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创造学上,人们把这种超常规的反向思维方式叫“逆向原则”。运用这种思维思考问题叫逆向思维。这种思维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方面。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曾试验过用1200种材料做灯丝,但都失败了。于是有人对爱迪生说,你已失败了1200多次了,爱迪生却回答:不,我已知道了1200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正是这种超常规的思维方式所带来的独特的认识问题的角度,给爱迪生带来了自信,最终发现了可用作灯丝的钨。今天,我们从创造学的角度说,爱迪生的这种思维实际上是一种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2.
名刊要览     
《中国新闻周刊》2010,(24):10-10
爱迪生:创意如何改变美国 虽然托马斯·爱迪生为21世纪三大产业——电力、音乐和电影——创造了基础技术,但他最伟大的发明并不在此,而是他给人类的发明提供了现代化的思路。现代工业研发体系,便是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的。爱迪生不是像富兰克林那样在家中埋头苦干的天才,而是能汇聚人才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3.
1867年,美国设计人员克里斯朵夫·拉萨姆·叟兹(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 1819——1890)制成第一部可在实际中应用的打字机。并于1874年开始由雷明顿(Remington)进行大批生产。 1889年,美国人威廉·肯尼迪·洛瑞·狄克逊(William Kennedy Laurie Dickson)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时,着手设计有声电影,可是爱迪生已于1891年获得了专利权。 1889年,美国人赫尔曼·豪勒尔里斯  相似文献   

4.
旧闻新感     
近日翻阅旧时档案,发现一段至今仍有启迪意义的佳话:1952年,广东省的南方日报刊登了一则答读者问,说电灯的发明人应该是俄国的洛蒂金(今译A·H·罗地根——唐注),而不是爱迪生。这一条小小的正误,引起了当时新华书店海口支店的注视。他们联想到门市部有一本知识出版社的《发明家爱迪生》,那上面却说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究竟哪种说法对呢?这关系到书店传播知识的准确性。于是他们写信给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请示。出版总署于1952年7月16日答复海口支店,详细解释了电灯发明的过程,证实合乎实用的第一个白炽电灯,的确  相似文献   

5.
寄语2008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运转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亮了世界一扇窗口让我们了解了世界 --都市时尚频道形象宣传片导语  相似文献   

6.
叶迪生,归国华侨、中国著名半导体专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拓者,现为天津市政府顾问.他的命运大起大落,人生充满传奇色彩,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三十年来因思想观念的转变,给中国科技工作者和中国经济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变. 报国无门,寒风下苦盼春天 1937年,叶迪生出生在南非好望角一个华侨的家庭里.父亲是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在当地创办学校,向华侨子弟传授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由于特别崇尚当时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就给自己的小儿子起名叶迪生,期望将来他能像爱迪生那样成为一名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四位科学家     
一位爱国者升天后,向玉皇大帝请求道:“中国为什么落后?就是缺少科学家。请您在中国降生几位优秀的科学家。”被其爱国精神所感动,玉皇大帝遂把居里夫人、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降生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8.
范桂玉 《传媒》2014,(5):62-64
正100年前,一群电影制片人为了免于为爱迪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支付专利费,从美国东部逃到了西海岸一个名叫好莱坞的小镇。当时的好莱坞不仅土地便宜,劳动力也十分充足,全年少雨的气候及周边拥有的海滩、沙漠、森林和山峦等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十分适合电影拍摄的需求。好莱坞就这样诞生在了电影人逃避爱迪生的专利战中,并迅速崛起。他们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产业,每年出品数百部电影和数以千计的电视节目,成功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长为影视产业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好莱坞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电影之都"。而现在,影视制片者们却开始逃  相似文献   

9.
展览演出     
荷兰籍爵士乐歌手菲菲·克拉森之于歌唱艺术,就如奥黛丽·赫本之于电影艺术一样,都有着难以抵抗的个人魅力,被称为“荷兰国宝”当之无愧。她曾以唱片《我心中的歌》而被提名美国“2001爱迪生杰出人士奖”。  相似文献   

