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学目标]:1.品味叠词的作用;2.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3.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品味叠词的作用;2.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教学难点]: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导入:在中国古代文学园地里,宋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花圃。她以姹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萧红及女性作家作品。2.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3.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4.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2.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3.
李红方 《考试周刊》2012,(48):23-24
在李清照词的作品中"愁"是最主要的意象之一,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图从李清照的情愁、家愁、国愁等几个方面对其词中之愁进行释读,从而进一步走近李清照,揭示其作品的精深博大之处。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品味词作的语言,把握词中意象,领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感悟和品赏婉约词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严强 《现代语文》2009,(12):98-99
[教学目的] 学习运用评点法分析王熙凤的形象特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实录] (投影"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两行字,导入时由投影幕上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引出《红楼梦》及其作者,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用“鱼骨图”梳理出文章结构,并获得一种快速分析文章和构思文章的方法.2.用“矛盾法”引导学生对文本发问,把握作品主题,鉴赏作品丰富的意蕴.[教学重点]“寒风”和“吹彻”在文章中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虚无认识,以及对生命充满悲情的独特审美.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1.了解《老人与海》中老人的形象特征.2.体会《老人与海》中意象的象征意义.[重点难点]1.“硬汉子”形象特征的把握.2.老人形象的现实意义.[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讲一个老人的战斗故事,他的战斗对象是鲨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战斗中,老人拥有哪些影响战斗胜负的东西呢?最后又是谁赢谁输呢?让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相似文献   

8.
一、基础知识及其应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街qú()yīn()勤田pǔ()雾ǎi()jī()形nì()名chà()紫yān()红jué()铄涟yī()2.根据提示将下列搭配补充完整。A.《有的人》———臧克家———[出处]《》B.《回延安》———[作者]———信天游C.[作品]《》———郑愁予———台湾诗人D.《萤火虫》———泰戈尔———[国别]E.鲁迅———[课文]《》———《朝花夕拾》———散文F.[作者]———象征手法—《白杨礼赞》———《见闻杂记》G.吴伯箫———《菜园小记》———[时代背景]H.《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国籍]3.默写。(1),…  相似文献   

9.
辛卫华 《学语文》2003,(6):11-12
[教学目的]1.领悟作品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体会作品的情意内涵。2.赏析作品的文学语言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领悟散文的鉴赏方法。[教学方法]点拨·鉴赏·讨论[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点题在这“烟花三月”之际 ,我们相聚在淮左名都———古城扬州 ,今天的扬州 ,春风十里 ,美不胜收。春 ,固然有春的美景 ,可是 ,秋 ,不也有秋的韵味吗?今天 ,让我们随同郁达夫先生到北平 ,去体验体验“故都”的“秋味”吧。(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同学们知道 ,写作要先审题 ;阅读 ,同样也要先审题。从课题上 ,我们能看出课文要描写的…  相似文献   

10.
王磊 《学语文》2011,(6):21-2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本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杜甫的思想感情。2.把握关键字词,分析景物意象。体味诗歌意境。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吟诵,感知诗歌的音韵之美。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感情。2.教师适当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讲析和讨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贺胜兰 《现代语文》2009,(11):138-139
论文涉及了诗歌中的三个重要概念:物象、意象和意境,重点阐述了意象的内涵及意象的特点: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的获取过程便是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作者对意象选择、创造的偏好,使作品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意象群的流变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诗歌史的变迁;意象的普遍性和传承性使得某些意象在历代诗文中反复出现,延绵不绝,形成了不言自明的象征意义。这几个方面的概括可以较全面深刻地帮助读者认识意象在生成作品意境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 《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是"文包诗",教学时是先学诗还是先学文,大家争论不少.笔者以为,学习古诗,进入诗的意境效果最佳.而进入诗的意境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意象的积淀,思维的投入,情感的叠加.而"文"的内容就将诗的意思、意境"还原了其本来面目".从这个意思上考虑,"文包诗"的教学应该先学文,再学诗.  相似文献   

13.
赵义 《学语文》2007,(2):12-12
[教学目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感受桃花源的田园风光,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理想社会。[课前导读]一、陶渊明简历及其作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的诗歌《错误》引发了广大师生的热议,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褒贬兼具。诗人借古典语言创设了一个穿越时空具有古典美的现代诗歌情境,为读者解读诗歌提供了广袤无垠的思维空间。品"语言",鉴赏作品语言的形式美;思"意象",感悟作品语言的意境美;况"诗味",体悟作品思想的哲理美。通过这三个层面的立体化解读,读者能够开掘出既"贴近"文本语言又"超越"文本本身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目标]1.把握"王几何"的人物形象;2.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幽默语言的特点,培养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继续培养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默读,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精读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出《王几何》同学们好,老师给大家撰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比较鉴赏相同意象营造的不同意境,及其体现的不同情感。2、结合时代,对词人的情感进行合理评价。【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词意境,感悟词人"愁"情。【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品读、感悟诗歌 ;2 .理解联想、想像。[教学重点 ]1.品读、感悟诗歌 ;2 .迁移、创新。[教学难点 ]1.理解联想、想像 ;2 .理解诗作深刻的主题。[教法选择 ]自主学习[预习导引 ]1.熟读诗作 ;2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图书搜集有关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教学流程 ]一、导播放歌曲蓄势导入 ,借图形诠释概念 ,继而用大屏幕展示万家灯火图景、群星璀璨夜景 ,鼓励学生联想、想像 ,导入新课。导学创意 :大屏幕播放《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声图并茂 ,渲染气氛。基于学生对《西游记》的喜爱 ,提问学生喜欢的理由 ,找寻造就…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作者参照文 [1 ]中的体例撰写的一篇教学案例 ,读来生动、有趣 ,并引人深思 .“案例是教学的窗口 .通过这个窗口 ,可以观察别人的课堂 ,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实践 .”[1] 我们真诚希望广大中学数学教师能结合本文中“建议讨论的问题”及自己丰富的教学实践 ,对此案例加以研究和反思 ,并进行深层次的点评 .截稿日期 :2 0 0 2年 5月 3 0日 .  相似文献   

19.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敦煌文化的有关知识。 2.了解作者余秋雨。 3.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至2节。  相似文献   

20.
《简·爱》作者启用"EYRE"作为主人公之姓具有深层的动因,即"EYRE"的选用是"眼"(eye)与"火"(fire)两个意象在认知上的组合要求。主要依据是"眼"与"火"两个意象在文本中存在高频、丰满的语言呈现形态,以及丰富的意象含量;这两个意象在认知驱动下可组合产生四种意象结构,分别为:契合型结构、并置型结构、浮现型结构和致使型结构;这四种不同的意象结构可创构层级性的情感空间。此深层动因的挖掘对于探讨核心意象在文本中的运作规律,尤其对于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