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水文化研究逐渐形成气候,但对汉水上游鄂西北地区的春秋古庸国、麇国却缺乏足够的重视,汉水文明的发端起源于汉水上游,古庸国、麇国作为汉水上游古方国的代表,系统地考证其历史渊源以及它们与楚国及百濮部落的关系,是汉水文化研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巴陵古代并非称为麋子国地,而是麇子国地,从唐代以来史料记述皆是如此.<左传>中也无麋子国的记述,所记皆为麇子国.混乱出现于南宋,加之近代研究者的草率,以至造成岳阳市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以巴陵古城即麋子国西城为依据,将名城历史定位在2500年.笔者经过深入研究,认为岳阳并无麋子国西城.至于麇子国城在岳阳何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考察.  相似文献   

3.
巴陵古代并非称为麋子国地,而是麇子国地,从唐代以来史料记述皆是如此。《左传》中也无麋子国的记述,所记皆为麇子国。混乱出现于南宋,加之近代研究者的草率,以至造成岳阳市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以巴陵古城即麋子国西城为依据,将名城历史定位在2500年。笔者经过深入研究,认为岳阳并无麋子国西城。至于麇子国城在岳阳何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考察。  相似文献   

4.
古文字中的"(麇)",即古文献中所说的麒麟,单称麟或麐.麒麟身上有铠甲式的外表和圆泡钉式的纹斑"肉甲",这也是古人之所以称之为"麐"(麇)或"麟"的原因.麒麟头顶部只有一只角,古人认为其与鹿属动物相似.根据头上独肉角、铠甲式外表、圆泡钉式"肉甲"与马蹄类圆蹄,可知其原型实为印度犀牛.麒麟古代被视为四灵兽之一,其特点与印度犀牛的生活习性有关.麒麟虽为庞然大物,但不好斗,故被视为"仁兽".在古代,印度犀牛因气候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南移,中原已很少见到,偶尔来到中原,便被认为是因圣王"仁德"而来,这便是麒麟被圣化为灵兽的重要原由.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角度,借助文字学和语义学的方法,对《诗经》名篇《野有死麇》中的关键词语作了考释,认为该诗是一首描写野合的性爱诗。通过对该诗的阐释,分析了远古社会的野合习俗。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发展史中 ,女性作者所写诗歌的数量是极少的。而由女子所写的题壁诗则是在明清之后才大量出现 ,本文就明清女子所写的题壁诗这一文学现象做深入的研究考察。  相似文献   

7.
恋上你的唇     
张墨然 《母婴世界》2011,(5):131-133
江淹诗中描写了这样一位美丽端庄的女子,白雪疑琼貌,明珠点绛唇。诗中的女子肤白胜雪,明眸皓齿,关键还有一张明亮红润的樱桃小口。  相似文献   

8.
<正>《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意在表现女子与丈夫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苦的古诗。这首诗篇幅不长,初看起来,在内容上难度不大,似乎无需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表现相思、离别之愁,但细细揣摩,字里行间却潜藏着女子那深挚笃厚的爱以及黯然忧伤的痛。下面结合诗中词句对此作探究性鉴赏分析。一、涉江采芙蓉之挚爱诗中一二句写女子踏过江水去采芙蓉。女子"涉江采芙蓉",采芙蓉(荷花)为什么是涉江而不是涉河或涉  相似文献   

9.
麋鹿学校五(1)班的联欢会上,同学们一致要求教数学的麇鹿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麇鹿老师微笑着走到讲台前说:“那我就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吧!”说完,麇鹿老师拿出一叠纸条,发给每只小麋鹿一张,并神秘地说:“因为是我教你们数学,所以你们脑子里的数  相似文献   

