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学才一星期,班里便一连发生了几起失窃事件,而这几起事件似乎都跟去年曾偷窃过老师和学生东西的小A有关。据办公室里的同事讲,这个学生比较顽固,去年上半年拿了办公室里很多老师的东西,班内的偷窃行为也都是他所为。后来被老师发现后,他怎么也不肯承认,还是好几位老师共同合作,对他威逼利诱他才不得不拿出所盗之物。难道时过半年,他又故伎重演了?很有可能!不是有可能,种种迹象表明肯定是他!已“金盆洗手”近一学期的他最终还是抵制不了金钱的诱惑重蹈覆辙了!看来,一个人要彻底改好还真难呀!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审问他“。小B被老师没收去…  相似文献   

2.
女儿刚学会说话的时候,我们总是教她说礼貌用语,诸如: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不客气之类。以前,一直觉得女儿很乖,很行礼貌。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我发现女儿用“对不起”用到泛滥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郭玉丽 《小学生》2005,(9):41-41
从教十几年来,叫家长一贯是我的杀手锏,而且百试不爽。而这一次……  相似文献   

4.
已经是深夜一点多了,路上见不到了行人。小街上幽静昏暗,稀疏的路灯散发着幽幽的光。忽然,他远远地看见前面有个人影.拉着一辆板车,那人影很熟悉。他走近仔细看了看,拉车的正是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5.
人小鬼大的一个小男生。怎么说呢?他聪明,质疑时能提出别人不曾想到的问题;他机灵,课间能在耳边说出你最想听的话;他可爱,被表扬的时候,嘴角微微一扬,低头笑得小心翼翼,却有抑制不住的欣喜轻轻溢出,和我刹那交会的眼神多么激动;他淘气,因为巴巴地想要门前小店的玩具枪,骗妈妈说学校要助残一日捐。我知道孩子的撒谎和成人不一样,他们的动机可能很单纯。孩子的错误,上帝可以原谅。可惜我和他母亲不是上帝,我们会较真一点。  相似文献   

6.
今天又是星期天,一个卜午,几个孩子简直玩疯了。下午,玩兴未尽的几个孩子又来找儿子聚会。当时,我恰好在家检查儿子作业。儿子太粗心大意了,作业错误丛生。我十分生气,连声批评他不认真,还数落他以前的缺点:贪玩,看电视,没有礼貌,不愿与人合作,偏私……孩子听了不服,便跟我争吵起来。  相似文献   

7.
刘艳杰 《中国德育》2010,(11):85-86
今年的六月,又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也是我们学校中考喜获丰收的时候。成绩揭晓的那一天,全校一片沸腾,老师们都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只有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心头涌起一层挥之不去的遗憾,我深深地自责,是我这个班主任工作的不当,使很有潜力的千一舟同学以两分之差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8.
那节课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很长时间,那个场景都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无法抹去。 那是一节作文评讲课,我让一个叫王磊的小男孩站在讲台上朗读他自己的作文。一开始,他的声音还是挺洪亮的,可读着读着,越来越小,后来竞听不见了。我赶紧走到他的商前,想了解一下为什么。突然,  相似文献   

9.
同事的课堂,总是热烈而温馨。学生的脸庞写满了微笑,稚嫩的身姿洋溢着激情。我虔诚地向她讨要秘诀。她说:“没啥秘诀,只需多跟孩子说一句话。”我不解地问:“什么话呢?”“孩子,你准备好了吗?”她笑着说。我更疑惑了,一句话岂能有如此神奇力量?  相似文献   

10.
女儿放学回来,手里拿着一个彩纸折的小月亮。我开始以为是她折的,询问之后她才说是别人送给她的。她说在路上遇到一个人说肚子疼,问她有没有钱,女儿就把自己的10块钱给了那个人去买药,那人就把手里的“小月亮”送给了女儿。  相似文献   

