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几年由于实施了均衡教育,城区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校园环境、办学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就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然而光有良好物质条件还不行,学校能否发展,除了改善硬件外,关键在于提升学校的软件实力,而提升学校软件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这是提升学校软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自立 《宁夏教育》2008,(12):19-20
光辉中心小学是青铜峡市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中心小学。多年来,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教学硬件设施投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人无内涵,无以久远立足;教育无内涵,无以阔步前行。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逐年增加,先后组织实施了布局调整、危房改造和"三新一亮""六有"以及教育信息化等工程,农村中小学"四项配套"工程亦已基本到位,全市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在学校布局基本到位、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事业规模趋于稳定之后,教育的路该怎么走?2006年,我市提出了旨在练好内功、提升品质的"创建‘六类校园’、促进内涵发展"的工作要求。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蒲县切实把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实施教育振兴战略和科教兴县战略的基础工程来抓,严格按照《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试行)》和省、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有关要求,围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这一中心,一手抓硬件夯实基础,一手抓软件提升内涵,从布局调整、办学条件改善、设施  相似文献   

5.
贺兰二中是贺兰县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九年寄宿制学校,2008年6月接受了国家教育督导团“两基”工作验收,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在接受“国检”一年来,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教学硬件设施投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的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文凯选 《青海教育》2014,(11):11-11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它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得失,也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一所山区学校,在硬件设施目前难以改善、办学条件与城区相比滞后的现状下,校长和领导班子要努力构建山区学校教学管理体系,促进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薄弱校改造要“四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薄弱校改造作为一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台的综合系统工程,要坚持“四到位”,即政府投入到位、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到位、学校管理改革到位、社会舆论主持到位。目前,在薄弱校改造方面的有效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落实政府行为。这一点强调薄弱校改造是政府责任,主要是指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学校之间硬件的差距,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有:新加坡专门制定学校建设法,用14年的时间,依法建设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使其在学校占地、校园环境、设施设备、教师配备等…  相似文献   

8.
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如何使学校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发展,并不断地丰富和增强学校发展的内功和后劲,向优质学校迈进,这是学校领导者必须面对,又必须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课题。我们在推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深深感到:要办好一所学校,需要有诸多因素和条件。既要有政策的扶植和经费的投入,又要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的主题和重要的生命线.如果说上个世纪的特殊教育发展主要在于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和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即重普及和硬件建设)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特殊教育将不再是单纯地追求量的增加和硬件条件的改善,而是在继续普及的同时和办学条件基本达标后,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武乡县坚持课改不懈怠,紧紧围绕整体推进区域课改这条主线,牢牢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中心,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一、立足均衡发展,狠抓"五项重点"一是实施"惠民工程",为课改奠定根基。近年来,随着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学校标准化建设以及"三通两平台"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实施,全县办学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城乡学校硬件设施的差距逐步缩小,为均衡  相似文献   

11.
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校安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全面改薄”等一系列教育提升工程的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以及偏远地区的教学点,办学条件和育人设施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在河北,很多地区学校硬件配置的基本均衡业已实现,一些农村新建校办学条件优于城市学校的现象较为普遍.临西县就是其中之一.“最漂亮最安全的地方是学校”成为临西中小学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采访人:近年来,涟水县委、县政府对教育投入逐年增长,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越来越好。你了解到你孩子的学校或其他学校的办学条件都有了哪些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一、改善办学条件,努力营造家的环境与氛围,满足寄宿生学习与生活需要寄宿制学校与全日制学校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寄宿制学校不仅要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学生饮食、住宿、娱乐等生活方面的需求。为了满足寄宿生食宿的需要,学校强化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先后修建了综合活动室、食堂、学生宿舍等硬件设施。但是若想实现家园式管理,仅有这些硬件设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这些设施释放出温度、活力和“家”的气息,让学生放心、安心、舒心的在学校中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因硬件设施的参差不齐,办学条件不能与城镇学校同日而语,加之教师囿于思维局限,教育教学思想不可能完全放开,就让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城镇学生相比相去甚远。针对上述实际,农村中小学的语文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应陔有“的”放矢,把握好教学之“的”。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工会办学的外部环境也随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会职工学校必须以变应变,改善办学条件,增强造血机能,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只有这样,工会办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反之,就会败下阵来,甚至被无情地淘汰。 改善办学条件以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竟争力,可以说是每个学校的共同愿望。而改善办学条件、添置硬件设施,首先涉及的就是经费问题。1994年以来,为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先后投入了38万元,  相似文献   

16.
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发展农村教育,首要的任务是建设好农村中小学校,改善农村办学条件.2004年以前,湘西州农村办学条件十分简陋,缺乏应有的校舍,中小学危房面积达264311平方米,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部"全面改薄"工作第二轮已启动,成都市继2008年实施教育技术装备"满覆盖"建设后,2012年又启动了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提升工程,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装备水平迅速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装备的配置都是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的,而最终采购的设备器材有令人满意的,也有不符合采购人意愿的。一、装备采购与招投标制度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武汉市淡化中小学教师校籍,规定中小学教师在同一学校任教不得超过6年,缓解上好学校难和某些地区方兴未艾、趋之若骛的择校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全面的加强,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硬件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教育的均衡绝不仅限于硬件设施的均衡,更在于师资力量等办学软实力的均衡.武汉市教育局淡化中小学教师校籍,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在同一学校任教不得超过六年,不失为师资均衡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艾章 《天津教育》2020,(4):109-110
当前,在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动下、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施设备,使边境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教育水平不高、学生的巩固率低、辍学率高等问题仍较为突出,从而制约了乡村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本文以孟连县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公信乡为例,对近年来边境乡村民族教育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大部分学校,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学校的生源在减少,学校的布局调整了,学生集中了,教学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学校的硬件水平提高了。一般的小学都配有多媒体教室,有的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这就为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然而,由于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