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语交际是指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是交流双方的互动活动,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基本手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化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公民的重要素养。”由此可见,口语交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实践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尤其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  相似文献   

2.
郁婷婷 《现代语文》2007,(3):103-10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全新的概念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被提了出来,同时,新课标系统还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但语文素养的内涵包括哪些要素?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语文素养?目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教育实践的现状,应该说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一句话,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由此可见,当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特殊使命,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课前演讲,这种做法对扎实有效地完成《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大有裨益。就一堂课45分钟而言,学生的听说也仅限于回答问题、讨论探究等有限的时间,显然不足以完成语文听说训练的教学任务,而课前演讲则能以训练的广度和密度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广大中小学教师针对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积极致力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从理论与操作的不同层面,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可喜的思考与探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张蕾 《现代语文》2007,(12):17-18
"口语交际"一词是2000年引入我国语文教育领域的。2000年教育部将原来小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初中大纲中的"听话训练、说话训练"、高中大纲中的"说话能力"统一改为"口语交际"。2001年我国颁布了《全日制义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关于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相似文献   

8.
2000年和2001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两个文件,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将"听说能力"改为"口语交际能力",突出其交际功能,明确了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和理念,为口语交际教学指明了方向。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口语交际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广大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扬”与“弃”的选择中,考试命题这根实际存在的“指挥捧”,最能从根本上动摇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爿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默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阶段要达到“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许多专家也在各种场合呼吁广大语文教师要重视默读的指导与训练,把课标中的这一要求落到实处。但是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关于默读只是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至于到底如何进行指导、训练却没有提出可行性方案,各级各类的教材培训活动中也几乎听不到具体的操作措施的介绍。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了默读训练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问对话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话理念的引入,对新世纪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对话教学已成为当前正在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都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中学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关注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运用三个“语文学习本”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叶燕芬 《小学语文》2011,(12):40-41,54
“口语交际”是此轮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课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口语交际课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识字教学等相比,缺少了笔试评价的要求,因而常常被边缘化。如何让口语交际教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成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一个重要体现,还得根据教材特点,在单元综合联动中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董颖 《现代语文》2009,(1):147-149
“训练”一词仅仅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出现了一次,是这样说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1]那么,是否就可以推断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淡化或取消语文训练呢?  相似文献   

16.
沈益萍 《广西教育》2007,(7A):36-3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为此,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作了一些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反思语文对话教学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理念的引入,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对话教学成为当前正在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对对话教学理论存在着片面的甚或是错误的理解,致使语文对话教学中也产生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中小学学生由于视野狭窄,接触面较小,阅读量少,普通话水平普遍低下,方音、方言夹杂,社区“推普”氛围还没有形成、家庭、社区没有使用普通话的习惯,甚至还有一些阻力,不利于学生良好语言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而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核心理念。与此相应,人文性、语文实践、开拓语文课程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渐次成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热点话语。  相似文献   

20.
我并不专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偶然的机会,投身于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工作,参与起草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得以与广大语文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同仁研讨语文教学。近日有幸读了万明华同志撰写的《有效的语言教学》一书,内心感到十分的欣喜,并提笔写下以下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