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上海卷 “他们时代”来临的标志 世界是由“我们”、“他们”组成的,“我们”、“他们”原本是互相依存着的,当人们意识到“他们”时也便意识到了“我们”,反过来,当人们意识到“我们”时也便意识到了“他们”。只是在过去。很多人,特别是优越感特强的都市人(尤其是都市中的80后、90后),往往一切都从“我们”的角度和立场来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并竭力表达自己的欲望、激情和见解,而仅仅把“他们”当作衬托自己优越感的外围人或看客,  相似文献   

2.
到底是时代的发展为“后儿童”提供了合理的生存空间,还是“后儿童”的存在为社会制造了更多的生机?“后儿童”显示出种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症候”。他们是坐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在他们牙牙学语的时候,中国的城市家庭差不多都有了彩电。他们是独生子女,他们童年的伙伴是“聪明的一休”、“铁臂阿童木”、“花仙子”、“蓝精灵”、“黑猫警长”……这些卡通明星就是陪伴他们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3.
“后进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会遇到的,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能视他们为“拖累”、“下脚料”,而应该对这一特定人群给予特殊的关爱和“偏爱”。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对转化“后进生”方面的体会是:多肯定,献爱心,抓机会。在教育过程中,对待“后进生”,我首先理解他们,信任他们,亲近他们,对他们一视同仁,经常与他们交流、沟通,深入他们的心灵。其次,要关心爱护他们,经常把他们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的学习、做事、为人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再次,要抓住教育时机,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我接到…  相似文献   

4.
“他们是肉造的。” “肉?” “对,是肉,他们是肉造的。” “肉?”  相似文献   

5.
近来我发现班级里面有一些学生.对自己很不“关心”:老师表扬“好事情”.他们就望望那些“佼佼者”:老师批评“坏现象”.他们就看看那些“后进生”。似乎什么都与他们无关.什么对于他们都无关紧要。他们满足现状,不会十分落后,也不会积极进取。  相似文献   

6.
孙子:“奶(nǎi)奶,七个小矮(ǎi)人有小羊高吗?”奶奶:“他们没有小羊羔(gāo)。”孙子:“那么,他们有鸡蛋高吗?”奶奶:“他们没有鸡蛋糕(gāo)。”孙子:“奶奶,他们总有牙高吧?!”奶奶:“没有!他们也没有牙膏(gāo)。”小矮人有多高@王汉萍  相似文献   

7.
朱敏 《大学时代》2006,(6):4-11
在中国商界,尤其是互联网界,另一群“80后”青年正在集体浮出水面。他们的气质精神,显然和所谓的“垮掉一代”、所谓的“嬉皮”相去甚远。他们叛逆,但并不鄙视或远离现实的商业生活;他们会口出狂言,但更多时候,他们身上带着与其年龄并不相符的成熟与老练。他们生长于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新时代,是“网生代”中的一支财富生力军;作为象牙塔里土生土长的追梦人,他们运用自己的才智抓住了灵感和机会,靠大学潜在的资源获得了财富,从而成为校园财富增长中的新势力。他们热爱学习,享受生活,关注自身和社会,从“独乐乐”到追求“众乐乐”。虽然,社会上的财富巨子们从来就不认为他们是自己人,但他们通过自我独有的方式在努力地寻找更多的财富,回报社会也更为踊跃。拥有这样财富、这样品质的“网生代”天骄们,他们今天是大学校园里的财富制造者,我们预见,他们明天将会是整个中国的“80后英才”。“80后英才”究竟是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拥有巨大财富,并由“富”而“贵”,转而成为消费时尚潮流的代言人?让我们徐徐揭开“80后英才”的神秘面纱,揭示代表校园新势力的“80后英才”们的不凡才智,前瞻他们未来绚烂多姿的商业前景。  相似文献   

8.
【家长会留言板】你乞求:“不要管我!”他们怒斥:“暂时不行!”你高呼:“我要自由!”他们呐喊:“暂时不行!”你决定:“我要独立!”他们坚持:“暂时不行!”有时他们是你的守护神,所向披靡;有时他们是你的银行,取之不尽;有时他们是你打击的对象,软弱可欺;当然,有时他们也是暴君,不可理喻。你们之间的火药味很浓,你们之间的战事不断升级,你们的心因爱而备受折磨。但你有没有想过化干戈为玉帛呢?有没有想过和他们成为“死党”呢?你可别以为是说梦话,试试下面的“珍言、箴言、针言”,然后再定夺,如何?  相似文献   

