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2):215-215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姚裕贵研究员和博士生冯万祥、丁俊,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肖笛博士合作,在拓扑绝缘体材料预测和设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12-I0006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新的技术,将一种光电效率比较差的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从1.8%提升至3.2%,提高了80%。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2):215-226
物理所预言立方对称性破缺下的新型拓扑绝缘体材料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姚裕贵研究员和博士生冯万祥、丁俊,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肖笛博士合作,在拓扑绝缘体材料预测和设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  相似文献   

4.
美国田纳西大学环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橡树岭国家实验所的研究人员在英国<光化学与光生物学>月刊6月号上发表文章,论证了通过改变光合作用(植物利用阳光生产“食物”的过程)的方向来生产氢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2):I0003-I0004
据美国科技博客AllThingsD周二报道,美国能源部下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将宣布“泰坦”(Titan)超级计算机研制计划,其主要运算设备将采用NVIDIA提供的Tesla芯片。  相似文献   

6.
!月"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了有关“气泡核聚变”的论文。尽管这一研究成果出自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之手,文章发表前又经过一年之久的同行评议,但仍有不少科学家对此项研究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据此间媒体报道,由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俄国科学院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让一个大烧杯所盛液体中小气泡产生的内部爆炸,在实验室获得核聚变的效果。实验中,他们采用氘化丙酮液体,对液体施加中子脉冲,使其产生微型气泡,并利用超声波使这些气泡不断地扩大。随着超声波强度的增加,气泡膨胀到一定大小后便发生爆裂,同时产生几…  相似文献   

7.
《大众科技》2008,(8):7-7
美国能源部所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近日研制成功一种新型探测器,其利用激光和能将反射光转换为声音的装置,可探测到约18.3米以外的爆炸物。相关内容见于最新出版的第92卷《应用物理学快报》。  相似文献   

8.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但它的制取、存储和运输都很困难.美国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用多糖制取氢的新技术,有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目前,该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乔治亚大学联合宣称,这项可以加速推动人类进入氢时代的新技术有望于近期实现商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9.
浙江是花岗石石材资源和消费大省,花岗石材品种十分丰富,作者较系统地测定了浙江省典型的花岗石石材的放射性核素含量,并根据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对它们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浙江花岗石石材的内照射指数普遍较低,变化范围0.007-0.480;外照射指数变化于0.03-1.20之间,平均值为0.67(n=15)。其中,由基性岩浆岩制成的石材的放射性最低,中酸性、酸性岩浆岩制成的石材的放射性较高,尤以钾长花岗岩为原料的石材放射性最高。从花岗石的颜色来看,红色石材放射性水平较高,黑色石材的放射性水平较低,它们都属A类石材。  相似文献   

10.
美国研制出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为传统锂离子电池的4倍美国能源部下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科学家设计出了一种全新的全固态锂硫电池,其能量密度约为目前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4倍,且成本更低廉。相关研究发表在本周出版的世界顶尖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国际版》上。该研究的领导者梁诚督  相似文献   

11.
<正>植物的一生中,经常会受到动物的伤害,因为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植物得想出办法来进行自我保护。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着食草动物来吃它们的叶子,它们会反击,而且用的是致命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素食的动物又"发明"出与之对抗的武器,而那些植物又会进一步采取防御措施……于是,人们在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植物战胜了动物1981年,一种叫舞毒蛾的森林害虫在美国东北部的橡树林大肆蔓延,让橡树受到了严重危害。可  相似文献   

12.
时隔两年半后,中国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重返世界之巅。国际TOP500组织6月17日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单,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相比之下,美国能源部下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泰坦"从上次第一名降至本次第二名,其运算速度为17.59千万亿次。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造机械手的灵活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机器手仍然需要使用独立的传感器才能感知压力和热量。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小组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叫做FILM的人造皮肤。这种人造皮肤能够模拟人类皮肤的感觉特性,令机器手具有人手一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用光合作用生产氢    美国田纳西大学环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橡树岭国家实验所的研究人员在英国《光化学与光生物学》月刊6月号上发表文章,论证了通过改变光合作用(植物利用阳光生产“食物”的过程)的方向来生产氢气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从菠菜中提取了完整的光合综合体(光合系统Ⅰ)交给每个分离出来的光合综合体的一侧涂上一层铂原子。在加入电子给体后,这种“镀铂综合体”就可利用可见光生产氢气了。    光合作用是两个光合系统(称为光合系统Ⅰ和光合系统Ⅱ)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两个光合系统存在于植物的叶绿体中,…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文化》2011,(8):43-43
今天,德国的男女青年享有充分的恋爱自由,这一点同西方现代国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在择偶方面,德国有一些风俗很有趣。 橡树当月老 在德国的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有一棵远近闻名的老橡树,人们称它“橡树月老”。关于这棵老橡树,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六百多年前,一位王子遇险,被一位美丽的姑娘救起,王子与姑娘一见倾心,为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王子在森林中种下了这棵橡树。  相似文献   

16.
铜岭商周矿用桔槔与滑车及其使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铜岭古铜矿遗址出土了西周的桔槔,商代至春秋的滑车等矿山机械多具,它们年代久远,结构设计成熟,其中滑车采用了先进的滑动轴承结构和润滑剂,在中国早期机械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该文探讨了在出土桔槔和滑车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7.
星辰 《百科知识》2014,(5):18-18
正据记载,早在1596年,英格兰萨默塞特郡就曾经出现过球状闪电。北宋时期,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记载了一次非常类似球状闪电的过程:雷火从窗子里面穿过来,暴雷过后,木制物品并无损坏,但是银饰却融化了。几百年来,虽然有很多关于球状闪电的目击记录,人们却一直没有揭开这个"幽灵"的面纱。目击记录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1962个被调查者中,有110个人说自己看到过球状闪电,比例高达  相似文献   

18.
天然石材分为大理石、花岗石和板石三大类。其中,花岗石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其放射性水平的高低,决定于石材中放射性核素,主要是226Ra、232Th和40K。本文以"龙泉红"和"岑溪红"花岗石为例,通过对它们组成矿物的放射性比活度测定,讨论了天然花岗石的放射性源,以及钾长石、黑云母、副矿物等对天然花岗石放射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 1.高技术新材料。 原子和分子太小,即使使用最强大的显微镜也无法直接看到。计划在2005年之前建成的位于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原子能研究中心的散裂中子源(SNS),将使用一种中子散射技术来定位原子并确定分子形状。中子散裂装置,材料科学家们将能够“看清”各种物质的原子排列。该装置将成为创造高技术材料的有效工具,它将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新产品,如更牢固的工程合金,更有效的药物,更保健的食品等。 人们借助于中子散裂技术已经开发出计算机软盘、信用卡磁条和防弹背心等。下世纪的收获将包括: ●适用于所有血…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西南部以及墨西哥等地的像树林和松、像混合林中,牛活着一种啄木鸟,被称为橡实啄木鸟。这种鸟每到秋季,就会收集橡树、山毛榉的果实,将其塞入它们在松树皮或死树上啄出的洞内,很像秋收季节农民把粮食收进谷仓那样。这种贮藏方式,可以免遭气候影响和其他动物的偷窃。冬季,它们依靠这些收藏的坚果为生,对于生儿育雏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