10.
爱迪生一生发明了许多东西,然而,最受欢迎的是电灯,因为电灯的出现,意味着又有了一轮太阳,人们的活动也不再受到黑夜制约了。早在1821年,英国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因此很不实用。"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爱迪生暗下决心。于是,他开始试验作为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丝作灯  相似文献   

11.
知识林     
你不是爱迪生,也不是爱因斯坦,但你同样也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不过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你往往会遇到下述八种错误观点: 一、“找出正确答案”几乎从启蒙的那天开始,我们就受到教诲:每个  相似文献   

12.
据测定,普通人的时间,生物学理论告诉我们:体力以23天为一周期,人的智力以33天为一周期。一个月内是这样,那么一天之内,人的生物钟象天天鸣啼的公鸡那样,也有个最佳时辰。世上发明科技奖最多获得者——爱迪生,他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杂志史话(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著名的科技刊物中,《科学》(Sci-ence)无疑是出类拔萃者。一百多年来,管领风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它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18.3)始终名列前5名。在世界著名的科技周刊中,其近年发表的生命科学论文被引用频繁者仅次于《自然》(Nature),约1.5:2。仅此一端,说明它在科学领域中的中流砥柱作用。1 米歇尔斯,斯卡德,霍奇斯时期(1880—1894) 《科学》现在是美国科学发展协会[The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Science(AAAS)]的会刊。1880年,纽约新闻记者群中,小有名气的约翰·米歇尔斯(John Michels)和著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1847-1931)联手创办。同年6月3日出版第一期,周刊。爱迪生与米歇  相似文献   

14.
来蕊 《大观周刊》2011,(33):79-79
由爱迪生发明电灯开始,灯光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今天,灯光设计已经成为室内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刺激着人们的感官,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里感受。文章从灯光给人的视觉感知方面出发来研究在我们生活的几种室内外空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一天,发明家爱迪生把一只灯泡交给他的助手——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毕业生阿普顿,要他算出玻璃灯泡的容积。阿普顿拿着灯炮琢磨了好长时间,于是用皮尺在灯泡上左右、上下量了一阵,又在纸上画了好多的草图,写满了各种尺寸,列了许多道算式,算来算去还未有个结果。爱迪生见他算得满头大汗,就对他说:“我的上帝!你还是用这个方法算吧!”他在灯泡里倒满了水递给阿普顿说:“把这些水倒进量杯里,看一看它的体积,就是灯泡的容积了。”助手听了顿时恍然大悟,于是照法很快就算了出来。青少年学习知识时,要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新闻有史以来,一个人办报的事并不稀奇。如18世纪初英国著名文学家、《鲁滨孙漂流记》作者笛福一个人经营的《法兰西与全欧政事评论》。大发明家爱迪生,他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1861年)就曾在火车上办了一份小报,他担负了报纸出版和发行的全部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创新元素     
创新是98%的老元素加上2%的新元素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是98%的汗水加上2%的灵感。”我们不妨说:“创新是98%的老元素加上2%的新元素。”这个世界的一切大赢家,首先是一个集大成者.然后才是一个创新者。  相似文献   

18.
关键点     
生产力加倍 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能够永不倦怠地把你的体力和脑力应用到同一个问题上。 ——托马斯·爱迪生 使你生产力加倍增长的方法很容易解释,但需要花费精力和决心才能得以实现。其中的道理就是:做越来越多具有较高价值的工作,委托、推迟、外包、取消较低价值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迪生说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四位伟人以他们自己的深刻体会,高度科学、非常形象地指出了书籍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军中有颗璀璨明星──记济南39420部队中校发明家徐建明冯琇臻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第三届国际博览会正在进行,成千上万的技术、产品在向人们展示炫用,我在展品中参观倘佯。蓦地,一颗红星吸引了我,他就是被誉为军营爱迪生的中校发明家──徐建明。蚬水河畔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