10.
《湘南学院学报》2017,(6):59-61
《诗经》中的思归诗有六十篇。这些思归诗的产生,一方面与中国农业社会所奠定的"安土重迁"的乡土情蕴分不开,一方面也受宗法制的影响,同时,也与战争、徭役、政治婚姻等现实原因密切相关。分析《诗经》中的思归诗,发现思归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驾车外出、登高、寄信、对着某一具体的事物思人思物或思归;而思归主体又可分为旅居在外的游子、在外的行役者、出嫁在外的女子、家中待亲归的女子、思念情人不得的男子或女子五类。《诗经》中的这一类思归诗奠定了后世思乡恋土的主题,在后世尤其是在汉魏时期、唐宋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在中国古代文学上占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1.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属于“杂曲歌辞”。它产生的时代,大约是南朝齐梁时期。 《西洲曲》的西洲,究竟在哪里?有几种说法。一种认为,西洲在江北,是诗中男子的住处;一种认为,西洲在江南,是诗中女子的住处;一种认为,西洲在江北,是诗中女子的住处,一种认为,西洲在江中,是诗中男女相会、话别的地方。笔者认为最后一种意见正确,可以确切地说,西洲,就是武昌西面长江中的鹦鹉洲。温庭筠《西洲曲》说:“西洲风色好,遥见武昌楼。”崔颢《黄鹤楼》诗说:“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相似文献   

12.
作为爱情诗中的奇葩,英国男怨诗和中国文人闺怨诗从表面上看,分别表达了男子对女子和女子对男子的怨怒斥责,但相当一部分诗作其深层蕴意则是借男子或女子之口发泄诗人对社会弊端的愤懑,感慨自身坎坷.因而诗中"怨"均有所"托","情"皆有所"寄",不失为中西诗歌比较欣赏的一个可参角度.  相似文献   

13.
【闺怨诗简介】闺怨诗是以抒写女子的悲怨愁情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包括两大类:一是专写帝王宫中失宠宫妃孤寂生活和悲怨心情的宫怨诗;二是写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别离苦情的闺怨诗。宫怨诗在历代都有佳作,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宫怨诗。班婕妤的《怨歌行》、  相似文献   

14.
熊筱星 《少年月刊》2010,(10):34-34
小麇鹿想学本领,它希望拜一位名师,就离开了家。 路上,小麇鹿碰上了千里马,手里马体格健壮,奔跑起来就像一阵风掠过。  相似文献   

15.
题壁诗作为唐诗中的一部分,有自己的地位与价值,唐代的题壁诗种类繁多,体裁各异,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浪漫以及智慧。作为女性这一视角,更是十分珍贵。本文从众多题壁诗中,搜集整理一些女子影像,从而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女子勇于表达情感、追求自由爱情的一面,篇末又截取了几位女诗人的优秀诗篇,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麇鹿     
《家庭教育》2009,(12):33-33
[七嘴八舌] 麇鹿是圣诞老人的宠物。 麋鹿有凶狠的角,只会打架,而梅花鹿只想把身上打扮得漂漂亮亮。 我想骑麇鹿上幼儿园,角刚好用来挂小书包。  相似文献   

17.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才华超凡,人们评论她是"俯视巾帼,压倒须眉",意思是高出一般妇女,压倒男子。那么,"巾帼"代指女子,"须眉"代指男子典出何处呢?巾和帼原来是指古代女子的头巾和发饰。《说文》:"帼,妇人首饰。"唐代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有"椎髻抛巾帼"句,意思是说,南方女子头上只是梳个发髻,不戴头巾和首饰。诗里的"巾帼"就是指女子的头巾和首饰。巾帼是女子专用的东西,因  相似文献   

18.
清康熙帝曾作耕织图诗46首。这组诗中,《经》诗的首句是“织纴精勤有季兰”。“季兰”原义为小兰草,后用以指代从事蚕桑纺织的年轻女子。这种词义的形成是因为先秦时代的女子有佩戴兰草的风俗,而中国古代的蚕桑纺织又多由女子劳作。  相似文献   

19.
《陌上桑》、《羽林郎》都是乐府诗歌。《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是个美丽的采桑女子,名叫罗敷,诗中叙述了她拒绝太守挑诱的故事。《羽林郎》中的女主人公是个美丽的酒家女子,诗中叙述了她勇敢抵制贵家豪奴调笑的事。这两首诗都用夸张、铺陈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一个类似的主题:揭露了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歌颂、赞扬了古代劳动妇女坚贞的品质和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两首诗都爱憎分明,感情强烈。  相似文献   

20.
古代狗的名称,多以形体特点命名。除了“犬”“狗”名称外,见于古诗文的还有:尨 máng《说文》:“犬之多毛者。”这是指深毛狗。《诗·召南·野有死麇》:“舒而脱脱兮,无感我悦兮,无使尨也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