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共同趋势,基础教育中教师专业发展也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角色期望多样化的需要。教师的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师专业发展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合作学习行为和研究性学习行为。教师专业发展是适应教师角色转换的趋势,教师专业发展是促成有效教学行为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概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平原大学学报》2008,25(3):98-100
教师专业发展是近年来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文章从内涵出发,指出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实现的途径:树立高校教师专业化理念;完善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学位课程学习;协调教师教学与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作为教育领域的崭新课题,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提出的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其中教师除了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之外,也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即为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而进行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至今.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摸索,教师的专业化教育和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相当成熟,教师的从业标准也大大提高,教师的资格认定完全走向了正规化和法制化。时教师专业化教育的认识尤其深刻。同一时期,我国的教师教育起步较晚,对教师专业地位的认知较少,对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知之更少.以法律形式确定教师的专业地位、保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就是近两年的事,笔者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对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必须要厘清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和探讨.以期纠正目前存在的教师专业教育和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化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最终实现高质量教育的逻辑起点。通过学习型组织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必要性的分析,在学校中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以学习求生存,以学习促发展,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学生的专利,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教师同样需要研究性学习,教师可以自觉地生成研究主题,广泛寻求研究资源,组织沙龙互动研究,并综合评定研究成果;教师进行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因此教师教育改革的探讨基本都是紧紧围绕教师专业化内容和阶段来展开的。本人认为:对于师范生的培养不仅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阶段来考虑,还应该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来探讨。从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研究可以看出,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学习,研究,反思和合作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职业教师教育中,还需要着力培养师范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职教师专业化进程,也给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教师专业化发展视野出发,剖析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在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必然性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政策引领;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制定规范的专业标准和严格的准入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14):23-24
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的要求。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育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融会于自己的教育生涯,不断使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加全面,不断吸收本领域和相关范畴的知识、研究最新的成果,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都阻碍了教师专业化能力的发展。因此,文章探讨的主题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之中,唤起、激励并促进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高教学成果的取得。  相似文献   

10.
尹达 《中学教育》2014,(6):45-52
课堂教学自我诊断是教师通过对自己课堂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诊视"与"判断",发现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和技能,诊断视角为人际关系、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学习反馈等。课堂教学自我诊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具有的自我审视与自我完善的能力,也是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却是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短板"。只有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诊断能力,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创新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1.
王德勋 《成人教育》2008,(10):59-6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的发展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为:自主学习式、教学反思式、同伴互助式、定向研究式等。  相似文献   

12.
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基础阶段,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探究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提出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不适应的课程设置,培养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改革和拓展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加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从而加速职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基础阶段,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探究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提出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不适应的课程设置,培养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改革和拓展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加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从而加速职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对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发达国家的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模式的理念、机制、措施和成效的整体性分析与走向判断,有助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借鉴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在于应用成人学习理论指导教师教育的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通过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分析了成人学习理论对教师教育的适用性,探究各个成人学习论对教师教育的指导作用和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指导框架。然后,分别阐述了自我导向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师教育生成内生动力,促进教师知识发展;转化学习理论对于教师教育提供新途径,促进教师伦理发展;熟练理论指导教师教育产生外部动力,帮助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情境学习理论指导下创设多元的教师教育环境,丰富教师实践经验。最后,成人学习理论于教师教育领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应充分尊重教师成人身份和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中医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医院校教师队伍逐步由“量”的扩张向“质”的需求转变。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自我提高、完善职业地位和行业素质的一个学习化过程,是提高教师素质、修养与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研究出发,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围绕中医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我国中医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要求,给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从自主意识和体制建设等方面为中医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During the past 10 years in Australia teacher aides have been employed in mainstream schools as support personnel in special education intervention programmes, and their numbers are increasing. At the same time workplace reform in relation to inclusive education is impacting on their employment and deployment in schools to support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nd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Queensland, teacher aides have been offered formal career paths, with increased pay scales, based on the recognition and continuing attainment of qualifications or credentials. However, there is increasing recognition in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munity tha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any change, and especially the complex changes in culture needed for inclusive education, is about developing and managing a collaborative process of change through reflection on, learning about, and sharing meanings and understandings about effective support of all students, in ways that value the diversities and celebrat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whole school community. How can we move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 aides forward? The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that teacher aides already can have further inform this process of change throug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Drawing on previous research that focused upon the formation and mediat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el for conceptualis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creasingly, technical-rational understandings of teachers’ work and ‘role’ are privileged in policy and public discourse over more nuanced and holistic approaches that seek to underst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 – what it is to ‘be’ a teacher. This article seeks to offer an alternative view, presenting the idea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by which 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 is formed and mediated is central to understanding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teachers and advancing a richer, more transformative vision for education. I argue that instrumentalist notions of teachers’ work embedded in neo-liberal educational agendas such as those currently being advanced in many western countries offer an impoverished view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education more broadly, and suggest that the concept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 holds the potential to work as a practical tool for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those who work to support th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e generative educational agenda.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本文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着重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师的终身化学习理念,并提出建立多样性,多渠道的教师培训方式和以"反思性教学"为主的教师自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相对传统教师发展的范式,即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校本教师发展强调教师为改革的中心,教师发展应立足于教师工作的环境和脉络之中,以课堂和学校为本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则关注教师发展的脉络化,强调通过在学校中建构专业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学习和实践的共享,从而提升教师质素,并实现学校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校本教师发展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学校脉络这一平台上实现融合,教师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之脉络中,借由分享领导、集体学习、共享实践,并最终形成教师发展的学校本位之系统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