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策划人语在语文这条敞亮的路上,有一位以"小语三剑客之一"美名在大江南北传扬的行者,他就是"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的倡导者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孙老师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是一位探索者、发现者和引领者,引领着学生攀登一座又一座思维的高峰。形成了潇洒不失严谨、灵活而又扎实的教学风格。他的课总是"出乎预料之外,却在文本之中",师生一同经历获取知识与情感交融之旅,孩子们乐此不疲,思维灵动,情趣盎然,智慧盎然,诗意盎然。本期专题让我们一起随孙老师撑起的那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去领略他"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风采!  相似文献   

2.
文化语文倡导语文教学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回到综合的生活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垛,填平学科与学科之间的鸿沟,让语文教与学成为充满奇妙的感觉、想象、思考、领悟的过程,在丰富的文化熏陶、传承、感染和建构中进行全方位的精神塑造,感受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高尚的人生情怀、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卓的心灵境界。  相似文献   

3.
一、生命语文的提出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是生命的一个泉眼。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个体生命的独特印记。然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让我们充满忧思:那些置身于儿童乐园时充满灵性、神采飞扬、妙语连珠的孩子,进入课堂却变得无精打采、萎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说,没有生活味的课堂是死的课堂,没有生活味的语文是死的语文。生活语文,就是从生命认识论的高度审视语文教学,从“生命意义”和“生成论”的意义上来把握语文教学,将学生学习语  相似文献   

5.
祝禧 《江苏教育》2006,(3B):6-7
化语倡导语教学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回到综合的生活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垛.填平学科与学科之间的鸿沟,让语教与学成为充满奇妙的感觉、想象、思考、领悟的过程.在丰富的化熏陶、传承、感染和建构中进行全方位的精神塑造.感受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高尚的人生情怀、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卓的心灵境界。  相似文献   

6.
问题的提出先从故事说起吧。某大学教授给大学生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教授从讲台下拿出一只装满大石块的大烧杯问学生:"请问烧杯装满了没有?"学生  相似文献   

7.
当课程改革步入关键时期的时候,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语文教学探索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提出的情智语文,从情感和智慧两方面强调语文课堂对儿童生命成长的意义,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既是一种境界的体现,也是一种风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教学,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教学是——“情智语文”。有人问我:情智语文是什么呢? 我说: ——情智语文是情感语文。古代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以这么说,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了文章;没有了文章,也就没有了语文,没有了语文教学。文章是个有  相似文献   

9.
孙双金 《江苏教育》2006,(1B):14-14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教学.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教学是——“情智语”。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提示:13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综合的语文,是不求甚解的语文,是逐步反刍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  相似文献   

11.
教一篇别人写的文章与教一篇自己写的文章,其效果差异是极大的,教别人的文章仅仅是解读,而教自己的文章却在解读之外还有分享,分享观点的生成,灵感的出现,布局运思的倾心和遣词造句的斟酌。而这些恰恰是学习者最想知道也是对他们启发最大的。所以分享是语文教学中最需提倡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正>唐代柳宗元有一篇《种树郭橐驼传》,讲述了一个叫郭橐驼的人很会种树,他种植的树长势都非常好,而且结果甚多。其他人无论怎么模仿,都没有一个学得像的。于是有人问他秘诀,他回答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不过是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这个道理放在教学上也一样行得通,只有顺应学生的天性,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去教育学生,学生才可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上,只有  相似文献   

13.
特级老师央教学上本应有自己特别之处,我的特别之处是什么?如果有人要问我这个问题,我这个特级肯定会特别着急。我也问过自己,我的特别的  相似文献   

14.
《12岁以前的语文》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校本教材,它由一篇文章引起,逐步发展成16册语文教材。"12岁以前的语文"更是一种课程设计,是北京东路小学全体语文教师积极主动改变语文教育的信念体系,并逐步形成的学校独有的语文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5.
每个教师都应有教学主张,我的语文教学主张是"构建相融的小学语文课堂"。这个主张是根据教学实践的启迪、教学研究的探索、教学本质的追寻而建构的。从学生成长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教育的哲学思考探求"相融课堂"的理论支点,形成"相融课堂"基本架构:学——学有所需,目标相融;馈——学有所感,对话相融:导——学有所知,教学相融;练——学有所得,读写相融;用——学有所用,内外相融。  相似文献   

16.
正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样,生态平衡、生态和谐已是一个取得全球化共识的当代人类主题.它所针对的主要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强调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两者的统一性,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和谐"教育理念正是这一概念在教育上的移植,它强调的仍然是平衡、有机、统一、亲和、融洽,笔者将这一理念借用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去,主张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7.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师与生、导与放、练与悟、工具与人文等方面的平衡、统一、融洽,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力求师生心灵相互融通,实现情感共振;注重学生语言发展与精神建构的同构同生,追求语文诗意与提倡创意的珠联璧合,课堂上学生书声琅琅与静心默想动静搭配,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张弛有度,做到用好文本与资源、拓展主次分明,教师引导与自主探究相得益彰,精心预设与随机生成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8.
从教与学关系的视角阐释现代教学中教与学的内涵与方式,指出能够形成学生获取新知的支架,即能产生知识的知识,能让学生获得方法的知识应当成为教与学的主要内涵,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习方式才是有价值的学习方式;解读教的主导作用与学的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指出教的方式决定学的方式;基于实现不饱和教学的教学策略,分析不饱和教学主张对实现"学会"、"会学"和"爱学"和谐统一教学目标的重要作用;最后以课例分析的方式,从实践层面进一步阐释不饱和教学的教学主张。  相似文献   

19.
我的12岁     
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感受。我的12岁,无奈和快乐一同生长。 大是大非前的选择 (无奈+悲哀+莫名快乐) 我在寒假中除了过年时休息了几天外,几乎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尤其是年后.每天上午要上奥数课,下午还要上奥数、语文课。剩下的时间把双份奥数作业和语文作业做完,如果还有零零星星的一点点小空当,  相似文献   

20.
科学思维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但对科学家的认识活动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也给哲学家、艺术家、社会科学家以及管理工作者提供思维方法的指南,引导人们自觉运用科学思维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们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