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全媒体"是媒体界近来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全媒体"?根据百度"百科名片"界定,"全媒体就是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的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路、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它的"全",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路、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  相似文献   

2.
王瑞  徐娜  李雁劼 《新闻界》2012,(1):72-73,77
由手机报纸、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视频等组成的手机媒体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日益成为传媒业瞩目的焦点.体育赛事传播也借助手机媒体,促进了双方的合作共赢.本文探讨了手机媒体促进赛事传播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手机短信的信息传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媛媛 《新闻三昧》2005,(12):52-53
近年来,手机短信发展迅猛,据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部2005年1月20日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手机移动短信业务量达2177.6亿条,比上一年同期增长58.8%。作为正在崛起的“第五媒体”——手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信息传播形式,手机短信几乎集中了以往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所有优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5,(14):68-72
专业体育赛事中的媒体手册是体育组织最有效的传播策略,也是媒体运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NBA的《媒体指南》是组织传播媒介的突出代表,既为报道体育组织的球队和赛事的媒体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同时还为广大受众带来了丰富的赛事体验,其完善的运营流程和成熟的发展机制对我国CBA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从制作流程、内容涵盖、发放渠道等方面对NBA《媒体指南》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照CBA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CBA媒体手册发展的几点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5.
体育赛事的传播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强体育赛事与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赛前、赛中、赛后的及时宣传与传播,对于体育资源的整合传播,运动员形象的塑造都有着积极意义。随着大型体育赛事与媒体之间相互依存关系“难分难离”,赛事依托媒体得以实现积极传播,扩大赛事影响。最为理想的是,赛事组织方利用媒体报道提供各种服务资源,达到双方预期效果,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利益共生。目前,我国大型赛事媒体报道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由张德胜、王佐臣、姜晓红等著的《大型赛事媒体运行研究》一书,针对这些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媒体对大型体育赛事报道能力的策略与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环境下,棋类赛事在媒体传播中经历了根本性的嬗变,由先前短缺的赛事资源转变为需要进行营销传播的"过剩信息",这一背景对于棋赛组织者、举办者等推进赛事的媒体传播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2016年10月首届楚河汉界世界棋王赛分析其在诉求确立、亮点营造等媒体传播策略设计方面存在的瑕疵,提出了吸引网民参与、让公众"设计"赛事,丰富现场活动、让观众"欣赏"比赛等对策,希冀为国内类似棋赛提升媒体传播技巧、强化传播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图书的信息传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以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为基本要素,记录和描述了人类的知识及信息,并以纸张等物质为媒体将这些信息进行大批量复制,在广泛范围发行和传播,起到了保存和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作用。因此,从传播学的观点来看,图书也是一种传播媒体,它和报纸、杂志一起构成现代传播的重要媒体——印刷媒体。然而,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媒体,图书从其信息的产生、信息的内容特征、载体特征、传播主体、受众到传播接受过程都有其特殊性。研究图书这一出版物的信息传播特征有助于人们对它的信息传播特点、功能的认识。一、图书的传播类型归属从人类传播体系来看,传…  相似文献   

8.
微博“秒时代”做强电视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永忠 《视听界》2012,(1):96-97
2009年以来,微博风生水起,以锐不可当之势进入中国网民的生活。作为一个实时性、互动性和平民性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微博的出现给电视新闻传播尤其是地方台的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给电视媒体创新传播手段、提升传播能力带来启发。电视媒体借鉴微博增强竞争力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李原 《新闻爱好者》2003,(11):51-51
传统媒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媒体,如报纸、杂志,另一种是立体媒体,如广播、电视。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则被称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人们惊呼: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一、报纸等传统媒体面临新媒体的冲击在传统媒体中,平面媒体与立体媒体在传播功效上有很大区别。平面媒体时效性弱,但读者可以不受时间限制浏览,其主要通过文字、图片的方式传播信息,传播的信息可以保存下来;立体媒体则相反,其传播的信息即时性较强,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和一些体育比赛…  相似文献   

10.
当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手机、微博等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随着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蜂拥介入.我国的传播环境已经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各种媒体之间Et益融合互通,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播方式不断丰富。在这张由各种媒体交错织成的传媒大网中,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运行渠道,实现对受众的全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从报纸到互联网,再到手机电视,人类已进入媒介化社会,随之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媒体异化就是其中之一。媒介化社会的到来传媒是传播媒介的简称,指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终结性的物质实体。它包括具有信息传播功能的物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也包括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  相似文献   

12.
刘晓亮 《出版参考》2007,(9X):26-26
随着中国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杂志之间以及杂志与其他种类的媒体之间的竞争正在日益加剧,杂志的经营管理已经进入品牌时代。与此相适应,整合营销传播已经成为现代媒体经营管理者的一门必修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数码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媒体领域,同时也加速了媒体融合的步伐。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新闻传播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对媒体融合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在此基础上就媒体融合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科学传播不仅是专业科学传播工作者的工作与责任,随着科学传播概念范畴的不断拓展,媒体也担当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彭兰 《新闻与写作》2007,(11):16-18
媒体的融合不是简单地消灭现有的各种媒体,而是在继承每一种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去创造能更好地符合信息传播规律、更有生命力的新媒体。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传播的整个格局也将得以重塑。来源:www.eefocu  相似文献   

16.
全媒体时代,传媒技术飞速发展,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电讯、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体深度融合,对受众实施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的海量信息传播,不仅使媒体传播方式充分拓展.而且使传媒竞争异常激烈.主流媒体的新闻舆论传播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冲击。党报理论宣传作为主流媒体新闻舆论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的挑战和冲击更不容低估。要实现党报理论宣传教育人、武装入、影响人、提升人的传播功能,就应该认真研究探讨如何改进全媒体时代党报理论宣传.主动适应新闻舆论传播大势.不断提高党报理论宣传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戴梅分 《青年记者》2006,(10):85-86
1998年5月举行的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互联网这一新型媒体——网络媒体被正式冠以第四媒体的称号。在网络传播中,网络聊天作为网络人际传播的主要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QQ、E-mail、BBS是网络交流的主要工具,任何一种传播方式都必然要求有一种与之相对应的传播工具,作为远距离交流与传播的网络传播来说,这些不受地域、年龄、性别、时间等要素控制的传播工具是最理想不过的网络聊天工具。网络传播的各种特点,使随之产生的网络聊天语言也呈现出与传统语言不同的构造和特色。  相似文献   

18.
移动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体育赛事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移动媒体时代为电子竞技赛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移动媒体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研究得出,移动媒体能促进电子竞技赛事多样化、扩大电子竞技赛事影响力、拓宽电子竞技赛事的传播渠道。同时移动媒体时代下也面临电子竞技内容更新换代快、侵权盗播现象层出不穷、泛娱乐化背景下忽视了体育本质等挑战。对此,作者从国家、移动媒体自身以及赛事受众三方面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手机:向大众媒体跨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之,手机正在从人际传播走到大众传播。手机媒体作为手机媒体的延伸,除了具体手机传播的各种优势外,还具有携带方便,真正成为能随时随地使用的媒体。  相似文献   

20.
电视媒体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方式。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具有内部性、能动性、运动性、互动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的发挥和提升受到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外因包括:传媒环境、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国外媒体与国外受众,内因则包括媒体的公信力、媒体传者素质、媒体信息传播艺术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