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那是1991年第一次来美国奥加斯坦纳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一天突然接到著名作家聂华苓的先生、美国著名诗人保尔·安格尔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消息。此前因为常去聂华苓家,和保尔·安格尔先生有过几次交谈。  相似文献   

2.
死亡的界生形态是新时期作家追求死亡传达认识教育意义与价值功利目的的一种感性书写。总体来看,新时期作家以“死“界“生“有四个层面:迷狂在政治话语中的悲情控诉;建在启蒙祭坛止的文化反思;迷失在死亡阴影下的人性言说;力抵本真存在状态的能指叙事。  相似文献   

3.
020年,全国两会期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生命教育”等话题再次成为焦点,有代表更是进一步提出建议———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之中。其实,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命教育就逐渐成为我国大陆地区教育界、哲学界和社会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经过了二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生和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生命的意义在于生活。与生活保持距离,也就与生活的苦难保持了距离。人活在世上,很需要别人的扶持和帮助,才能有所成就,才能活着。人活在世上,必须学会豁达,做到豁达。  相似文献   

5.
向死而生     
主持人语 说“死”,其实是在说“生”。正是对生的苦苦依恋.人们才一直纠缠“死亡”这个话题。就像高僧们说“放下”,其实正是“放不下”;就像人们呼唤“和平”,正是因为这个世界充斥着“战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她的诗歌由畏--憧憬--抗拒--永生这一充满矛盾的过程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个似非而是的结论诗人对死的痴迷就是对生的热爱,她对天堂的向往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更积极的入世;而对永生的追求则是对于生命中的美和真理的追求,表现了她对生命强烈的眷恋、热爱与执着.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学曾拥有辉煌的过去,在目前西风东渐的文艺理论界,我们如何对待以往的诗学传统?是连根拔去,还是固步自封?一个民族的诗学不能失去其民族性,同时也应具备海纳百川的美学视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沟通过去,把握现在,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向死而生     
生与死就似一对互相掐住对方喉咙的兄弟,对峙着,此消彼长。就人类历史长河而言,生与死始终未分出绝对的胜负;就个人而言,死生也只不过是一个灵魂活动的时间表,就似我们有时需要休息,有时又必须工作。然而,不论生与死,都是最接近灵魂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9.
《寻梦环游记》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其对于家庭与梦想、死亡与遗忘的探讨,诠释了生命教育中普遍包含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实质就是生与死以及个人价值的探讨。从这三个角度,挖掘《寻梦环游记》中适合应用在心理课堂和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资源,有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10.
“死亡教育”强调“向死而生”的价值理念,它引导人们探寻死亡的本质,追求生命的价值。结合死亡教育的内涵,重视我国大学生死亡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死亡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教育中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31年前的夏天,我在广岛。在在乐京我那出生仅50天的孩子因为头部出现异常,送进了医院。孩子的名字叫做光。孟兰盆会最后一天放河  相似文献   

12.
结合《死,而后生》的总结,依据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主张,从精神、记忆与有死三个方面对人的特质进行了研究.通过揭示常人沉沦在世,指出“良知的呼唤”与“终极关怀”可以帮助人找回自身的尊严与特质,过富有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王虎森 《学语文》2002,(1):13-13
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第一课第二篇短文是《热爱生命》,作者为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蒙田。短文第二段要求背诵,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下面这几句话: 不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与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相似文献   

14.
对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来说,人永远是最高的原则。正视死亡,热爱生命;不放弃抗争,也不轻言牺牲,是鲁迅的壕堑战术,也是他的生存哲学。在“死”的阴影面前,鲁迅的“赶紧做”是对生的留恋,也是对死的抗争。鲁迅对人的思考是以生命为本位,因此对中国在几千年极权统治下的屠杀、暗杀与酷刑问题特别注意,对害着革命热的中国问题也有独特而深刻的认知。对于死亡,鲁迅抱着明知是“坟”还要“走”下去的态度。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过客”论与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论有着内在的契合与神会。  相似文献   

15.
存在问题是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对存在之本质的思考直接指向个体对死亡的体验,道德教育应该以儿童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为出发点.一方面,儿童对死亡的体验引导着儿童自身道德感的形成,这是道德教育的形而上基础;另一方面,成人对死亡的体验构成了成人对儿童的责任感,这是道德教育在存在论意义上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各种死亡话语进行了现象学的描述和分析,呈现"面死而生"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蕴,尝试寻找一种以生活体验研究为基础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戴曦 《中国德育》2005,(1):21-22
现代大学生是新时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最灿烂的时期。他们较之中小学生,应该说对自己的自然生命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也深知生命的不易和珍贵。但是.来自家庭、社会、学业、感情各方面的压力,以及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障碍,使有些大学生感到承受不住,进而采取极端的行为,伤人或者自残。  相似文献   

17.
死亡是余华《活着》和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切入点,也是他们创作的本质表现。对两部小说的死亡意识进行探讨、挖掘并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福贵以坚韧的“活”来抗死,而老人选择了与死亡作勇敢的抗争,他们的行为都体现了“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8.
郝美玲 《文教资料》2012,(23):17-18
残雪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先锋派"小说家,现代主义小说精神的呵护者,纯文学的守夜人,被誉为东方的卡夫卡。她作品里的自我,是哲学与心理学自我的文学呈现,并且在对自我的孤独、失落、失望与虚无的呈现中,表现了对自我的绝望内涵。本文就残雪小说中隐含的生死观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人们往往认为中国古代的不死信仰与月亮或太阳相关,本文从萨满教观念入手做了不同的解说。作者认为,除了通神巫还能使人死而复生;不死是因为有不死药,而药主要来自生命树;中国神话中众多的生命树实际是建木一树的分化。此外,宇宙的空间模式与时间模式、西王母和昆仑山的生死矛盾都可统一于生命树。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用遗言写死亡,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哭喊叫嚣,反而宁和平淡,却悲得厚重。常规教学难以突破悲剧审美瓶颈,故反思重构教学思路,打破传统,倒吃甘蔗,从而让师、生、作者、历史在人性的光辉中产生共鸣——反对不义之战,珍惜和平,向死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