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端明殿学士是五代时期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举,标志着我国殿阁学士制度的诞生。处于初创时期的端明殿学士,其出身、选任、迁转都带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当时的端明殿学士大部分出身进士及文学之士,很少来源其它;多数从翰林学士选任,小部分来源于枢密直学士及其它;迁转的首选是宰相,其次是枢密使。  相似文献   

2.
十一北宋、南宋宋代武官设置的特点是皇帝加强集权,削弱大将兵权,以文臣御武事。北宋(960~1126)皇帝直接掌握军队,在中央实行“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宋史·职官志》)的统御体制。枢密院为全国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协助皇帝掌军国机务。其长官为枢密使,有时称知枢密院事,简称知院,副职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设想《上枢密韩太尉书》是苏辙散文创作的精品 ,是一篇文气说理俱佳的古文。学习这样的文章 ,重点应放在“读”上 ,通过“读”去感受文章气势的豪迈 ,通过“读”去体会苏辙说理的精妙。学生以“读”为主 ,教师就应在“导”上做文章 ,在“导读”上下工夫。二、导读设计(一 )引导学生体会 :这是一篇成功的自我推荐信1.解读题目 ,明确写信的背景和目的。明确 :“枢密”即“枢密使”,是枢密院的长官 ,掌管军事大权。“太尉”本为秦时官名 ,是最高军事长官 ,宋代的枢密使就相当于秦时的太尉。“韩太尉”指的就是枢密使韩琦。“书”即信。…  相似文献   

4.
唐代中枢体制前后曾发生了很大变化,唐初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政务中枢的体制到唐后期已被翰林,枢密和中书门下(政事堂)构成的新中枢所取代。起于内廷,由宦官充任的枢密使一职,到宋朝时更发展为主掌军政的所谓“枢相”,与中书宰相对掌文武二柄,其变化更是引人注目。本文试图从唐代中枢体制发展演变的角度,对这一重要职官设置的社会背景,其职权和机构的发展,及其对当时中枢政治的影响,作  相似文献   

5.
后唐天成四年(929)扎月,枢密使安重诲听说使者乌昭遇谒见吴越国王钱缪时舞蹈称臣,就上奏明宗皇帝李嗣源赐鸟昭遇死,并奏削钱缪王爵、元帅、尚父等官职,这就是学界所称的“安重诲事件”。此事件的真相是:钱缪上贡给后唐枢密使安重诲的礼物没有使安重诲满意,安重诲就诬陷钱缪不礼君命,进而怂恿唐明宗削夺了钱缪的官爵;其实质是后唐时枢密使的权力进入“枢密之权等于人主”阶段的典型反映;其施加给昊越国的影响是,此后的几十年中,吴越国尽可能诚恳和优厚地给朝廷重臣奉献礼物,从而加重了吴越国百姓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宋神宗天圣九年(1031年),十九岁蔡襄登甲科进士,名动京师。他历任漳州军事判官,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直史馆、福建转运使等,先后授龙图阁直学士,枢密直学士,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并知开封、泉州、福州、杭州等地。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卒,谥“忠惠”,民间称蔡学士。 蔡襄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从登进士入仕到逝世止,毕生从  相似文献   

7.
现行人民版高中《历史55必修一在讲到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时写到:“‘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由国王指定的贵族担任枢密大臣。‘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经常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在一个小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英文密室一词逐渐用以指称内阁。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这段表述使人以为枢密院是咨询机构.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始于威廉三世时期。其实不然。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史学集刊552011年第2期)一文对内阁的形成进行了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8.
论五代枢密使之权最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枢密使一职初设于唐代中后期,五代时期有重大发展,呈现出与唐代枢密使不同的特点:一、改由士人充任,二、完善了枢密院的机构建置,三、其权力的实施有了制度上的保障。更重要的是五代时期枢密使的权势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五代时期特殊的政治、军事局势以及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再加上枢密使自身的特殊条件,使出现了五代枢密使之权最重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历时半个多世纪的五代社会生活,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乱,”而其实质却在“变”。这场社会巨变是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枢政治制度的变革又是这场社会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在于宰相职权的削弱、枢密院、翰林(或端明殿)学士地位的提高。五代中枢政治的变化体现了封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发展变化的规律,即加强和削弱皇权以及争夺皇权的斗争,贯穿于封建中央政府权力斗争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泉州的梁氏家族,自古以来对潮州的感情特别深厚。之所以如此,乃源于南宋丞相梁克家之游学揭阳,留下了一个广为梁氏家族世代传颂的千古佳话。 梁克家字叔子,号毅斋,生于北宋靖康二年(1127)。自“幼聪明绝人,书过目成涌”。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状元及第,乾道三年(1167)迁给事中,乾道五年(1169)拜端明殿学士,进枢密院参知政事,八年(1172)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淳熙八  相似文献   

