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运用比较及意象分析的方法对哈代《昏鸫》一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齐达内在莱比锡“中央球场”的红尘喧嚣中退场时,突然觉得他的头发更稀少。人生如梦,真的是一夕黄粱,白驹过隙。  相似文献   

3.
4.
用诗歌的形式来叩问死亡、抒发由此引发的忧伤,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挽歌即其中之一种。挽歌起于执绋者的讴歌,本是送葬仪式的组成部分,但是自汉末起,挽歌的抒情功能被强化,开始在葬仪以外的场合流行起来,此后,魏晋文人不仅好唱挽歌,且自制新辞,文人挽歌诗往往带有自挽的性质,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陶渊明的《挽歌诗》堪称此类作品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5.
《长恨歌》,此恨绵绵无绝期。我想,什么才是不变的呢?什么才是我们追求的相对永恒呢?什么值得我们用尽心思去看去想去琢磨呢?王琦瑶这个女人光华的一生讲述了许多,生动贴切,那大上海曾经风云一时的女人,经历了上海小姐——名嫒——大人物的偏室。其实她的一生只在那一时闪了些许光芒,但这些却耀了她一生,让这光的余辉照亮了她的背影和生活的地方,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6.
埃德娜·梅丽的《哀歌》充满了对男性缺失后家庭所陷入的困境的抱怨,而叙述者在这些哀怨中找到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实现了自我觉醒。  相似文献   

7.
《战争哀歌》(■)是越南作家保宁(■,1952-)发表于1990年的一部长篇越战小说。出版之初,小说曾被部分批评者贴上"杂乱无章""散漫""不受控制"等标签。本文认为,小说正是打破了过去传统战争小说创作模式的"惯性",实现了审美观念与艺术手法的突破,才成就了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同时全新的文学创作安排也围绕作者保宁及笔下主人公的创伤幸存者身份展开,由此推动对创伤受害群体的创伤症状的暴露与疗愈,表现出文学的疗愈功能。  相似文献   

8.
音乐性是诗歌的重要特质之一,主要体现在节奏和音韵两方面。诗歌的音乐性和思想性是密不可分的。Coleridge的诗作素以瑰丽的想象、极强的音乐性而闻名,在19世纪的英国诗坛独树一帜。本文从节奏和音韵两方面,对其代表作之一《老水手谣》的音乐性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断魂枪》是老舍先生的一篇优秀作品,在这篇作品中渗透着老舍创作中的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老舍先生对民族文化中的精细、含蓄、韵致的美非常欣赏和挚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精细、含蓄、韵致的美正在逐步的消失。老舍先生对这种美的丧失既充满了哀怨又无可奈何。《断魂枪》是为传统文化中这种美的丧失唱的一曲缠绵、哀怨的挽歌。作者试图从《断魂枪》的取材、人物形象、语言等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11.
《英雄挽歌》是197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埃利蒂斯的椎心之作。作为一首具有经典意味的抒情长诗,其艺术成就首先当表现在语言上,诸如,语言的音乐性、语言的陌生化效果、语言的容量,等等,就构成了《英雄挽歌》的语言特色,充分体现了埃利蒂斯的语言天才。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通过《边城》等文学作品一方面颂扬故乡人民淳朴美好的人性,一方面表现故土世界贫穷落后的现状,表达对乡土、乡民的热爱与悲悯,对“健康、自然”的理想人生形式的追寻与建树,对腐浊现实的不满与对抗。全文流淌出绵绵优美而哀伤的旋律。  相似文献   

13.
挽歌《蒿里》从东齐俗谣到乐府礼乐形态的转变,这一过程的实现既是汉代礼乐建设行为的主动赋予,同时也依赖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挽歌文化内涵.古礼制规定士大夫、庶人葬不得起坟或植树,现实中坟冢累累、野草蔓连的墓地景象,即田横门人所唱“聚敛魂魄”的“蒿里”.汉武帝时致力于礼乐建设,田横门人的挽歌采入乐府,为区别死者的身份等级,由李延年分为两曲,规定将《蒿里》用于平民葬仪,可见《蒿里》自身内涵与汉代礼乐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是《蒿里》进入官方礼乐形态的关键因素,经由礼乐文化功能的实现开启挽歌音乐发展的序幕,进一步确立它在乐府挽歌传统中的地位.挽歌《蒿里》足以启示我们对乐府诗的传承与确认机制及其实践路径的相关思考.后世游离了《蒿里》产生的具体文化语境,以“高里”、“下里”视同“蒿里”,事实上,“下里”指下层百姓所居的“贫乡贱里”,“下里物”指民间出产的殡葬用品,先秦楚国流行的《下里》之曲指民间俗谣.至于汉武帝封禅所至的泰山支脉“高里”山,确实与田横挽歌《蒿里》无关.  相似文献   

14.
《断魂枪》作为老舍优秀短篇小说的代表,它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在西方列强大举入侵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武术及镖师走向没落及无法逆转的悲剧。社会形态的转变为人的转变提供了足够的理由和充足的可能。作者透过人物之间和人物内心的激烈冲突所体现出来的主题意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世道》以史诗性的笔触描摹了中国农村50年的沧桑风云和历史的巨变,小说无论农村生活的内容,还是叙事的真实和典型人物的塑造,都给我们厚重的历史思索。它似乎有意与当下创作走向“偏离”,给我们文学以更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水浒传》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毒害是导致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起义队伍成分复杂是导致起义失败的原因;阶级本身的局限是导致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乡谣》以人们熟知的河北音乐《小白菜》为主要素材,音乐亲切、自然、舒展、深情。演唱的咬字吐字清晰、明确,呼吸连贯、自如,共鸣以混合共鸣腔体为主。其中润腔的运用,使唱段风格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