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课外生活》2009,(7):80-80
因为气候和生活条件较以往发生很大不同,人类在不断适应这些变化后身体会再次发生哪些变化宁俄罗斯一家媒体近日发表文章说,现代社会改变了气候和人类生活习性,因此千年后人类很有可能会再次“进化”,变成无毛、大头、大耳及无鼻子的样子。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学是人们除历史学之外的又一种把握自己的历史的方式,因此历史学家对它应予以正视和肯定。但正因为历史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冠以的是“历史”字样,故而一旦它面对历史进行不适当的创造想象甚至胡编乱造的时候,历史学家对其应提出严肃的批评,包括对其目的、方法等进行认真的辨析。  相似文献   

3.
误区一: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一般来说,其包括三个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其中,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已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备受关注.所以,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气候变暖,但气候变暖无疑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显著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想象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心理现象,想象在历史学家认知历史的思维过程中是结构性的;历史研究中的想象具有推构性、前瞻性和有据性;历史研究中的想象是历史认知的方式,体现了历史学家的价值观,是推动历史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天气的房子     
anan 《初中生学习》2011,(1):58-59
气候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人类建造房屋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房屋,营造一个保护性的、舒适的小气候环境,适合人类生活与工作。因为我国气候多样,因此。各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气候而建起了千奇百怪的房屋。  相似文献   

6.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因此,考古学家所关心的问题是与历史学家相类似的,只是考古学所研究的时间跨度远远超过了历史学家,这是因为,历史学家一般只研究有文字记录的社会。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公认的有文字记录的社会才3500年左右,可最新资料却表明,早  相似文献   

7.
还原与释意:美术史与美术批评唐亚意大利近代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克罗齐有一句名言说“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也就是说现代人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掌握的历史材料决定了我们对历史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总是摇摆不定、不断变化的。因为新的证据与新的研究方法在...  相似文献   

8.
王蕾 《华章》2013,(22)
文物之所以能够反映一个社会时期的某种生活状态就是因为在当时它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关键性的存在造就了文物的价值。文物摄影能够将遥远的历史直观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了解历史,从教育意义上来说,文物摄影成为对大众进行历史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历史学家与大众沟通的重要方式。本文就对文物摄影以及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般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些问题,是比较易于理解的。但是,对于一般资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民主义革命的区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范畴,达却是在我们从事历史科学的教学工作以及从事历史科学的研究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资产阶级的辩护士们,人类历史的捏造专冢——过去的特别是现代的资产阶级国家中,所御用的一部分反动的“历史学家”,他们不会而且也不敢于面视关于一般资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阶民主革命的区别问题,因为资产阶级反动的“历史学家”,他们的专责  相似文献   

10.
柯的《历史三调》认为历史研究难以尽善尽美,经历、事件、神话这三种认识历史的途径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很大的合理性和价值,表现出作对历史认识客观性的怀疑。尽管如此,历史学在本质上有科学的成分,历史认识具有不“严格”的、独特的客观性。如果历史学家具有必备的知识储备,就可以实现历史叙述和解释的客观性;同样。历史学家如果能站在人类整体的高度,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价值评价作用,历史评价同样也可能实现客观性。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社会的运动是在一个封闭的圆圈内往复循环还是呈不断发展进步的趋势?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哲学命题,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斗争的一个焦点。事实上,每一位历史学家不论是否情愿都无法迴避这个问题。纵观西方史学思想的变化,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答本身就构成了一部丰富的历史。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西方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勾勒出西方历史观发展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2.
历史研究离不开历史学家的主体参与。历史学家是历史研究的主体 ,历史研究是由历史学家完成的。历史学家的主体参与是历史研究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所谓“历史学家的主体参与” ,就是指历史学家的思想感情、道德规范、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主观因素在历史研究中的介入、发挥和升华 ,也包括历史学家的人品、学风等。大致说来 ,历史学家的主体参与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历史学家对历史资料的搜集、鉴定和选择 ;2 .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分析 ,即对历史的解释 ;3 .历史学家对历史进程的认识 ,即历史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夫人燕妮曾请一位德国历史学家对人类历史作一番浓缩,就是把纷繁复杂的历史及浩瀚的历史学著作缩写成为一本简明的小册子,便于人们尽快阅读与掌握。历史学家说:“不必,只要四句谚语就够了。”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人类的成长画卷.历史是民族的发展记录,历史是人类的导师。西班牙哲学家桑塔亚说:“不尊重历史的人,注定要重犯历史的错误。”以至于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历史是多么的重要,历史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怎样教好历史。做好教学工作呢?下面笔者谈一谈教学多年的实际体会。  相似文献   

15.
文明交流和文化交流是人类历史上的普遍现象,是加快人类社会前进步伐、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文明或文化之间的交流速度加快,范围拓宽。为了使这一问题的讨论更加深入,本刊特约请了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齐世荣先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荣建先生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建华先生围绕“世界历史上的文明与文化交流”这一主题发表高见,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历史学家与历史认识主体是不同学科的不同概念,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历史学家是历史认识主体构成中的特殊成份。澄清二者之关系,可促进我们的历史研究,可开阔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的任务,一是厘清基本历史事实,二是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最重要的是寻觅人类个体不同命运的成因以及他们的心路历程。这就要求历史学家沉潜到每个历史人物的时代,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揭示时代条件、个体人生理念与命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天气的房子     
气候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人类建造房屋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房屋,营造一个保护性的、舒适的小气候环境,适合人类生活与工作。因为我国气候多样,因此,各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气候而建起了千奇百怪的房屋。东北的火炕我国东北地区纬度偏低,是我国的寒极地带,以前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居民住房矮小、紧凑、密闭的特点很明显,一方面是为了保温,另一方面也是为适应低湿的气候条件。就年平均湿度而言,哈尔滨比成都低15%,比武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之一。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等。人类活动会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并导致气候变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6年,瑞典科学家斯万特·阿尔赫尼斯就对燃烧煤可能改变地球气候做出过预测。  相似文献   

20.
吴玉章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也是较早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历史学家之一。分析研究吴玉章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史学思想,对于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的意义,予我们今天亦不无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