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因为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一种文化的生成和创造过程。”所以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充分挖掘课堂文化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来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的人文品格,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这是新课改赋予语文学科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师应当承担起的使命。一个好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2.
教育自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的语文教育就是文化教育.因此,要搞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除了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自身的文化内涵之外,必须致力于与语文课程文化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确立具体实施的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杨泉良 《教育导刊》2007,(11):26-29
教育自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的语文教育就是文化教育。因此,要搞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除了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自身的文化内涵之外,必须致力于与语文课程文化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确立具体实施的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更应该把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纳入教学中。这样不仅扩充了语文知识面,更符合语文作为母语的一面。一、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解读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涵。教育教学是传递文化、弘扬文化的一种形式,所以由此可以得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际上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中国古典文化体系、中国社会历史顺利传递的一种形式。2.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一种文化,而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继承、交流、传递和发展的活动。语文教育中涉及的文化因素众多,其中主要是六个文化问题:文化理念、文化回归、文化对话、文化渗透、文化精神及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我觉得文化才是语文教学的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就是一种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7.
一、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语文不等同于“文学”,不等同于“文化”,但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语文教育改革对文化性的强调正体现出语文教育的文化本质.本文在对语文教育文化本质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语文教育的传承不只是经典文化知识的传承,还有文化认识论的教育.语文教育的文化发展,应是一种建构性的发展.语文教育文化性的建构对当今语文教育有着鲜明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方式。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使语文教育不单单是一种知识体系,其中还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在高中教育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语文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生命力来源于其自身作为一种独立生命的生态性,语文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地接受文化生态的洗礼。对语文教育进行文化生态的思考.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必将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使其焕发出旺盛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1.
黄幼玉 《考试周刊》2013,(63):44-45
<正>人类的不断进步与知识的传承和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活动贯穿始终,对人类的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教育说到底就是语言和文化的教育,是其他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语文的教学活动离不开生活,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都渗透着语文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其实就是生活中基本文化知识的教授,与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老师要把小学语文与生活相互链接,就要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之下展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  相似文献   

12.
“文化语文”就是建立在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语文教育教学以及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丰富的文化积淀、文化熏陶。它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精神塑造,使学生感受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价值现和世界观.培养高尚的人生情怀、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卓的心灵境界。它绵绵兮似春风化雨,是一种“文化浸养”;它明明兮如航海之灯,是一种基于儿童的生态教学:它融融兮若闲话家常,犹如走进生活的灌木丛林……  相似文献   

13.
徐小玲 《考试周刊》2013,(51):39-40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文化是语文学科的血脉,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学生要领悟到语文学科中的文化因素,教师要拥有高雅的文化品位,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尊重儿童文化,开阔儿童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文化的载体,有什么样的教育就展示着什么样的文化.中国的语文教育就是伴随着在继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认清语文教育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语言文化,教育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而培养人才,语文教育就是通过语言文化来培养人。小学语文教育又是这其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环,这种基础性不仅表现在对高层次语文教育的作用上,而且表现在对其他学科的作用上。如何开展并做好小学语文教学,达到这一教育的目  相似文献   

16.
王惠 《现代语文》2007,(10):12-13
教育中应该充满人文精神,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性。因为语文不仅是人们交往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语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血肉同构,融会成回旋激荡、奔腾不息的急流。毋庸置疑,语文教育并非只是“知识获得和能力训练”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浸染着文化的精髓。饱含着丰厚的文化意蕴,跳动着生生不息的文化脉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功能,这就是语文教育的“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18.
语文不仅是一种技能,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积淀,一种人文熏陶。语文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子传播传统文化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研究并厘清传统文化的有关问题,对于当下的语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国家之重,而文化自信的培养应该在教育中开展,教育要体现出民族风格和文化自信。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然而在当代语文基础教育中,这一教学却受到冷落,书法教学是一个亟须重返语文基础教育舞台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书法及书法教学的重要性、书法教学在中国语文教育中的演变历程及书法教学如何重返当代语文教育舞台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