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概念都是科学概念,不能把它们降低为日常的经验概念。教师在讲解有关概念时,固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事例去帮助说明概念,但它代替不了对概念本身的科学分析。我认为,有两种方法应该贯穿于概念教学过程中,那就是“划清界限”与“划分类型”。 例一:“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划清界限:第一,“劳动产品”与“非劳动产品”(阳光、空气等天然物)的界限,也即只有劳动产品才可能是商品,非劳动产品不可能是商品。第二在“劳动产品”  相似文献   

2.
怎样讲清基本概念?这里结合《政治经济学常识》的教学,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深入钻研教材,找出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钻研教材。每讲一节课,我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讲商品的二重性,我确定以商品的价值作为一个难点和重点来讲授。在讲清价值的概念的基础上,用实例进一步说明,然后阐明价值是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的,最后进行小结。 二、抓住关键词句讲清基本概念 为了讲清“商品”这个概念,我抓住“劳动产品”和“用来交换”这两个关键词句加以说明。首先说明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并不就是商品,只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能成为商品。例如,粮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粮食,就不是商品。只有当农民把它拿到市场上去卖掉,以换回其他生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阅读》2007,(7):25-38
政治 商品、赏币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 1.准确把握商品概念 (1)准确理解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的都不是商品,如空气、阳光等。  相似文献   

4.
“设问式授课法”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谈话法”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设问式授课法的涵义与应用   设问式授课法是指教师在讲课时先不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将所涉及的概念或理论作为问题首先提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然后,通过一系列设问,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对有关事实进行分析,找出答案,作出结论,从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此,我将“商品”定义的讲课过程介绍给大家。   关于“商品”这个定义,我认为应该让学生把握这样三点:第一,商品必须对人类有用;第二,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三,…  相似文献   

5.
讲授政治课要特别重视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我们讲基本概念,注意这几点:①准确地解释概念的内涵,帮助学生懂得概念的本质特征;②明确地说明概念的外延,帮助学生懂得概念的范围;③严格地区分相似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异,帮助学生消除概念上的混淆;④确切地指出本学科使用的概念与其他相同词语的概念在原则上的区别,帮助学生克服概念上的混乱。如《政治经济学常识》上册,一开始就有商品这个概念,以后又不断出现包含着这个概念的命题和原理。讲清这个概念极为重要。教材是这样给“商品”下定义的: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我们首先指出,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就不是商品。把非劳动产品排除在商品之外。接着讲劳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们政治课教学存在的弊端主要是两个字:教师“灌”和学生“背”。人们对政治课的看法是“无所谓”。“政治无所谓,考前一大背,只要题押准,经济又实惠”是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倾向和学习态度的写照。如何改革政治课的教学呢?我在《政治经济学》上册教学中做了一点尝试,冒昧地谈点体会。一、联系其它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加深对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规律是从商品开始的,这也是我们研究劳动价值论的入手之处。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劳  相似文献   

7.
一、商品概念理解1.从外延把握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的关系:商品包含于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又包含于物品。因此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2.从内涵把握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1)判断一个物品是不是商品,首  相似文献   

8.
对“商品”及“使用价值”两个经济范畴定义的异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创立新的经济范畴。对“商品”和“使用价值”这两个旧有定义有对错之处。“商品”应定义为,就是用来交换,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和自然产品;“使用价值”的“使用”二安不妥,可用“效用”二字来取代“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对卢格、布鲁诺·鲍威尔及其同伙的批判,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剖析并运用异化劳动学说分析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关系,即市民社会中市民和市民之间的关系。把“市民社会”理论上升到实现德国统一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般把商品定义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既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商品论述的原意,也解释不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存在的一部分用来交换的而实际上却卖不掉的或大大低于其社会价值出卖的过剩产品是商品的问题;另外,按照该定义所计算的商品率,甚至还会掩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运用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际关系及其产生的原因,对于理解各种人际关系,加速“四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一、要区分不同社会形态中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和特点马克思在分析“商品拜物教”的性质时明确地指出:“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他还说:“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形式本身来的。”“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所谓特有的社会性质,是指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变为社会劳动的这种社会性质。这就告诉我们:第一,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有商品拜物教存在。这里讲的是商品拜物教的一般。  相似文献   

12.
中学思想政治教材担负着向广大中学生宣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理所当然地要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常识的方式回答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现行的思想政治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国人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它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拟对教材中“商品概念”的表述和“纸币发行权”的界定作些剖析。一、关于商品概念商品概念是经济常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假冒伪劣产品是不是商品”这样的问题。通常我们从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的角度进…  相似文献   

13.
犤教学目标犦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条件以及商品经济的三种类型。掌握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别和联系。教育学生树立商品意识。犤教学重点犦商品、商品经济的概念。犤教学方法犦学导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教育非商品,论者的三大论点从如下三方面阐明:“教育即商品”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大观点。这三方面为:①在政治经济学范畴内,价值的本质为物化的社会劳动,但它与物体无丝毫关系。教师的劳动虽与物质生产无关,却同样地具有价值;②教师的劳动为服务性劳动,但它具有商品的三大规定,“服务是商品”;③教师的劳动是以劳动力为其产品的非实物生产,劳动力是商品,故它也是一种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15.
高一经济常识(人教版)对商品是这样定义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老师在讲解时也这样分析:构成商品的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劳动产品,凡非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例如,没有经过劳动创造的自然物一阳光、空气等.二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这样讲没有错,但不是很全面.当我们把高一经济常识上册学完了后,在复习商品的概念时,就应尽可能让学生全面其含义.  相似文献   

16.
要让学生“善问”,必须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引导学生运用分解提问法、联想提问法、比较提问法等尝试提问,不断强化,可以使学生的提问能力逐步提高。1.分解提问法分解法是把复合词组的概念分解为词,把定义分解为不同层次,把原理分解为不同方面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通常可以提出比较容易的问题。例如,把“违法犯罪”分解为违法——犯罪”,便可提出“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等问题。这类问题的提出是必要的,它为进一步提出问题打下了基础,而且能照应教材编排上的逻辑体系,符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2.联想提问法联…  相似文献   

17.
《河北自学考试》2005,(5):28-2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内)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①社会生产力②社会生产关系③生产方式④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2、凡是商品一般都是………………………………………○①人们劳动的产品②自然界存在的物品③属于私人所有的产品④供社会消费的物品3、商品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商品是非劳动产品②商品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③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④商品是用来缴纳租税的劳动产品4、…  相似文献   

18.
运用“口诀法”、“综合法”和“分解—相乘”法三种方法对考查类型进行突破,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解遗传系谱图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9.
刘定建 《安康学院学报》2000,12(1):77-79,86
商品的内容含义必须把握:商品必须是人类劳动加工过的产品;是用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才是商品;要特别强调商品必须通过交换过程,实现转移使用价值。为什么商品必须通过交换过程?在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而使用价值和价值必须通过交换即交换过程才能实现。交换过程完成后,商品生产者获得价值,消费者获得使用价值。所以,只有完成交换过程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相似文献   

20.
因式分解的应用是学生在初中学习数学过程中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如果学生能够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那么该概念将在今后因式分解的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对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重要性、因式分解的教学方法以及因式分解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希望能为一线教师进行因式分解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对于因式分解的问题,仅介绍了“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这两种方法,然而在具体做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仅仅运用这两种方法去分解因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多式子都无法用这两种方法去分解.在这种情况下,“配方法”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本文将详细阐述如何运用“配方法”分解因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