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习作能力,是每一位优秀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深思的课题。笔者从"丰富习作语言""广积习作素材""提高习作能力""进行自主习作"四方面对提高学生自主习作能力进行探究,目的是抛砖引玉,望更多同行、专家参与探讨,共谋良策。  相似文献   

2.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文章不应当是硬做出来的,而应该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心坎里的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生活源头活水流淌,笔下的文章就生意长流。”而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下笔很艰涩。笔者对目前小学生习作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问题突出表现在小学生阅读量少和生活单调两方面。习作教学中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实践和自主习作的能力,开展小学自主性习作教学,让习作不再远离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根据《语文新课标》“要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习语文,”“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自由表达、创意表达的土壤;观察与积累是学生的根。”如今许多孩子成了温室中的花朵,没有上高山下阳地的生活实践,没有多少生活体验,整天读课本,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特别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由此也给我们语文教师留了一道思考题——如何让学生从传统习作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在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5.
黄澄澄 《小学生》2024,(1):133-135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具备读写结合意识,导致学生习作能力很难得到提升与发展。鉴于此,本文将立足读写结合视角,探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媛 《教育》2013,(12):61-61
小学生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小学生最不情愿完成的任务,更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探究的课题。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习作教学应该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乐于表达”是建立在“易于动笔”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首先要让学生“易于动笔”,学生才会“乐于表达”,学生面对习作不再犯难,才有可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让学生“易于动笔”,是习作教学的关键。然而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基础。实现这样的目标,仅靠“以(课)本为本”的传统语文教学,简直是杯水车薪。为此,我校站在提高学生素质的高度,于 1997年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改革课程结构,在原来“以本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自由读写”之活水,引导学生走入大语文的广阔天地,在自由读书中感悟积累,在自由习作中表现童心童趣,使主体的内在精神和独特的个性得以自由显现,在自主的读写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习作的方法、思路,积累成功有效的学习经验,渐入“自能读写”的佳境,为今后…  相似文献   

8.
钱尧钟 《文教资料》2005,(31):91-92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小学生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写——老师改”,不注意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过于强调接受和掌握,造成学生习作依赖性强,自主习作能力不够的状况,以致学生的习作说假话,写套话的很多,写实事说真话的很少。与新课程标准“乐于表达——表达真情实感”相差甚远,有的甚至背道而驰。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多变的心理特征,通过各种途径,发…  相似文献   

9.
在参与我省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改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角度,已经对习作教学进行了改革。“享受语文”的课题确立后.我们又从“享受写作”、“享受生活”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小学生的习作教学问题,而且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最能体现其语文综合素质。可小学生普遍有厌恶写、害怕写的心理倾向,这严重妨碍了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重视习作教学,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统编版教材习作教学时,教师要把教材研读习作化、重点指导要素化、课堂教学情境化。“三化”融合的动态建构,“造血”习作教学新生态。  相似文献   

12.
黄万宏 《海南教育》2009,(6):139-139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最能体现其语文综合素质。可小学生普遍有厌恶写、害怕写的心理倾向,这严重妨碍了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感到作文单调枯燥,没内容可写,是苦差使,因此缺乏习作的兴趣。在“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为什么仍旧不能自由地抒写生活,为什么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呢?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影响学生习作快乐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忽视习作兴趣的激发,学生不想写;(2)缺习作方法的指导,学生不会写;(3)脱离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不愿写。  相似文献   

14.
在自主评改习作过程中怎样才能引领学生步入自主修改习作的殿堂呢?即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围绕习作中的标点、字词、句段、习作方法、训练重点等作出评点,写好眉批和总批。这样.在评批过程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认识,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语言等学习语文的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李杰 《河北教育》2006,(5):37-37
俗话说:习作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这充分说明了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只有让学生不断亲历习作的全过程,才能让学生从怕作文中走出来,并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习作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的个性化,引导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也是为了着眼于培养未来公民的语文素养的需要。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的需要,为此,我们应充分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主性、创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册都规定了习作要素,相当于规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有了习作要素的引领,习作教学就会初见成效。如何把习作要素落实到习作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习作中“我”意识缺失的现象,对习作教学再次深度追问探寻,显得任重而道远。文章以“三问三寻”的形式对学生习作中“我”意识缺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写作,《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为学生习作的引领者——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必须以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思想,还学生一片自由的习作天空,去掉套在学生头上的框架,放飞学生的心灵、情感,创造更多的习作条件,还给他们自由想象、自由驰骋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出心灵话语,写出真实生活,写出独特感受,从而使作文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习作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习作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享受写作的快乐。一、题目:力求开放习作“提倡自主拟题”,范围要宽泛,要求要灵活,给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使学生有物可写,有情可抒。  相似文献   

20.
习作教学自来是语文教学的瓶颈,广大语文教师一直在积极探索。但是在努力中,教师往往只关注了学生的“写”,而忽视了“改”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改,是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写作活动由初级阶段通向高级阶段的阶梯。”为此,语文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写”和“改”的能力,写作能力才可能真正提高。笔者通过一些调查、了解,对如何加强习作修改指导,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有如下一些思考和认识。一、激发兴趣,渗透习作评改的始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习作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