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现问题]鲁迅先生说过:“作文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经典名言指导我满腔热情地给每位学生批改作文,圈点、眉批、总评、改错、打分,最后还写上一两行概括的评语,但结果发现,学生的作文水平依然提高不大,错别字还是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还是不通顺,内容没新意的还是没新意,换句话说,我批改一次作文费尽心血(我班59位学生,批改一次作文就要一个多礼拜)却劳而无功,问题出在哪?[分析问题]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学生拿到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批改学生作是我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批改作也占去了我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一次,我随堂搞了一个调查,竟可怜地得出了一个结果:一半以上的学生不看老师圈出的错别字、错误标点和病句,不看老师写的眉批、总批。问他们作批改后先看什  相似文献   

3.
进入三年级以后,学生的错别字明显多了起来.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们常常发现没错别字的学生很少,尤其是在批改作文时,最令我们头疼的就是学生的错别字.而出现错别字的现象也很奇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写的错别字却大致相同.为什么学生会写错别字?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应对呢?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批改学生作文是我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批改作文也占去了我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一次,我隧堂摘丁一个调查,竟可怜地得出了一个结果:不看老师闺出的错别字、错误标点和病句,不看老师写的眉批、总批的学生就有一半之多。问他们作文批改后先看什么?全鄙学生都回答先看老师批改的分数。  相似文献   

5.
一、赞赏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班学生吴敏,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每次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作业质量不高,每次作业中,错别字不少。我每次批改都得化较长时间,满纸的勾勾画画。一次写话《我应该帮助她》,如果可以忽略错别字  相似文献   

6.
有些教师认为作文批改量大,花费时间多,出力不讨好;也有的教师认为,好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教师改出来的,所以,不愿意在批改作文上面下功夫。实际上,写好作文批语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一、意外之喜 一年级有看图写话的课程,那么看图写话该怎么操作?隔壁班的老师告诉我,很简单,就是把以往试卷中的看图写话的图片收集起来,粘贴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写就可以了."看图——说——写",循着这个程序,学生会很快学会写话.于是,从那时起,我就按照他们的方法操作.但是我发现学生写出来的内容有雷同的现象,没有多少新意.在一次阅卷中,我批改了学生的部分作文,那次作文批阅是一个愉快的过程,虽然之前没有老师的任何指导,但近九成的学生写得很流畅,生动活泼,充满了想象力,而且没有雷同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不可忽视的作业批改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经常会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把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简单的登记、分析、归纳、小结,这就是作业批改记录。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作业批改记录认识不够,认为没必要写作业批改记录,不写批改记录还可以多改几本作业,写批改记录是作秀,是浪费时间。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作业批改记录有着其他教学程序无法替代的作用。下面我们与大家共同来探讨有关“作业批改记录”的问题。一、作业批改记录的内容与形式作业批改记录是“教师把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的登记、分析、归纳、小结”,其内容应…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作文批改,无论眉批还是总批,往往全由教师包办。错别字由教师找出来,病句由教师划出来.文章在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与劣、得与失,也都由教师以评语的形式写在作文本上。学生拿到作文本,往往只看一眼分数.扫视一下评语.就放在一边。大多数学生不会认真思考到底应该怎样修正自己作文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每一次的作文练习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训练和提高的过程。观察和写,让学生得到作文能力的训练,而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则是在教师的一次又一次批改和讲评中不断提高的。一节好的作文讲评课能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它打开了学生写作思路,激发学生需要性习作,变“需要我写”为“我需要写”。那么如何用心落实作文的讲评与批改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改必须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这方面,我想说说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作法。第一,照本批。就是在作文课上,把作文本发给学生,然后将批改要求写在黑板上。例如上学期第一篇作文的批改要求是:1.找出错别字;2.指出用得不正确的标点符号;3.找出病句;4.圈出心理活动描写(重点);5.写出评语;6.在评语下写上批改人姓名。任务明确后,学生跃跃欲试地动起笔来。因为是第一次批改,大家兴致很浓,看得认真。在学生批改过程中,一方面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一方面又要巡视学生批改完成的情况。到下课时,绝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批改完。在以后的批改中,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作文批改,无论眉批还是总批,往往全由教师包办。错别字由教师找出来,病句由教师划出来,文章在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与劣、得与失,也都由教师以评语的形式写在作文本上。学生拿到作文本,往往只看一眼分数,扫视一下评语,  相似文献   

