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义"和"利"是中国人进行道德评介的主要标准,"荣"和"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一种方式,有什么样的义利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当代高职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应树立的义利观是坚持"义利并举",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对待自己要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对待他人要倡义导利,为义舍利;对待集体要义利统一,终生取义.  相似文献   

2.
荀从他的“性恶论”出发,提出“义利两有”的义利观,主张社会既要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使人的生活得到起码的、必要的满足,也要通迂礼义教化和加强法制的手段,防止人们因放纵对物质欲望的追求而引发的犯罪。  相似文献   

3.
义利观是人们对于"义"与"利"的根本看法。孔子的义利观,主要是"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义谋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等。但孔子并不完全否定人们对利的追求,特别是对民众利益的追求,即使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也并非一概反对。这就显示了他的义利观的矛盾之处。这种义利观为荀子所继承与改造、开拓。荀子的义利观主要是"义利两有",打破孔子"义利两分"的成见,提出了"义与利者,人之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荀子的义利观还有"以义制利"和"均遍而不偏"。孔子的"义以为上",以义谋利和荀子的"义利两有""以义制利"的思想,在当今仍未失去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儒家义利观基本精神特点出发 ,深刻分析它的精华与糟粕 ,以探求其中的现代价值 ,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以实现儒家义利观的现代化转变 ,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义利观”是司马迁思想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文章探讨了司马迁义利观的渊源,评述了其义利思想的几个要旨。  相似文献   

6.
两晋之时,伴随着个人意识的觉醒和儒学的凋敝,传统的义利观受到挑战。在这样的困境中,葛洪试图对义利问题进行重新阐释和建构。葛洪首先从时和命的语境中展开对义利问题的探讨,意图为此增添宿命的色彩;其次,在唯“义”的隐藏前提下形成“义高于利”理论内核;最后,提出理想生活的终极追求:孔颜乐处。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在社会巨变的影响下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左宗棠作为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洋务运动的领导者,肯定个人追求正当利益的合理性,提出了以义制利、追求"公利"的义利观,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和社会经济发展下人们义利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义利观是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问题,义利之辩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始。儒家的义利观从孔子到孟子、郡子有一个从联系到对立的演变过程,但基本思想是贵义贱利。这种思想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影响深远。而先秦时期的墨子、管子、韩非子等人则与儒家针锋相对,明确提出义利统一观。其观点具有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9.
朱熹认为"义"为"心之制,事之宜",其"利"则有两个层面的涵义。在"利"的一个层面的意义上,"义"就是"利",两者含义高度统一;在另一个的层面上,"义""利"之间存在着冲突。义利二者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与利的关系,不仅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又有了新的内容。本文着重对传统的重义轻利的道德观给予批驳,坚持义利统一的价值观,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这种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语》义利观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价值选择。《论语》之“义”对国家、社会、个人品性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利”具有“富国”“利益”“名利”等含义。在“义”“利”冲突中,《论语》主张“利融于义”,不能片面地追逐义利;“义”优于“利”,舍“利”而取“义”。通过梳理全文,解读《论语》一书“义”“利”内涵及“义利之辨”,有利于归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能够为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价值冲突与价值选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伍崇林 《文教资料》2009,(21):91-92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反对后义而先利、见利忘义、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孟子的义利观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义利观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他肯定人的求取私利的本能,鼓励人们通过正当途径追求个人私利;但更主张公利的义.认为义高于一切。孔子这样的义利观并非纯意识形态的道德规范,而是他面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大同社会”的解体和“小康社会”的兴起.使他不容回避“私有”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历史变故,使他认识到财富失衡将导致社会动荡和混乱。为实现“小康社会”的政治理想,必须通过“义”去调节社会财富的严重不平衡。为富以道.以义制利,安贫乐道,舍利取义,完整地体现着孔子义利观“安百姓”的政治目的。孔子“罕言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利最难言”.目的在于君子人格的完美。  相似文献   

14.
"义利之辨"是《孟子》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与学术界较为盛行的孟子"重义轻利"与"重义排利"说不同,笔者认为孟子义利并重。他提出"以义制利"的原则,通过向诸侯宣扬自己的仁政理论,积极为人民谋利。此外,笔者还对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孟子"轻利贱利"的内在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历史表明,孟子"义利并重"的思想具有普适性,对当时及现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义、利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对范畴 ,也是先秦儒家所讨论的一个话题。从人性的角度来了解先秦儒家的义利观 ,可以得见先秦儒家已意识到人是义与利的综合体 ,义与利皆内在于人性之中。他们不否认人对感性物质生活的追逐 ,但认为对义的追求相对于对利的追求而言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基于此 ,先秦儒家更高扬对义的追求。在推崇义的前提下 ,他们用“以义制利”、“以义取利”、“以义生利”的原则协调二者关系。当二者发生冲突时 ,用“舍生取义”的原则来解决矛盾。先秦儒家这一理论对塑造民族精神 ,规范市场经济活动 ,保持人性的完整、人格的崇高都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义、利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但作为理论式的思考应该出现在春秋时代。从此义与利成为中国哲学一对主要范畴,而义利之辩也一直贯穿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进程中。孔、孟、荀对于义、义利关系的论说还是比较适恰的,其基本思想观念是重义而轻利,但义与利相对待而生,不能离义而谈利,也不能离利而谈义;到了董仲舒那儿出现一偏,对利采取了熟视无睹的态度;至宋儒朱熹更是一偏,对义的限定采取了天理与心得双重管制,用天理人欲阐述义与利。  相似文献   

17.
重新认识“义利之辩” ,首先必须尊重“义”和“利”的本来意义 ,并且必须根据文字学的知识从辨析“义”和“利”的本义入手 ,而不应当急于将“义”和“利”当作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并直接在伦理道德领域展开所谓“义利之辩”。今天伦理学的许多词汇 ,如伦、理、道、德以及义和利等 ,当初并非就一定含有伦理或道德上的解释。甲金文字“义”和“利”的本来意义或最初含义是“杀羊”、“己之威仪”和“以刀断禾”或“用‘刀’犁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论语》为研究资料,对孔子思想中的“义”的具体内涵及其关系、“利”的具体内涵、孔子“义利观”的两个方面及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在义与利的价值关系中是主张以“义”为重的,但并没有将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只不过是主张人们对利的追求应当以“义”为指导,强调“义”对“利”的必要制衡。更为重要的是,“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是维护人的尊严与崇高之必需。先秦儒家批判利欲的主要锋芒是指向唯利是图和为政贪暴的。先秦儒家对每个主体都循义而行、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的追求,对重义尚德的崇高人格的追求,都有着普遍的、恒常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新时期大学生的义利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对待义与利的关系,是人生历程中必须回答的严肃课题。进行正确的义利观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大学生从迷惘与困惑中解脱出来,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