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区多年来遵循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教导,坚持从区的实际出发来思考学校教育,通过对区域德育工作模式的研究,使我们感到在全区范围内推进校本德育,可以切实解决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推进校本德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一)校本德育是学校德育发展新的制高点与传统的德育工作相对照,校本德育已成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使德育实效能够充分发挥的学校德育发展新的制高点,表现出它鲜明的时代特征:1.学校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传统的德育工作思路是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学校的德育活动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所颁布的计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这是新时期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二者可以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我们要在德育理念、德育方法、德育过程和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新的高校德育工作模式,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正社区,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学校课外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尤其是规范办学,学生在社区的活动时间越来越多,那么,学校怎样充分利用社区这笔重要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思考与探讨。几年来,在教育体制改革实践中,我们探索并开展了社区教育。依靠社区的德育功能,着力优化德育环境,拓宽德育渠道,进而丰富了德育内容,使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我们认识到,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建立社区范围内的大教育体系,逐步实  相似文献   

4.
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高校德育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分析德育新趋向的基础上,以新的观念,构建以泛系理论(pansystems theory)为支撑的泛德育体系,提高高校德育实效和水平。实现高校泛德育体系所具有的特征、基本构建原则和具体构建途径,对高校德育工作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德育创新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学生德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随着形势的变化,以往德育形式和载体已经不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为德育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文章分析了传统德育面临的新问题、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德育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关系,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高校德育课程的内涵分析从学校教育层面来看,高校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经验的总和,是学校为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以各种方式,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校德育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经历了原始德育,近代德育和现状德育三个阶段。现代德育观是现代学校生活的产物,它一经形成反过来又导引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按现代德育观要求革新现行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于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学校德育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素养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为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我校在坚持不懈地抓好基础德育与常规德育的基础上,融德育于科技活动之中,以科技教育为载体,对德育注入新的内涵,赋予新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同时,注重隐性德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从而促进了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学德育从教育模式到结构内容正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新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要求,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中学德育改革之路?笔者认为,中学德育改革应着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从指导思路上看,中学德育要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适应转变中学德育的症结,在于中学德育长期处于“说起来重要,行动起来不要”的被动附属的地位。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中学德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形势和教育对象的研究,强化主动适应意识:一是主动适应形势搞教育。社会形势是确立中学德育内容的基本依据。中学德育要避免陷入盲目性和被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赋予了新的内涵,使德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对于德育工作来说,现在的任务是如何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观变成校长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家长的育儿理念,如何使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学校的教育方式、课堂的教学方式、家庭的教子方式,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真。这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战略规划与系统设计,着力推进德育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校生态德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自然为本"。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发展为要义,以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它不仅仅以环保知识作为育人的唯一要求,还指学校以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科学原理为指导,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  相似文献   

12.
学校是育人的阵地,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为了增强德育活动实效,确保德育目标落实,我们以小学德育目标为指导,结合学校的特点,架构学校的具体德育目标,并以学段为纬度,指导全校各年级围绕德育目标分解、细化德育要求,在不同年级通过学科教学、专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家庭教育等各种途径,有序地、系列地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使我国教育面临一次根本性的改革。德育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怎样建立新的德育模式是德育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组织、德育原则、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途径及德育评价等基本问题出发,提出了构筑全面育人德育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树立新的德育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高等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德育观和人才观,尤其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教育学生学会面对人生,创造生活.  相似文献   

15.
卢卫平 《湖北教育》2003,(19):17-17
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新时期的学校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空泛的传统德育观念逐渐为个性化、生活化乃至生命化的人本德育、生活德育和生命德育所代替,关注学生的生命本身,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过程,已日渐成为关系学校德育成败,左右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乃至决定国民素质优劣的重要因素。 生命至上(生活的美、生存的美、生长的美),生活至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多元化和网络化背景下,各类学校的德育改革面,临着越来越多困难和压力,迫使许多学校开始研究德育改革的环境和要求,探索德育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本文就试从德育改革的背景、追求和措施三个方面阐述作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叶卉  王培根 《文教资料》2006,(25):16-17
高校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大学生德育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是高校德育新的着力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加强大学生德育建设的迫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融合并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从事中学德育研训管理工作,在长期的调研和考察中,发现很多学校缺少德育课程化支持,因而德育工作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鉴于此,笔者认为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实现学校德育课程化。一、德育课程化的价值和意义1.德育课程化的内涵解读。什么是德育课程化呢?德育课程化,就是在明确国家教育目标、中学德育目标和课程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三级德育课程和评价体系,凭借教育管理者对教育准确而深刻的理解,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落实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化,对学校教育而言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人才观,特别强调人身心的共同健康。国家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正常轨道中,将其全面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才能使其真正落到实处。那么,如何让心育在校园里播下种子,并开出绚丽之花呢?  相似文献   

20.
试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功能:它更新了德育观念、明确了德育内容、提供了新的德育方法和途径。应发挥网络的德育功能,并建立一支既懂心理健康教育又懂网络的德育工作队伍,同时加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