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师德规范存在着偏重理想性,缺乏现实性;偏重社会要求,缺乏人关怀;偏重价值性约束,缺乏专业性规定的问题,致使师德规范难以成为广大教师自觉的职业追求和有效的行为准则。师德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调中,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视野下,在法律和社会公德基础上重构,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校师德规范建设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提出高校师德规范的国家,其规范内容不仅表现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还包括教师对待职业、对待学术的态度,并在师德规范建设上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其规范的形成具有地方性和行会性;规范的提出是以法律为准绳;可操作性强。这些对我国现有师德规范的建设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师师德规范建设问题是我国师德规范研究的一项空白。本文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研究。首先,对“师德”、“师德规范”的内涵作了新的探索;其次,对当前大学教师师德现状、国内外师德规范建设情况以及大学教师师德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加强大学教师师德规范建设的内在必然性。最后,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探讨了大学教师师德规范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2012—2022年知网收录的高校师德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以来高校师德研究经历小幅波动后进入稳定期;作者合作网络密度低,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新时代,我国高校师德研究应重点关注“师德建设、师德师风、师德评价、师德规范”等方面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师道与师德两个方面。“师道”是指教师的为师之道、为学之道、为人之道;“师德”是指教师必须遵循的专业道德行为规范。当前我国大学教师师德状况存在一些问题,各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领导,建立大学师德建设的综合机制,不断增强大学师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师德可分为社会性师德和个体性师德两个维度.这一区分表明,师德是一个完整的互动性结构系统.没有前者,教师个体行为就缺失了道德指令;没有后者,社会道德要求就缺失了实践载体.师德建设必须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将社会的职业规范内化为教师德性、外化为教师善行.师德两个维度对师德评价的启示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形成全面的评价视域...  相似文献   

7.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不仅是对老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把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师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与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升到治国方略的新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对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高等学校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其中,加强师德建设,制定师德规范,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要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综合运用教育、管理、舆论、榜样、自律五种力量。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师德,除了认真学习师德规范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师德规范内化为师德行为。我在师德践行中的感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初步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框架体系,本对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论述,分析了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师德规范的演进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古代教师非专业化时期师德规范的萌芽阶段;近代教师开始专业化时期师德规范的初肇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结束师德规范的重建努力与扭曲化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师德规范的正式建设与具体化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又呈现出师德规范建设的高潮。纵观我国师德规范演进的历程可以看到,虽然各个历史时期对师德有着一些共同的要求,但是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每一时期对师德的具体要求又有不同。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倡导,教师的师德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法治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仅仅靠个人修养、行业自律或“榜样”的示范是远远不够的。师德师风的功利和浮躁困境,主要缘于法律与制度的缺失。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构建一种以法治秩序和公民义务为基础的,崇尚真、善、美的师德师风规范,正逐步确立为师者的伦理自觉。  相似文献   

13.
师德是教师重要的人格特征,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守的遭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教师的灵魂。铸炼师德要从自律开始,要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模范遵纪守法,追求真才实学。教师应讲求师爱,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教师应矢志不渝地锤炼稳定的心理素质:首先应解放思想,构筑21世纪新的教师素质结构,同时要坦诚接受学生的挑战,再次应理解包客学生的过失。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师德修养是师德成长的本质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社会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二是教师自身把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前者被称为"师德规范",后者被称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的形成和提高,被称为"师德成长"。我国2008年又一次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规范在具体内容上得到了充实,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笔者认为,师德规范只是师德成长的外在标准,师德成长本质上是教师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教师师德行为的具体要求。为了了解教师师德现状,我们结合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部分中小学校开展调查。调查以座谈形式进行,参加座谈的是中小学的一线教师。本文结合师德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校的师德建设是时代的需要。在现代师德体系构建中,要树立现代师德观念,重视对我国优良师德传统,中西化碰撞中遇到的问题,师德建设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师德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思想保证,又要有制度和纪律的规范与约束,必须引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学校的高度重视;教师作为师德建设的主体,其自身建设至关重要;学生与家长不仅是师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更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18.
周奇  陈旭 《教育探索》2002,(12):68-69
本阐述了公民道德与师德规范的相互关系,提出师德规范要体现公民道德规范的新要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教育大计,师德为本。古人说:“医德如何,十日之内判生死;官德如何,百日之内判平乱;师德如何,百年之内判盛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师德建设是项系统工程,半点也偏废不得,根据当前师德现状,当以“建立规范”、“强化教育”、“推介典型”、“开展评议”为4条动力链,抓住市、县、校(含乡级联校)三个关键环节,形成整体联动,强化师德建设,有效克服“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的不良现象。这当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规范,它对师德建设具有统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当借鉴当代国内外师德规范的研究成果,根据教育法律规范、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学校的职能、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层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创新与完善高校教师师德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