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的“记者夫妻店”的主人公樊云芳、丁炳昌二位主任记者,在第3期《新闻战线》上以《时代呼唤“全息摄影”》为题。阐述了对新闻样式的看法,他们借用摄影术语,把中国新闻文坛上两种迥然不同的新闻文体比喻为“平面照相”和“全息摄影”。所谓“平面照相”,即喻“那种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传统报道模式;“全息摄影”,就是“‘立体’地而不是‘平面’地反映事物,既  相似文献   

2.
一一切比喻都是蹩脚的。因此,用“平面照相”和“全息摄影”来比喻中国新闻文坛上两种迥然不同的新闻文体,也定有不尽确切之处。近两年来,中国新闻文坛上一种崭新的“全息摄影”式的新闻样式正在崛起,并逐渐汇成一股锐不可当的趋势。与以往充塞报纸版面的那种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平面照相”式的传统模式相比较,它显示  相似文献   

3.
一一切比喻都是蹩脚的。因此,用“平面照相”①和“全息摄影”②来比喻中国新闻文坛上两种迥然不同的新闻文体,也定有不尽确切之处。近两年来,中国新闻文坛上一种崭新的“全息摄影”式的新闻样式正在崛起,并逐渐汇成一股锐不可当的趋势。与以往充塞报纸版面的那种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平面照相”式的传统模式相比较,它显示  相似文献   

4.
《京味》(载本刊一九八六年第一期)是一幅很有韵味的摄影小品。作者较好地调动了画面的“黑、白、灰”,用虚实对比的表现手法,巧妙地点题,给人以美地回味——  相似文献   

5.
葛霞 《档案与建设》2003,(10):28-28
木刻,亦称“木版画”,属版画的一种,是用刀在木板上划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美术作品,为中外版画的最早形式。木刻使用的木板有梨木、黄杨木、白桃木及优质胶合板等。用纵剖板面刻制的叫“木面木版画”,用横断板面刻制的叫“木口木板画”。以凸线为主、构成白多于黑的画面者,叫“阳刻”,以凹线为主、构成黑多于白的画面者,叫“阴刻”,也有阳刻、阴刻混用者。江苏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资料中刊载有很多的木刻作品,如莫朴(墨璞)的《向着西风挺进》、《人牛太平》、《高梁熟的时候》;鲁莽的《学习、学习、再学习》、《迎接新的战斗》、《喜洋…  相似文献   

6.
当前新闻报道的面比过去拓宽了,也力求有一定的深度。用时髦的话说,大家都注意以“全息摄影”式的笔法求新求深,取代过去的“平面照相”。不管这种比喻恰当否,但它的方向应当加以肯定.新闻只有给读者“立体感”,才可引导读者去思考,而不再采取那种“非黑即白”的绝对化、片面性、说教式的报道方法。要使报道在读者面前有立体效应,其基础应当是“多维思考”。大家知道,任何事物都是多因素形成和发展的,人的头脑亦应进行“多元思维”,才能还事物的本来面目。“多元思维”与“多维思考”是一回事。事物既是复杂的,你的思维方式自然也要复杂一点。如象石油勘探,过去用“二维地震”只能求地层一个剖面,近年引进“三维地震”能搞出几个剖面.这样找油就来得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摄影文章”并不是以文为主的文章,而是美国新闻摄影报道的一种体裁。它是以照片为主,以几张、几十张,甚至更多的照片,组成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来阐明一个主题,或深入地探讨一个问题。“摄影文章”与找国的摄影专题报道有类似之处,但又不尽相同。“摄影文章”最初出现在美国《生活》杂志上,发展到今天,它包含的内容越加广泛,形式也日趋多样,在报道手法上也有着不少的发展与创新。美国《生活》杂志曾以“摄影文章”的报道形式闻名于世,后来不少画报、杂志也竞相采用这种形式。有不少的“新闻摄影文章”还汇集成  相似文献   

8.
书籍装帧是一个综合的视觉传达艺术,它包括绘画、设计、摄影、书法等艺术形式,是用这些艺术形式和具体的表现手法,塑造图书的“体”和“貌”。体,既是图书的开本,是盛纳其精神内容的容器;貌,则是将内容传达给读者的外表。优秀的书籍装帧是用“体”和“貌”的艺术构成将精神内容与物化的载体完美地统一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一个阅读时产生愉悦的“外在”空间,是读者步入精神殿堂的门户和长廊,是图书精神内容的张力所在和延伸。书籍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孕育而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前进步伐中不可或缺的原动力。现代制版技术和印刷…  相似文献   

9.
抑扬法抑扬法,即对比法,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写作思维方法。古今中外,无以数计的名篇佳作,几乎找不到拒用对比法的例子。抑扬法的本质是充分拉开抑与扬、褒与贬、正与反的距离,使之形成强烈的反差,以收取更加明显、更加强烈的表达效果。抑扬对比法分直接间接、两种,直接的明显外露,一看便知,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等;间接的比较含蓄,有的还要经过中介物的转换,方能收取抑扬对比的效果。如“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西厢记》)。莺莺见了张生后便害起了相思病来,张生的出现,系住了…  相似文献   

10.
摄影教科书上说,摄影有两套评价标准:艺术的和技术的。有的时候按照技术的评价标准来看不及格的照片,按照艺术的标准来衡量就有可能是优秀作品了。比如颇有意境的剪影照片,若按照“黑的地方有层次,白的地方也有纹理”的技术标准来衡量,那就是曝光失败的照片。  相似文献   