13.
张志兴 《现代语文》2006,(11):113-114
高中作,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件劳力费神的大事。一方面,不少学生报怨说:“一次次作,一次次不见提高,我的作啊,我拿什么来拯救你!”于是,很多学生就在这种希望与失望的轮回中逐渐减损了写作的热情,有的学生不写作、。不完成或不按时完成作就可以理解了,即使那些按时交上的作,也不乏应付之作。另一方面,老师在布置作题目时,尽管做了充分的指导,.还是不得不一次次面对学生痛苦的表情。但更困扰教师的还是作的批改,笔教的两个班共有130人(一般的两个班级也在100人左右吧)、一诚然,老师的事无巨细的批改、精当恰切的评语对学生的写作有不小的帮助,但全批全改是一项多么宠大的工程啊!毕竟,老师的工作不伞是批改作呀!部分批改又怕挫伤了另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面批面改吧,也不现实。  相似文献   

14.
我想谈谈我和学生通过随笔交流的事--我没有用"批改"二字是因为我现在已不再认为我看学生的随笔是在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我是在十多年前要求学生写随笔的,初衷其实很简单:一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二是作为班主任,我想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一开始的批改很艰难:一是学生有话不敢说,为应付而写作;二是东西不人眼,写得一塌糊涂.批改这种东西对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每星期两次,带两个班,起码要读十万字还得下评语.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3,(A3):40-41
<正>在高中阶段,学生每个学期至少要写八篇作文,老师每个学期至少要批改八篇作文。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写出来的作文面目纷呈。怎样讲评作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作文水平,写出高品质的作文,这是语文学科从教者必须深思的问题。讲评作文,各出奇招,不外乎揭示准确的立意,提供分析的依据;该次作文中的佳作展示,存在的问题:错别字、病句、离题、结构不清、立意不明等,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趣辨形近字     
学生常写错别字是让很多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烦恼的问题,很想摆脱却又苦无妙法,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在批阅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和错别字做艰苦的斗争,唯恐漏掉一个,纠错后要责其改正,再次批改,如此这般下去,身心憔悴。但有时错别字造成的笑话倒也给人"苦中作乐"之感。一次批改采蜜本,有学生摘录一段名言,后面署上作者姓名"雪菜"。一时疑惑,雪菜是何方神圣,说出这么经典的似曾相识的话语?再一想,不就是"雪  相似文献   

17.
在多数语文教师看来,批改作文是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小学生的作文。因为学识尚浅、阅历不深、表达能力欠佳等问题,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文不对题,语句不通,错别字一大堆……  相似文献   

18.
总想尝试着让学生互相改作文,又总是心有余悸。那天,我通读了全班的作文,对总体水平心中有数。课上,我把写得好的作文交给写作能力差的学生批改,把写得不太好的作文交给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批改。学生拿到同学的作文后都很兴奋,读得很认真,批改得也很仔细。小洁是我班学习基础较差的一名学生,他批改的恰恰是我班“小才女”小迪的作文。别看他平时写字又脏又乱,可在同学的作文本上却是一笔一画。他帮助小迪修改了三个错别字,虽然他的作文水平还有待提高,但在评改同学的作文过程中,他一定领悟到了很多。孩子们不但注意帮同学改正写作中的问题,还…  相似文献   

19.
四遍读改法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三分写,七分改”都说明了习作修改的重要性。在习作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修改的方法,并养成自觉的修改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实际中却多由教师包办代替,经过批改的每一篇学生习作皆“鲜血淋淋”。学生们并不太领情,不少有个性的学生实话实说:“我想表达的不是这种意思,老师改错了。”老师苦,学生不接受,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教学中创设了四遍读改法,以期和同仁商榷。第一遍:逐句审读,订正错别字、错标点和病句,使语句表达完整、通顺、准确和规范错别字…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作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事各行各业工作的人,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然而,学生的作写出来以后,批改却是中学语教师的沉重负担。家长、学生乃至社会舆论,都要求教师“精批细改”,认为这样的教师才是最负责、最优秀的教师。这一切,就像锁链一样紧紧捆住了教师的手脚。语教师加班加点,拼死拼活批改出来的作,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大多是只看看总批和分数,至于批改的道理,却很少有人认真琢磨,教师有点白费工夫。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当过语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