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首先要面对和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把握好度,这样才能做到事实准确、结论正确、出于公心、利于工作。1,关于时机和热点的把握。进行舆论监督,必须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尽可能地不集中一个时期对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工作进行批评,不片面追求轰动效应以避免产生负面影响。在报道时机和热点的把握上,要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特殊要求的时间,做到尽量减少批评性报道、服务大局;对待热点问题,要政治立场坚定,头脑清醒,正确分析,妥善引导,做到该热的要热,该稳的要稳,该冷的要冷下来。  相似文献   

2.
热点问题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产品备受关注。对热点问题,引导的好,能够理顺群众情绪,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服务大局。反之,就会激化矛盾,对社会大局造成危害。在热点引导中,笔者认为,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热点问题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产品备受关注。对热点问题,引导的好,能够理顺群众情绪,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服务大局,反之,就会激化矛盾,对社会大局造成危害,在热点引导中,笔者认为,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詹爱华 《新闻窗》2006,(1):50-51
在社会生活热点纷呈,社会新闻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作为新闻传媒的报纸,热点问题的报道也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态势。但是,报纸要真正做出读者欢迎,并符合方针政策要求的热点新闻报道,就必须掌握好热点新闻报道的尺度,充分注意其真实性,把握其本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热点报道的群众性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热点新闻报道的“度”上把好关,达到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时代,新的时代出现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各种为大众瞩目和思考的热点问题势所难免。作为党、政府和人民喉舌的党报,要不要正视和反映这些热点问题,如何把握和组织好热点报道,实在是一个不能回避和应予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又值"五一"黄金周,铁路客运高峰又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新闻报道在促进热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因此,对社会热点问题必须按照党和人民的利益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但是,一些媒体对铁路热点问题的报道中却掺进了杂音,使热点问题的报道发生"变异".因此,此时反思2004年的春运报道,就非常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7.
在热点上做文章所谓热点问题,就是指一段时期,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对这类热点问题进行成功的报道,就能使我们的新闻媒体既起到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又真正起到“团结稳定鼓劲”的作用。如何才能对热点新闻进行成功的报道呢?第一,必须正确认识热点,准确把握热点,围绕“热点”做文章。若要认识和把握“热点”,做好“热点”问题文章,首先要以正确引导舆论为原则。“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我们社会主义新闻媒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热点”问题的报道必须在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把正…  相似文献   

8.
社会热点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涉及某一区域或某一群体的社会利益,一直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社会热点报道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编辑记者对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理解程度如何.因此,正确对待热点问题,把握热点引导艺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热点,往往是各种矛盾的汇聚、交叉点,也常常是为党和政府所关注、为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集合点。那么如何把握好热点问题报道的“度”呢? 笔者认为,关键是找准党和政府关注、主管部门支持、群众关心的结合点,奉行“多帮忙、别添乱”的原则。具体地讲,就是把握六个“度”。 一、区分热度,把握多数群众的利益和呼声。热度,体现社会各界,尤其是群众对某一事件的关注程度,热点问题抓得准,既可以赢得受众思想感情的共鸣,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也能促进问题的解决。这里,关键是对“热度”的界定。笔者认为,热点应是涉及多数群众或单位利益产生的矛盾点。而  相似文献   

10.
观点摘编     
重大突发事件的五个思考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日前在2008年第7期《电视研究》刊文,认为,把握新闻规律,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可以有五个思考:一是要真正尊重新闻规律,提高报道的时效性和内容的透明度,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二是要突出正面宣传和以人为本,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三是要坚持贴近舆情和民情,注重对热点问题的引导,  相似文献   

11.
热点问题报道是新闻媒体竞相追逐的目标,因其忠实地记录了时代的脉搏跳动,反映了广大群众的的现实生活,受众广泛,作者众多,以致华章迭出,精采纷呈,发掘前景十分广阔。人大热点问题作为热点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殊性。由于人大代表整体素质一般高于社会平均值,其关注的热点往往具备更强烈的政策性,更鲜明的典型性,更广泛的代表性,对于这类问题的报道,一要重视,二要慎重。 这些年,我们三峡晚报把人大热点问题的报道当作提高报纸质量的重要一环来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重视人大题材报道,是搞好人大热点问题报道的先决条件。有的人认为,市里“四大家”,唱主角的是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只需报道好一些重要的会议和大的动态就行了。这是对人大工作重要性认识上的不足,也是一种不思进取的表现,我们的观点是:会议程序固然要报,关键还是报工作,只有报工作才能让人民群众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更深的了解。对人大工作选择怎样的角度去报道呢?应该说人大热点问题是较好的切入点。首先,热点问题与党和政府的工作有密切的关联,报道好它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也是促进;其次,热点问题既让人大代表关心,普通市民也关注,拥有广泛的读者;再次,热点问题相对集中,容易做出文章来。  相似文献   