11.
题解不干涉对象的摄影,是与干涉对象的摄影(如“摆布”及“组织场面”之类)相对称的。本文是就新闻摄影的基本内容或基本对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生产建设中的人民群众和从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经验新情况--的报道,来谈摄影记者的“最主要的本领”--不干涉对象的摄影的。离开了这个基本内容或基本对象,摄影记者的摄影技法问题,就有了别的内容。比方,如果记者的分工专职是拍摄静物或商品广告,那么,他的“最主要的本领”,就将是摆布,就将是干涉对象的摄影。但这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天地之间     
沟通需要结合不同的感性媒介以表达彼此内心的意念。以大三峡摄影为封面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意念上,强调摄影家敏锐独特的观察视角,突出对大地三峡自然的追求,引领读者去寻求一个新的视觉空问。在设计上,采用黑、白、蓝三色块分割页面,运用黑、白、灰视觉形象的语言加以表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黑灰间奔涌的滔滔江水,枕如旋律激荡的交响乐,构成活波多变,散而不乱,变化有序的乐章.表现出一种高妙的艺术境界。有着生动灵魂的、充满生命力的长江三峡景观,与杂志主题《中国国家地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使读者从中体会“天地之间”的无限意…  相似文献   

13.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内容非他,即形式之回转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回转形式。”又说:“内容之为内容即由于它包括有成熟的形式在内。”作为一张报纸,其版面的形式与内容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二不可分割,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14.
无问题无以做研究;无方法无以治学问;无规范无以成文章;无基础无以为源头;无框架无以显逻辑;无长度无以上层次;无精细无以提水平;无认真无以办学报。学术之伤,文章之痛,期刊无法承受的外伤内痛之痒。无论是学术文章、期刊,还是从事其中的人们,无不处于一定的权力、功利、关系之中,都是这些复  相似文献   

15.
钱程 《青年记者》2016,(17):47-48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摄影理论奠基人蒋齐生先生打破摄影“摆拍”旧局,提出了“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的“五求”理论,将中国新闻摄影推向了新时代,成为一代代新闻摄影人的理论指引.蒋齐生的“五求”,要求新闻摄影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运用艺术手法、把握典型瞬间,让形象“说话”.在媒体环境大变革的时代,传统理论与新技术新手段如何结合并创造出独特的“我”视角,是每个摄影记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留白:现代报纸版面艺术之韵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手打开近几年出版的报纸,我们会发现许多报纸在版面设计上有很大的变化,除了版面形式的新颖之外,细心的读者大概也注意到了版面中的许多“留白”,它使报纸看起来舒朗大气,阅读起来轻松,让读者在“黑”与“白”的对立统一中体味到版面的形式美与版面设计者的匠心独具。中国传统艺术对“黑白”极为重视,“留白”在中国画中是十分讲究的绘画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画理。“‘空白’在中国画中留素白之纸以无形当有形,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创造。”①报纸版面将“黑”与“白”作为一种互补语言,因其朴素与直接,可以带来颇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将“空白…  相似文献   

17.
图书有文字内容,有外在形体。此外还有“内容的形式”,无以名之,姑曰“体式”吧。这方面,在图书事业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做法,因此不无讲究。谈谈这些,读书人和出版界是会感兴趣的。爱记所思,缀为三题。夹注“注”是对正文加以简短解释、评论的文字。无论中西,都是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作为一个形象的新闻形式,一个摄影门类,在运用摄影技术技巧、进行新闻形象表现方面,有其独特的规律。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和社会审美趣味、读者接受心理的变化,随着各种摄影器材的迅速更新和发展,国外新闻摄影在表现手法和技巧运用方面有一些明显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趋向,取“他山之石”,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获得有益的借鉴。一、追求照片的简洁有力国外一些著名摄影记者常常用“简洁、有力”来表示他们对照片的赞赏。这句话成为他们评判现代新闻摄影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简洁,指画面的内容与形式表现而言。有力,指  相似文献   

19.
“本态”和“物态”是信息的两个基本形态。“本态”即信息在生命体(信息主体)中的存在形态;“物态”即信息在生命体(信息主体)外的存在形态。“本态信息”有“潜态”和“显态”两种类型(层次、部分);“物态信息”的具体形式很多,但可分为“物理态”和“物质态”两类。“物质态”又可分为“恒定态”和“非恒定态”。同一信息虽可同时具有多种具体形态,但信息的价值、功能只能通过“本态”尤其是其“显态”才能在生命体(信息主体)的心理与行为中实现。“物态”的意义主要在于信息行为即信息的传播、处理、储存以及信息行为的速度、效率和保障信息内容的确定性与可靠性上:“物理态”和“非恒定态”的优势主要在于信息传播、处理、储存的速度和效率;“恒定态”的优势主要在于保障信息内容的确定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一幅完美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要求它的内容充实,而且要求构图的形式也能达到完美的统一。照片的构图形式越优美,就越感人,起到的传递内容效果就越好。所以,新闻摄影作品要求思想内容深刻,意境深邃,并要画面简洁,主体突出,最忌浮浅、庸俗. “此处无声胜有声”是对一幅好摄影作品的概括。一幅构图形式完美的新闻摄影作品应含不尽之意于画外,使人觉得有无穷的画外之音不绝于耳,有无尽的画外之情萦绕脑际。匈牙利著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拍摄的《西班牙战士》、《阵亡的一瞬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