9.
人们说《判断力批判》充满“二律背反”,人们又说康德时常自相矛盾。也许他们是对的,也许他们只是误读了康德:如果他们以为自由美可以发见于尘世,如果他们认为“美的理想”等于“美之大者”,如果他们以为康德美学的核心是“美在形式”。  相似文献   

10.
融立 《家长》2012,(6):29-31
“中等生”既可以成为“优等生”的“后备军”,也可能成为“后进生”的“预备队”。孩壬走向何方,关键在父母的教育方式。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成绩平平,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不会挨老师的批评。他们可能会被教过他们的老师忘记名字,其某些言行也经常被家长无意中忽视。然而,他们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中等生”。  相似文献   

11.
汪允洲 《教师》2011,(32):101-101
地理教学只有充分感染学生的心灵,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成效。本文从“情”“疑”“辩”“玩”“韵”方面探究提高学生地理课学习兴趣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群“红”人,他们很潮.也很爆。他们很年轻,最“老”的也不过23岁,小的才17岁,但是他们已是走在时尚和娱乐最前沿的风向标。他们让“90后”一代拥有了自己的偶像,他们也让这个世界知道了什么叫“青春无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诗人,自古是爱闲的。“静扫空房惟独坐”,“日高窗下枕书眠”,这是闲居.“相与缘江拾明月”,“晚山秋树独徘徊”.这是闲游;“大瓢贮月归春瓮”,“飞遥闻豆蔻香”,“林间扫石安棋局”,“短裁孤竹理云韶”,这是闲消遣。如果他们忙起来.他们也要忙里偷闲;他们是“有愧野人能自在”,所以他们忙极的时候也要“闲寻鸥鸟暂忘机”。  相似文献   

14.
李帆 《留学生》2012,(6):6-9
每个海外高层次归国人才心里,都有一个绚丽多彩的“中国梦”,“千人计划”的出炉,让他们坚定了“圆梦”的信心。“千人计划”政策的实施,让海外高层次人才看到了中央“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诚心和气魄,点燃了他们深埋在心底的“中国梦”,坚定了他们回国“圆梦”的信心和决心。 “千人计划”点燃了深藏心底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袁争 《河南教育》2009,(3):50-51
随着大学生“90后”时代的来临,“90后”将在大学校园展示其独特个性和新鲜主张,他们中的大部分将在“80后”辅导员的引领下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有人称“90后”是没有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值得期待的一代。“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相遇,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是不断冲突还是顺利融合?面对个性十足、自我倾向化很浓的“90后”大学生,“80后”辅导员该怎么与他们和谐共处,才能顺利地被他们接受、得到他们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伤痕文学”的产生是“文革”结束后带来的一场知识分子的众神狂欢,他们企图在对“文革”历史政治资源的批判中回归“五四”,再建知识者的启蒙命题。但是,事与愿违,他们身上无法逃离的历史无意识积淀蔓延于他们的周身。与其回归“五四”,不如说与“十七年”更为靠近。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哲学是唯物主义的。他的“生元”即细胞,从“太极”进化而来。孙中山认为人先天的智力有差别,与后天“力学”所造成的智力差别相比微不足道;“发明家”最先知觉到他们所发明的东西,相对于仿效推行他们这种东西的“鼓吹家”,他们是“先知先觉者”,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从“行”中获得。  相似文献   

18.
文艺曾经是“四人帮”和他们的亲信严密控制的部门。他们利用文艺搞的一切都为着实现他们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正如华主席在十一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的,他们把文艺搞成了“货真价实的阴谋文艺”。搞阴谋需要一套哲学。毛主席曾经批评“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正是这个与辩证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唯心论的形而上学,是他们搞阴谋的思想武器。阴谋加形而上学,这就是“四人帮”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抱抱团”在行动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抱抱团”吗?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吗?或许你在街上遇到过他们,还被他们的行为吓了一跳呢。简言之,“抱抱团”就是由一群渴望友善的年轻人自发组织而成,他们会举着“来吧抱抱”、“拒绝冷漠”、“来自陌生人的关怀”、“FreeH ugs”等纸牌走上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这个时代,他们就算不是特别“稀有”,至少也是并不多见的另类“族群”。通过“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我们得以认识到这一“族群”的存在,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喜欢中国的古典诗词,作为你们的同龄人,他们确实很不一般吧?我们让他们中的三位到这一期的“封面故事”中亮相。关于他们特别的爱好,似乎没有比这句话更为贴切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