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仕一 《今日科苑》2009,(16):32-32
本文选用活性碳对废弃食用油脂进行预处理脱色研究,对影响废弃食用油脂脱色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活性碳对废弃食用油脂脱色的最佳条件:活性碳用量15%,初始脱色温度60℃,终止脱色温度110℃,脱色时间20min,活性碳投放次数为1次,搅拌速度350rpm。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真菌对染料的脱色特性,利用分离得到的短刺小克银汉霉对偶氮染料刚果红进行了脱色研究. 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能在3h内使刚果红脱色率达到96%以上. 在通气脱色体系中研究了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在不同pH值、脱色温度、摇床转速、盐度等条件下对刚果红脱色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在温度为33℃,pH6.5,摇床转速120r/min的条件下对刚果红具有最大脱色率,染料溶液中盐浓度对脱色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在刚果红50~2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对刚果红吸附脱色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9). 菌丝球对刚果红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 等温方程模型表达,其中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菌丝球对染料的吸附行为(R2>0.999).  相似文献   

3.
以Ti/MnO2/PbO2电极作为阳极,在无隔膜的电解槽中对罗丹明B模拟废水进行了电催化氧化脱色的研究.探讨了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电流密度、罗丹明B初始浓度、支持电解质NaCl等因素对罗丹明B脱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电流密度、提高电解质浓度有利于罗丹明B色度的脱除,相同条件下,溶液浓度越低,罗丹明B的电催化脱色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小试和中试工程中四种脱色药剂单独使用和与PAC配合使用过程中的脱色效果,同时进行了次氯酸钠和PAC结合使用中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和PAC结合使用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5.
董新姣 《科技通报》2004,20(6):556-559
采用海藻酸钙加活性炭的方法对一株染料脱色优势菌青霉X5进行固定化,并进行固定化菌的一般性质实验,特进行所需4种材料的最佳组合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四者合适比例为海藻酸钠(2%),CaCl2(3%),活性炭(2.5%),菌量为40%,此法制得凝胶小球机械强度较好,经久耐用.固定化青霉X5脱色的最佳条件为:脱色时间为12h,培养温度为20℃,pH为3.0,染料浓度对菌的脱色有一定的影响.固定化小球可重复使用5次,5次后染料的脱色率为76.74%.  相似文献   

6.
在癸二酸生产过程中,裂化后的物料经中和分离出脂肪酸及聚合物后,除癸二酸单钠盐外,尚含有一定量的甲酚、有机色素、机械杂质等。这些杂质的存在影响产品的纯度,必须进行脱色。笔者用新型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剂进行脱色试验,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林晓华  董新姣 《科技通报》2004,20(3):206-209
采用海藻酸钙和聚丙烯酰胺两种固定化材料对青霉菌进行固定化,分别考查了在不同温度、pH、转速、培养时间、染料浓度等条件下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固定化青霉菌最适条件均为:培养温度30℃,pH=4.0,转速为150r/min;海藻酸钙固定化小球培养时间为48h,聚丙烯酰胺培养时间58h;染料浓度对脱色率有一定的影响。海藻酸钙固定化小球比聚丙烯酰胺固定化块状颗粒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两种固定化青霉菌经多次脱色后能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麻娟 《大众科技》2009,(11):92-93
采用UASB-活性污泥法对糖蜜酒精进行生化处理,并对处理后的出水进行活性碳脱色试验。UASB和活性污泥池处理率均达到80%以上。在pH值为6.0~7.0,常温25.0℃条件下,活性碳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碳投加量为2g/50ml,接触时间为30min,脱色达到92.2%。  相似文献   

9.
许多化工产品往往带有我们不希望的颜色,化工产品的脱色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伺题。经脱色处理后,可以使液体产品外观清澈透明,使固体产品外观洁白无暇。脱色对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及档次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化工产品呈色的原因很多,不同产品其呈色的原因不尽相同。例如全部由O键形成的有机物(如烷烃)是无色的,π-π跃迁形式是有机  相似文献   

