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理解创造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教育不是“只重操作层面”的教育;学科创造不是只搞发散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创造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1933年3月。陶行知在题为《创造的教育》的讲演中明确提出: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当然这里的手脑双全不是停留在生理意义上的健康和健全,而更重要的是会创造的双手和会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大脑。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科中的创造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往往把创造与发明联系在一起,把创造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等同起来,认为创造是对有高深学问的人而言,中小学生谈什么创造?现代创造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潜能,我们所谈的创造教育不是让学生一定要发明创造什么新东西,而是让学生从小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发创造力。 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纪,是世界竞争愈加激烈的世纪。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反复强调:“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主阵地,学校的科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科技教育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和欲望,让学生产生创造的动力;然后设置一系列方案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本文从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创造的气氛;着眼生活实践,学以致用,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重视问题的变式练习;开放实验室,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和组织科技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在科技教育中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佛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在他看来,创造教育是时代的必需;其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教育的实施路径是从幼儿开始激发幼儿创造的主动性、改变以往僵硬的课程内容结构、实施创造性教学和提升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素养。探析刘佛年的创造教育理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实践和研究富有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创造教育除了通过专门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训练课和创造活动课(包括小发明、小创造活动)进行外,主要应渗透于各门学科。语文学科的教育同创造的关系十分密切,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极为有利,它具有其它学科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进行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多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创造意识教育、创造毅力教育、创造力培养、教会学生学习和世界观教育。上思维课、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以及发现和培养创造性教师,这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创造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创造性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和人们树立创造意识,培养精神,坚持定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思维,掌握创造技巧和创造方法,从而开发人的潜在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论述创造主体的思维特征:超越性、能动性,并由此谈及自己对创造教育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全面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在潜意识的积累中培养创造思维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不少人把创造教育理解为创造力训练的教育,有的甚至将创造力简单地理解为"创造思维",以创造教育全盘否定传统教育,以创造教育代替素质教育,以创造教育排斥知识教育,认为创造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创造教育就是进行创造的方法技巧或创造思维训练,将创造教育的目标理解单一,混淆一般教育过程和创造教育过程,以成人创造者的心理历程代替中小学生创造活动的心理历程,关于创造教育研究中的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创造教育的效能低下,甚至走入歧途。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假定所有的学前儿童均具有创造潜能,实施创造教育可以有效地开发这种创造。实践证明,通过构建学前创造教育课程模式,采取相应的实验措施,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思维品质和动作能力,塑造了其创造性人格。  相似文献   

12.
张家 《大学教育科学》2006,4(4):110-112
智慧重于经验,兴趣重于强求,质疑重于聆听,直觉重于逻辑,超越重于适应,自由重于创造。所有这些组成了创造教育的与生俱来的信条。  相似文献   

13.
要回答"现行教育撕毁了什么",我们必须首先回答"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如何办让每一个孩子都满意的教育"这些根本问题。办让每一个孩子满意的教育就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所有学生都能接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2011,(3):68-68
基地以培养一批具有创造意识和掌握创造教育方法的、愿意长期从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群体为目标,致力于通过研发一套有助于教师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他们的创造教育能力。开发创造教育课程,培养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基地创建之初,基地主持人与导师和学员一起,开发了创造学概论、创造性思维培养等一系列课程。课程内容主要由以下八个主要方面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物理实验教学与创造教育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验教学实际,就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何晓燕 《陕西教育》2011,(11):28-29
课堂中创造性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整个创造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在各门学科中渗透创造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创造教育才会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学创作的角度论述创造主体的思维特征:超越性、能动性,并由此谈及自己对创造教育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全面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在潜意识的积累中培养创造思维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赵燕 《家教世界》2013,(2):13-14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创造教育的思想并强调其重要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生活和学习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身心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创造潜能,是其想象力其最为活跃的一个时期,这个时候对孩子进行知识性的教育固然有一定意义,然而更需要的却是对他们进行思维的启发和德育工作,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并培养创造能力,这也是幼儿教育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本文将根据幼儿教育活动开展中的具体情况浅谈"创造教育"思想的渗透,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创造能力,开展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19.
创造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前瞻:创造教育研究之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教育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创造教育的历史演进可分为五个时期:创造教育的萌芽与兴起期;创造思维的探索与研究期;创造本质的探讨期;创造教育的共识与 期;创造教育的深化期。创造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创造教育即教育,教育即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20.
黄林 《教学月刊》2006,(6):37-39
21世纪的激烈竞争呼唤着创造性思想和创造性人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只有导致在竞争中失败。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创造教育能够造就21世纪所需的创造人才,已成为国际共识。创造教育的目标不是追求传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灌输”“充电”和“加油”等作用,而是要起“引爆”的作用,旨在释放人类的潜能。在这方面,创造教育主张通过专门的创造课程和对传统课程进行创造学改造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一般解题能力。创造教育既无大纲,又无课本,如何让学生掌握发明创造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