12.
热点报道是重大事件,社会矛盾,焦点问题在媒体中的集中反映,随着媒体对社会关注程度的增强,热点报道因其所特有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引起的受众广泛兴趣,使之成为媒体报道中突出的视点和亮点,同时,热点问题又往往是社会的焦点,难点问题,媒体在对此进行报道时又存在着诸多困难,如报道从何处入手,如何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引导,选择什么样的引导方式,如何掌握分寸,注意节奏,把握好“度”等等,前不久,《菏泽日报》在对学生课业负担这一热点问题的报道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热点新闻是指媒体集中一定力量,对某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持续进行的具有相当力度、深度和广度的报道。社会热点不一定都能成为新闻热点。成功的新闻热点必须含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新闻热点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二是对新闻热点报道后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要有正确的预期,能起到良好社会效应的方能组织报道。“热点报道要注意从  相似文献   

14.
价格、工资问题,是群众议论的一个热点。报纸要反映热点,又缓解热点;不回避矛盾,又不激化矛盾。报纸不接触热点问题,就没人爱看。但是,接触热点必须更讲究报道的内容,形式和语言。在价格改革的报道中,见过“改革就是涨价”、“按价值规律办事就是放开”一类文字,这就显得有点简  相似文献   

15.
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新闻单位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责。做好热点引导需要把握几个问题。一、准确认识社会热点,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什么是社会热点?怎样准确认识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认为,准确认识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观点:  相似文献   

16.
经济热点问题的报道,向来最能引起和激发记者的兴趣,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又是最难操作的,因为“热”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你褒扬它,有可能会使热点问题热上加“热”而造成过“度”;你贬斥它,又有可能会激化矛盾,产生风波而适得其反。那么如何才能使经济热点问题报道产生较好的正面效应,起到好的宣传效果呢?我们的体会是要抓住热点,解决难点,使人们听了热点问题报道后能够释疑解难,明了事理,化解矛盾,稳定情绪,轻装上阵、安心生产和工作。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经济“热点”往往也是经济工作的“难点”,是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7.
热点报道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因为改革和发展越是深入,读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就会越多,特别是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步入关键时期,新闻媒体在热点报道中更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努力为党和政府排忧,为人民群众解难。因此,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选题与引导,是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08,(9):64-64
如何把握新闻规律,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值得我们深入总结和思考。思考之一:要真正尊重新闻规律,提高报道的时效性和内容的透明度,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思考之二:要突出正面宣传和以人为本,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思考之三:要坚持贴近舆情和民情,注重对热点问题的引导,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批评性报道往往针对的是矛盾比较集中的事件和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记者要敢于直面矛盾,揭露矛盾,努力化解矛盾,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一些地方滋生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依靠党和政府、执法部门大胆地进行采访报道。但在具体的采访报道中,记者更要注意把握好原则和分寸、报道方法与技巧,并在开展批评性报道的同时做好自我保护。那么,如何在采写批评性报道中做到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20.
在报纸宣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颇费思忖的问题:某项政策是早点宣传好还是晚点宣传好?某个热点问题是从宏观角度报道好还是从微观角度报道好?某种社会现象是一般议论好还是深层剖析好?某篇批评稿件是来文照登好还是有所保留好……凡此种种,归根结底都有一个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把握好报纸宣传的“度”,不仅仅是稿件处理技巧问题,还是关系到舆论导向、宣传基调的政治性、政策性问题。因此,把握好“度”是报纸宣传中必须看重和练好的基本功。根据大局需要确定宣传节奏的急缓与报道材料的取舍。我们的一切工作包括报纸宣传,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如何加快与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如何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