10.
根据造纸生产废水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氧化、脱色和絮凝"协同处理方法.探讨了搅拌速度、絮凝反应时间、pH值、药剂用量和温度对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两性聚丙烯酰胺CAPAM用量6.0g/m3、氧化交联剂PDO用量44.0g/m3、pH=8、搅拌速度80r/min、絮凝时间为10min和静止时间为35min的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5.1%和97.68%,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可生化的指标范围.并对处理成本和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根据造纸生产废水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氧化、脱色和絮凝"协同处理方法。探讨了搅拌速度、絮凝反应时间、pH值、药剂用量和温度对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两性聚丙烯酰胺CAPAM用量6.0g/m3、氧化交联剂PDO用量44.0g/m3、pH=8、搅拌速度80r/min、絮凝时间为10min和静止时间为35min的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5.1%和97.68%,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可生化的指标范围。并对处理成本和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曝气生物流化床(aerobic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techology,ABFT)中分离到1株有较高脱色能力的细菌,其脱色率在90%以上,根据对菌株的细胞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反应的观察,初步鉴定其为假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13.
针对活性白土的脱色力、活性度,游离酸测试操作手续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拟定了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混凝沉淀+芬顿工艺在医药废水脱色处理中的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废水色度从250降至5,色度去除率达98%,满足预期出水水质色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传统的焦化废水脱色处理方法,聚硅酸氯化铝具有絮体大、用量少、适用范围广、混凝性能好、效率高、沉淀快等优点,能有效地弥补生化法以及活性炭、粉煤灰等处理工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用聚环氧氯丙烷胺作改性剂,制备双氰胺-甲醛高分子聚合物,得到的复合高分子脱色絮凝剂,结合了它们各自的优点,用于印染废水处理,色度、悬浮物、CODcr 去除率分别达到99.5%、99.6%、86.7%,效果显著,且处理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改良的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纺织印染废水。方法:采取预曝气、污泥回流和分级沉淀等措施,CODcr去除率约为95.5%,脱色效果可达到97.1%,最终出水水质达到纺织行业标准(GB4287—92)一级标准的要求。结论:该工艺具有剩余污泥少,耐冲击负荷能力强,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高等优点,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漆酶是一种生物蛋白酶,有容易变性失活不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因而,本实验室采用交联剂戊二醛将漆酶固定在载体Fe3O4/Si O2纳米粒子上,并用铜离子修饰饱和固载量的固定化漆酶,研究铜离子修饰对饱和固载量的固定化漆酶的活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离子修饰的固定化漆酶有花状结构生成,并且经铜离子修饰后,饱和固载量的固定化漆酶的活性提高了15%左右;同时,铜离子修饰的固定化漆酶对偶氮染料偶氮荧光桃红的脱色率可达90%以上,且操作性稳定。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是以含碳为主的物质作原料,如煤,木材,骨头,硬果壳,石油残渣等,经高温炭化和活化而成。由于其内部具有十分发达的孔隙以及巨大的比表面积,使它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很大的吸附容量,可用于通过吸附方法处理污水。为了给用吸附法处理工业废水提供基础的实验依据,本文采用活性炭吸附甲基橙使之脱色,对吸附条件通过实验进行了优化,并对其吸附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研究活性炭对有色溶液脱色的最佳条件,以活性炭为脱色剂,对甲基橙有色反应液进行脱色,并对活性炭的选择以及影响脱色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水解时间,质量配比、盐酸浓度、术解温度、甲壳素粒度、脱色时间及温度、浓缩结晶条件对GAH产率和质量的影响.实验表明:甲壳素水解制备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水解时间控削在3.5 h、甲壳素与盐酸的质量比为1:6,盐酸浓度为36%、水解温度为90℃、甲壳素粒度为25目、脱色时间为35min、脱色温度在65~70℃、晶体与母液比在1:1左右时,产品的质量和产率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