11.
管洪芬 《家长》2011,(7):1-1
周末,我和女儿逛街。才走了几步,女儿便被街边摊点上的一些小物件吸引住了。她扯着我的手臂喊:“妈妈,给我买几个吧……”经不住女儿不住地央求,我答应了女儿。付钱之际我却犹豫了:“这些相似的东西我都曾经买过,平日整理家务时,我也没少为满屋子的小物件而头疼。如果今天再买一些回去,岂不是又给自己增添烦恼吗?”  相似文献   

12.
我喜欢坐在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奋笔疾书,用笔抒写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自然离不开那帮学生,于是孩子们经常出现在我的笔下,我写他们带给我的快乐、忧虑和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几周前,我在健身俱乐部附近碰见一位母亲,当时她正和妥儿走在一起。整个暑假我经常看见她和11岁的女儿在一起。当女儿上游泳课时,她就在一旁仔细盯着,确保她女儿是否在集中精力上课。有时候我也会看见她们两个一起吃午餐或是买小吃。即使我看见这位母亲独自一人时,她也是在给女儿买裙子。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个经典的故事:美国教师要孩子画苹果,是提着一篮苹果走进教室,一个学生发一个,孩子们可以摸、闻,甚至咬上一口,孩子们第一次画出来不像苹果,第二次也不像苹果,第三次画出来才像苹果;中国的教师是拿着一支粉笔,一边在黑板上示范一边讲解要领,学生一次就成功,个个画得像苹果。反思这两种做法:我们是去关注过程,还是去关注结果。通过画苹果孩子真正收获了什么?我们认为:美术课堂,应该给孩子一只“生活中的苹果”。  相似文献   

15.
程言峰 《师道》2007,(5):4-4
孩子的心,是玻璃的。一旦破碎,不管你想尽怎样的办法去复原它,那破裂的伤痕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了,可是每每想起,心中总是泛起阵阵隐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事情,下班的时间已过好久,教师还在等学生补做或订正作业。而学生却不紧不慢地做,一点不着急的样子,似乎这完全是老师的责任。我自从参加了学校的课题《小学生责任心教育研究》的研究,重视了学生责任心的培养,从小事抓起,教育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日常的教育中他们渐渐明白,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是学生的义务。逐步培养他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责任心有了提高。下面的两个小例子就是我改变教育方式后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京剧进课堂,对于传播祖国优秀的戏曲文化.增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其爱国情怀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这一古老的音乐,“新生代”充满了好奇。但更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心理上的畏惧和排斥.用学生的话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听不懂;第二,和自己的年代差距太远,感情上很难接受;第三,音调怪怪的,太难学了:第四,节奏太缓慢,受不了。为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新生代”接受并喜欢这一遥远而又古老的剧种.进而走进并传承祖国优秀的戏曲文化?  相似文献   

18.
陈秀茹 《家长》2009,(5):14-15
今年6月份,女儿就要结束她在复旦大学充实而难忘的四年大学生活了。以往每个假期,女儿都会滔滔不绝地跟我讲述她在校园里的种种经历。看着女儿脸上洋溢着的快乐与自信的笑容,我感到非常欣慰,更为当初尊重女儿的选择感到开心。  相似文献   

19.
《家长》2013,(6):5-5
“不论是跳舞、游戏,还是考试,我女儿都要争第一,甚至每天上学都要第一个到班上……”近日,福州的刘女士称,7岁的女儿佳佳处处要强,成绩稍有下降,她就大哭大闹。刘女士说,她有时在家里和女儿一起比赛吃饭、整理衣物,佳佳连这些小游戏也输不得,刘女士教育女儿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可佳佳却反问:“既然都比赛第二了,为什么还要比?”刘女士担心地说:“这么小的孩子,却这么好胜,会不会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家,一个温暖的字眼,一种幸福的诠释。每个家庭每天都上演着各自的故事,伴着我们前进。或有温暖,或有疼痛,或有负担,或是冰冷,或是贫穷,不论是怎样的"家",总会有种爱的力量帮助我们成长,给予涉世之初的我们最深刻的领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