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佳琪 《科教文汇》2010,(34):90-91
形容词用来指称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典型特征是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带宾语,不能带时态助词及趋向动词。在我们的语言中却经常看到下面的用例:"红、丰润、发烫、小、好、尴尬、缓和"均为形容词,带了时态助词而且大都做谓语。从句法上来说,这些形容词常出现在动词的语言环境中;从语义上来说,这些形容词不仅能够表现事物性质、状态等静态特征,而且还可以表现事物的变化,也就是暗含着动态的变化过程。无论这种形容词是否转化为了动词,此时的形容词在语义上发生了变化,具有了动态性。这样,构形词缀"了、过"具有另一种功能,是潜在的句法功能的标记,是形容词后加宾语的必要条件。本文着重从对形容词的选择和词性游移的角度阐释形容词+动态助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亚娟 《科教文汇》2014,(1):156-157
帮助或协助主要动词构成谓语动词词组的词被称为助动词。助动词经常放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前面,用来表示愿望、可能、应该、必须等,它属于动词的一种。本文就基于语料库检索的方法来分析研究W1ll和Shall的应用变化,也借此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以形容词为对象,进行情感表述的中日对比研究。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都有表述情感的词。在现代日语中,形容词分为感情形容词和属性形容词,而感情形容词又分为感情形容词和感觉形容词。与日语相比,汉语中并没有"感情形容词"、"感情动词"等概念。但在汉语的形容词和动词中有表达感情的词语。汉语中形容词可以通过"很"来修饰后面的宾语。日语中感情形容词的使用有人称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高云 《科教文汇》2012,(19):138-139
本文针对学生学习法语形容词时所遇到的疑问和困惑,从分析法语形容词的类别入手,介绍了各类形容词的使用位置及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5.
曾露璐 《科教文汇》2013,(11):113-114
本文将日语的形容动词和与它关系密切的形容词、动词分别在形态、意义、语法功能、活用上进行对比,对形容动词是否为单独的词类进行了界定。形容动词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可单独成为一个词类;但与形容词语法功能一致,因此也可纳入形容词类。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动词ABAB式重叠与性质形容词ABAB 式重叠作对比,通过比较两者在功能、语法意义等多方面的特征来了解性质形容词ABAB式重叠的词性的变化。笔者认为性质形容词通过ABAB式重叠抛弃了形容词的词性特征而转性为动词,在使用中承担动词角色。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语"级"作为一种语法范畴是对语言现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中具有"级"范畴的用来表达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其他特征的主要是形容词和副词.我们将由形态词尾表达出来的性质、状态等方面的程度层次上的不同意义的总和统称为"级"的语法范畴.学习"级"这一语法范畴有助于提高对学习哈萨克语语法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学习者建立起自己一目了然的语法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吴俊靖 《科教文汇》2008,(28):125-125
大作家福楼拜曾经对他的学生莫泊桑如是说道:“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同、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相似文献   

9.
刘冰 《科教文汇》2009,(33):272-273
本文针对学生学习法语形容词时的困惑,从分析法语形容词的类别入手,介绍了各类形容词的使用位置及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0.
肖卫国 《科教文汇》2011,(2):150-151
形容词变格是德语中非常常见的语法现象,一个句子中经常出现多个需要变格的形容词。如果形容词变化记忆不牢或者不熟练,在说写句子的时候很容易出错,对该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形容词变化的教学经常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使用的方法实际上几乎都是识记和反复练习。笔者引入电脑编程思想,找出了其内在逻辑,将其简化为一条思路、三步判断。这将大大减轻记忆压力、减少出错率,并将对教材编写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石静 《今日科苑》2010,(14):132-132
文言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及某些词的为动用法,还有数词的活用等。本文重点谈谈意动用法。  相似文献   

12.
石静 《金秋科苑》2010,(14):132-132
文言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及某些词的为动用法,还有数词的活用等。本文重点谈谈意动用法。  相似文献   

13.
刘磊 《科教文汇》2020,(15):159-160
文章主要对《搜神记》中形容词兼类和活用进行了列举考察,分析认为,《搜神记》形容词兼类和活用的对象主要是动词和名词,对其他类的词没有兼类现象。同时,我们认为《搜神记》中形容词的兼类现象在使用上多于活用现象。  相似文献   

14.
济源方言中,单音节形容词可以采用重叠后加"老"的形式表示程度加强,与汉语普通话中的单音节重叠式有所不同,本文从济源方言中形容词的重叠式前加上"老"这种形式的形容词适用范围、语音特点、句法特点、语义特点考察了济源方言中单音节重叠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济源方言中,单音节形容词可以采用重叠后加"老"的形式表示程度加强,与汉语普通话中的单音节重叠式有所不同,本文从济源方言中形容词的重叠式前加上"老"这种形式的形容词适用范围、语音特点、句法特点、语义特点考察了济源方言中单音节重叠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体验汉语·中级教程》和《发展汉语·中级综合》为例,将从形容词形象色彩的确认、在教材中的分类、体现和分析三个方面研究形容词的形象色彩。  相似文献   

17.
形容词词尾变化是德语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某些形容词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不变化。  相似文献   

18.
刘晓微 《科教文汇》2008,(15):194-194
1.引言 1.1东北方言的形容词,从构词方式上看,除了包括一般的单音节、音译词、复合词及派生词之外,还包括相当数量的AABB式形容词。按其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单式四字叠,即由双音节形容词AB重叠成AABB,如“皱巴一皱皱巴巴”;一是双式四字叠,即由A重叠成AA,B重叠成BB,再由AA+BB构成AABB,如“挤挤插插”。为了列举和论述的方便,本文对两种情况不再细加分别。  相似文献   

19.
陈磊  王克禹 《科教文汇》2014,(34):143-144
随着中日交流的不断深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日语进行学习。在日语的语法当中,评价形容词研究成果不多。有鉴于此,本文针对日语评价形容词的用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对日语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日交流的不断深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日语进行学习。在日语的语法当中,评价形容词研究成果不多。有鉴于此,本文针对日语评价形容词的用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对日语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