11.
养心殿     
养心殿在北京故宫中虽不算是大型建筑,而且位于主轴线的西侧,似乎并不起眼;可是别小看这座建筑,它是故宫里一座最为特殊的建筑。养心殿在乾清门的西边,是连接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重要枢纽。养心殿本来是皇帝修心养性之所,但到了清雍正时,其作用就大不相同了。本来皇帝起居、内务都在“后三殿”,但自雍正开始,用兵西北,战事频繁,故增设军机处,位于紧靠内廷的乾清门广场,便于随时召见军机大臣,所以雍正皇帝就由后三殿改到养心殿来居住,起居政务均在这里。  相似文献   

12.
辽朝殿前都点检是穆宗时设置的,为殿前司的长官,是契丹族统治者接受汉制影响,为了加强皇权,借鉴汉制,对已不适应形势需要的宿卫旧制进行改革的结果。就其隶属机构和职能设置而言,与中原汉制的殿前都点检毫无二致。但在任选者出身的本族化、家世的显赫性,以及卸任后转迁官职的重要性等方面,又显示出契丹族所固有的游牧政权特色。因此它是契丹族统治者为适应封建化的需要,对原有行宫宿卫官职进行汉化改革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3.
宝元中,忠穆王吏部(即王酸zong,忠穆是他的谥号)为枢密使。河西首领赵元昊叛,上问边备,辅臣皆不能对,明日,枢密四人皆罢,忠穆谪虢州。翰林学士苏公仪与忠穆善,出城见之。忠穆谓公仪曰:“酸之此行,前十年已有人言之。”公仪曰:“必术士也。”忠穆曰:“非也。昔时为三司盐铁副使,疏决狱囚,至河北。  相似文献   

14.
李旭东 《学语文》2007,(3):6-17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苏洵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嘉祐二年,十九岁的苏辙与兄苏轼同中进士。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这是一篇干谒文,文章着重阐释了自  相似文献   

15.
唐代中央政府的机枢权力核心经历了由中书舍人到翰林学士和知制诰,至出令权掌握在皇帝手中的演变.在这演变的过程中,皇帝与朝臣间不断斗争,动摇了隋及唐初确立的三省六部的政体架构,使得中书、门下二省从原来的机枢决策机构日趋向事务性机关转化.  相似文献   

16.
论纳兰性德的思想轨迹(上)刘德鸿纳兰性德生长在裘马轻肥、钟鸣鼎食之家,有位居宰辅,显要当朝,“朝夕纶扉,以身系天下之望”的父亲明珠作靠山;自己“进土出身”,身为皇帝近侍的一等侍卫,“密迩天子左右,人以为贵近臣无如容著者。”①性德自己也说“日睹龙颜之近...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累官至枢密副使(枢密院是掌管全国军事的)、参知政事(副宰相),卒谥(shi)文忠。欧阳修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在散文、诗、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他的散文具有  相似文献   

18.
皇城司,本为守卫皇城的禁卫亲兵,若汉之北军,唐之北衙。宋初号武德司,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改为皇城司。长官皇城使,为武臣升朝官,“其职任则选内外通领焉”,但非枢密院宣授。“而殿前(司)复不予此,此祖宗处军政深意也”。所谓选内外官通领,即以武臣与内侍为长官。而实际上武臣为皇城使者,只是表示资历的官阶,任事头目实为宦者,“本朝只此一项令宦者掌兵。……此项又以制殿前都指挥使之兵也”。枢密院在京房名义上虽掌“皇城司卫兵”,但其事权渐为宦官夺去以自壮。皇祐中“宦者谋广亲事、亲从  相似文献   

19.
沈悦 《文教资料》2014,(31):90-92
我国古代中央秘书机构职权的发展是周期性的。在上升阶段,职权膨胀。其原因是多方面构成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皇权。由于秘书机构掌握了一些关键的文书处理制度,故而能深入参与到政务的决策中。秘书人员大多出身科举,互相之间有“同年”之谊,与一些重要大臣为“座主与门生”的关系,彼此互相扶持,结为帮派。封建社会两千年来,秘书机构权限不明为机构膨胀推波助澜。联系当前社会,少数秘书人员利用手中职权以权谋私,对国家集体造成损失。这就要求秘书人员规范操作,职权分明,做好本职工作,运用好手中权力。  相似文献   

20.
书院原指中国古代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之所。书院之名始于唐朝。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由官方设立的丽正修书院,十三年(725年)改为集贤殿书院,主要任务是校刊,收藏“古今之经籍”,帮助皇帝了解经典史籍,并兼向皇帝举贤才和提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