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片断一:亲切谈话引入1.这节课,我们将用到一种主要的学习工具(三角板),认识吗?2.它的形状是什么图形?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吗?它有几个角呢?(分别请学生指出边和角。)3.这三个角中,哪个是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我们可以用来干什么?4.你们除了认识三角形之外,还知道哪些图形?(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片断二:明确探索方向师: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心目中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生1:长方形是长的。师:可见长方形的边有长、短之分。生2:长方形有4个直角。(其余学生赞同。)师:谁来说说正方形?生3:正方形是方的。师:这说明正方形的边长有没…  相似文献   

3.
教学案例生:有道理。继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师:没错。那么平行四边形与征后———正方形有关系吗?师: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生:有,正方形也是特殊的平系?行四边形。生: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师:何以见得呢?师:为什么说“正方形是特殊生:和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的长方形”?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第36、37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体会“面在体上”。2.能力目标: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愿望。教学重点: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搭积木吗?老师想让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把桌上的物品当成积木,同桌合作搭一…  相似文献   

5.
【教学案例】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师:你能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找得多。①学生独立填写表格。在四位学生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归纳完成下表:师:刚才,小朋友们说出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 ̄83页。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师:(拿出一个长方形纸片)认识吗?生:长方形。师:谁能说一下它的面积公式?生:长×宽。师:很好。(拿出一个正方形纸片)这是什么图形?生:正方形。师:谁能说一下它的面积公式?生:边长×边长。师:(拿出  相似文献   

7.
一、活动内容: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供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活动课选用。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2根大的模型火柴棒,便于在黑板上示范。学生准备12根火柴棒。组织形式:四个学生一组。二、活动目的:1.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理解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特征。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三、活动过程:1.启发。师: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生:学习过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师:今天我们用12根火柴棒来摆这些图形好吗?  相似文献   

8.
[片断]1.猜一猜。师:猜一猜1/4与1/2这两个分数,谁大?生1:1/4大。师:为什么?生2:凭感觉的。生3:4比2大。2.比一比。师:是这样的吗?数学的学习可不能凭感觉哦。四人一组,用学具来说明1/4与1/2的大小关系。(准备的学具:两张一样大的正方形纸、两张一样大的长方形纸、两个一样大的圆、两根一样长的绳子、两堆一样多的小棒。每组同  相似文献   

9.
[教学案例]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你能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找得多.①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58~P60。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究话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教学过程一、引入———讨论、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发现数学问题)1.联系生活,初步感知。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老朋友,我们一起叫出它们的名字。师:生活中你们观察到哪些…  相似文献   

11.
“欣赏与设计”是新课标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欣赏漂亮的图案来分析基本图形,使学生能用这些基本图形设计出漂亮的图案,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王琍(南昌市育实录一:师(穿着带有图案的衣服走进教室):同学们,请看老师今天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生1:老师的衣服上有漂亮的图案。师:这些图案中哪些图形是我们已学过的?生2:图案中的长方形。生3:三角形和长方形。生4: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生5:正方形。师在黑板上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相似文献   

12.
王净  谢毅 《山东教育》2005,(7):40-41
一、借助实验 大胆猜想 1.启发谈话。‘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数学问题,好吗?师:每个小正方形学具的边长是1,你能用这样的两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吗?试着拼拼看。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案例“: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片段。1.引导猜测。师: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周长与它的长、宽有关。那么,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生1:长方形的面积也与它的长、宽有关。生2: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周长有关。……师:是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直观演示验证:把长方形的长(或宽)拉长,长方形的面积也变大。使学生确信: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与宽有关,也与它的周长有关。)2.分组操作。师:那么,长方形的面积究竟和它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呢?请各学习小组一起动手,从各组准备的2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中选出任意几个拼成…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初步感受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准确作出判断。 2.初步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形成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发现与创造的乐趣。 3.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与数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58~60页【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教室场景图。师:大家看,这是什么地方?生:这是我们的教室。师:仔细观察,图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生1:喇叭面、开关面板的面是正方形。生2:课桌面、黑板面是长方形。师: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生: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  相似文献   

17.
[教例]人教版“课标”教材数学第二册P27 一、创设情景感受新知 1.师:(出示一个风车)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 生:风车。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生1:纸、小棒、剪刀。生2:要用正方形的纸。 2.师: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学期我  相似文献   

18.
尤良南 《辽宁教育》2003,(10):45-46,52
二、优化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建构【课堂实录片断二】《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师:(出示两个宽相等,长相差0.5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猜一猜,你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吗?(学生观察、操作,并讨论得出:可以把它们重叠起来进行比较。而且,当两个长方形纸片的宽相等时,哪张纸片长,它的面积就大)。师:(出示一蓝色正方形纸片和一绿色长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3cm×8cm;正方形纸片5cm×5cm。)这两个图形,你们认为谁的面积大呢?生1:把两个图形叠起来再比较。(老师让学生上前操作。一学生上前把两个图形重叠,发现这两个图形的长和宽都无法重合。又…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8、59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7题。教学目标:1.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特征,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在学生的探究中,要学会加强对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探究长方形的特征1.在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  相似文献   

20.
反思一:操作活动是否要有明确的探索目标[案例一]“图形的拼组”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教师事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并且在长方形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