”有关。他是散文作家,语言老辣风趣,观点尖锐前卫,老少都说好读。他的《谈情》、《说爱》能相继问世并畅销,借助的就是这种优势。其后,他的写作转向,但仍有情爱文章时露峥嵘。去年,他的一篇《爱情进行词》被网上广为转帖,由此可见孔明谈情说爱的余温尚存。实际上,正如孔明自己说的,山水有情人更有情,在他的笔下,爱是小爱也是大爱,情…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指有所触动而起的主观心意状态.它是在一定的心理刺激、内心体验和现实感受条件下形成的。情感的产生往往是和认识相结合.带有理性的感受。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理和情从来都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报道事实,用事实说理.从具体形象到思想,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情感因素。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技文以入情”。穆青说过,写新闻”倘若缺乏这种激情.没有爱.没有很,那写出来的作品只能是泛泛而谈.或者现象罗列.读起来妹同嚼蜡”。范敬宜同志甚…  相似文献   

20.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0,(12):59-60
“情不自禁”与“不由自主” “情不自禁”语本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后以“情不自禁”四字成文,表示由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而做出某种动作、行为(禁jin:忍住;抑制)。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二:“然当垓下诀别之际,宝区血庙,了不经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