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行知是毕生崇尚创造,毕生创造不辍的教育家。他在创造教育方面,作了十分可贵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精深独到的创造教育思想。这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科教兴国,实现21世纪教育的全面振兴,是富有启迪意义的。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何谓创造教育?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要回答什么是创造。陶行知认为,创造就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恶是枯干”的话,引申出他对于创造教育的独到看法。他说:“汗干了,…  相似文献   

2.
借鉴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教育方面,作了十分可贵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精深独到的创造教育思想。他关于创造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崇尚创造的精神和献身教育的精神: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动力陶行知先生是毕生崇尚创造,毕生创造不辍的教育家。他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以,创造教育就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恶是枯干”的话,引申出他对于创造教育的独到见解。他说:“汗…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先躯,他具有丰富的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早在1943年,他就为提高中华民族的创造素质,发表了闻名于世的《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他认为“教育要教给人创造,或引导人创造,启发人创造,而且在创造上学创造。”重温陶先生的教诲,展望21世纪,我们对江总书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毕生崇尚创造,他认为创造就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当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就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别出心裁能力的教育.教师要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创设让学生敢于质疑的教学氛围,创设借助模型研究的学习方式,借助生活实践化的项目研究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相似文献   

5.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迎来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的新世纪。与之相应,学校的教育也将由传统教育向创造教育转变,进入创造教育的新时代。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他在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上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视察北京大学时又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科学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光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多次强调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他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靠创造性教育实现的。那么,什么是创造教育呢?教育大词典中的解释是:“引...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新课程理论的推进,“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愈来愈受到当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谈起创造,我们不禁会想起中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陶行知.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创造教育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而如何才能培养出创造力呢?陶行知先生通过长期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分析出了妨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六大解放”的重要思想,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六大解放”是陶行知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把“六大解放”看作是培植儿童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老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陶先生的思想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有着相当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学术界早有研究。现在随着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重要指示,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育理论界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研究格外重视。学者们普遍认为,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他的创造教育和生活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活教育是研究人的生存、生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教育;创造教育是研究如何开发人的创造力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创造教育的源泉和基础;创造教育是生活教育的一个标的,同时又是生活教育的精华和发展。因此,生活教育…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主席的讲话,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始终是以其大教育理念为指导,着眼于国家、民族的创造目的,以教育科学的“行”与“知”的哲学关系立意,以办学之“行”的实践为基础,以改造“教育组织”的探索为重要前提的。他的毕生之管理经验,又是以其创造性的、全面而细致地“做”见于《全集》的。他的“创造教育”的先进思想和实践经验,最值得今天的教育者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为创造而教”已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旋律。然而 ,绝大多数见诸报刊的文章仅关注“为教而创造” ,很少有人从学科的性向功能与创造能力本质特征的结合上考查“为创造而教”。本文结合中学哲学教学实践 ,在此方面进行探讨 ,以起抛砖引玉之效。(一 )记得爱因斯坦对教育有过卓见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对价值有所理解关且产生热烈的感情 ,这才是最基本的。否…  相似文献   

12.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的理论,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包括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和创造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象征。我们的时代呼唤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他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他又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道破了教育活动的真谛,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发展人的创造能力。因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也就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然而,课本知识绝大多数是前人的间接经验、旧知识,要使我们的教育对象通过学习这些前人的间接经验、旧知识,而要成为走向21世纪的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新人,这似乎是一对矛盾。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起源于“创造教育”,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他指出:“教育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此后,国内外对“创造教育”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家熊彼德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中的过程”称之为创新。通俗地讲创新就是抛弃旧的,创造新的,在《新华字典》中,创新定义为创造、革新,也就是创造没有出现的新的事物,改革已有的旧的东西,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重大,他对于个人而言,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对于国家、民族而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是素质教育,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江南的水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教育目的的教育活动。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就倡导了创造教育,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主张。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因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了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展望21世纪,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中心课题摆在了学校工作面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努力构建一个中小学实施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是校长在新世纪里的神圣责任。一、创造教育呼唤“科研型”的校长。实施创造教育,需要校长创造性地工作,需要校长成为“科研型”的校长。我认为“科研型”的校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要具有较高的教育理…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为创造而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旋律.作为数学教学,应怎样根据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邓运发 《课外阅读》2010,(10):161-161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的世纪。与之相适应,学校教育也将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马克思说过:“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去创造。”江泽民同志也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是说,新世纪的教育的灵魂乃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方明 《农村教育》2006,(1):29-29
六十二年前的1943年10月15日.陶行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的时候,他以“爱满天下”之心,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以他26年教育实践经验为基础,发表了一篇举世闻名的《创造宣言》。在这个伟大的宣言里,他期望中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的期望已过去了62年,但由于种种原因。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江泽民同志非常敬仰陶行知先生。1998年他在北大校庆讲话时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后来中共中央在推行素质教育决定中又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后来又有人提出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些话就为我们全面实施创造教育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社会环境。愿人人记住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人人敢想敢干,敢于拼搏,敢于实验探索,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努力实现陶行知的创造愿望,做到处处创造,天天创造,人人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