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静 《江西教育》2014,(7):23-25
曾经多次听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校长上课,听他上课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荡涤,仿佛在欣享一场思想的盛宴。孙校长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引领着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的世界,他更是一位探索者、发现者和引领者,引领着学生攀登一座又一座思维的高峰,教给学生一条又一条有益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曾经无数次听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校长上课,听他上课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荡涤,仿佛在畅享一场思想的盛宴。最近,我有幸听了孙校长执教的《老人与海鸥》一课,可谓受益匪浅。朴实——返璞归真也精彩诚如孙校长所说,他力图呈现一堂"家常课"。的确,整堂课没有多少华美的课件来帮衬,没有所谓的煽情音乐来辅  相似文献   

3.
五月十一日,扬州花园小学迎来了诗意洒脱的孙双金老师.孙双金老师是情智语文的掌门人,有人这样评价他:"孙老师站在讲台前风度翩翩,光彩照人,他出众的才华、缜密的思维以及与学生之间特有的默契,把教学活动引入艺术的殿堂,听他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次,我有幸聆听了孙老师的一节课《儿童诗》,充分感受了孙老师情智课堂的无穷魅力.反观自己的语文教学,这节课中实在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时间:2008年10月地点:东南大学礼堂课堂再现:一、文路阅读师:今天孙老师和大家共同学习一篇高年级的长文章。高年级长文章怎么阅读呢?孙老师尝试着和同学们学习几种阅读方法,我们先看题目,课题是——(读)生(齐读):老人与海鸥。师:相信你们还能读得更好一点,更整齐一点,题目  相似文献   

5.
作为近几年崛起的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可谓名副其实。笔者认为,特级教师之“特”,主要在于其教学思想。只有拥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拥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前,笔者对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什么?我曾经这样百次问自己。曾经以为,语文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天游峰的扫路人》,获益颇多。课堂上,孙老师滔滔不绝,妙语连珠,“讲”出了一片新天地。孙老师似乎有点“胆大妄为”,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大张旗鼓地讲,不厌其烦地讲,讲一些与教学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题外话。现撷取其中几段精彩的“闲话  相似文献   

8.
第一部分:由身边的亲人谈起简要介绍:由“亲”字入手,了解“亲人”的内涵,并引入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和古诗《游子吟》以感受亲情。第二部分:引出“英雄亲人”的话题简要介绍:由生活中的英雄人物成龙、钟南山、杨利伟、高耀杰谈起,拓展亲人的内涵。第三部分:重点学《再见了,  相似文献   

9.
张庆 《江苏教育》2007,(18):57-59
在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并非其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众所周知,传统阅读教学一般遵循这么一个流程:老师先来阅读文本——即钻研教材,然后将自己阅读所得写成教案,上课时再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原原本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接受的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而不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由此观之,学生哪里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呢?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众所周知,传统阅读教学一般遵循这么一个流程:老师先来阅读文本——即钻研教材,然后将自己阅读所得写成教案,上课时再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原原本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接受的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而不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在此情形下,学生哪里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呢?字入目。遇到含义深刻的句子还可以想一想再接着读。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在学生差不多读了两三遍之后,他又请了几位同学分段读,学生读错的地方,教师相机予以点拨。二、激励质疑问难,引导读中感悟古人云:…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天游峰的扫路人》,受益颇多。课堂上,孙老师滔滔不绝,妙语连珠,“讲”出了一片新天地。现撷取其中几个精彩“闲话”片段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2.
从《孙子算经》至今,一千五百年来对《鸡兔同笼》的研究历久弥新,究竟有何魅力?从俞正强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罗列方法,回顾历程;解读方法,沟通联系;感悟方法,一脉相承"中,我们感受到一课三境: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我们也从中感悟到:在一节复习课中如何"拎一拎"、如何"音声相和"、如何讲一个"数学寓言"。这些应该就是《鸡兔同笼》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有幸和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面对面,无论是他的课还是他作的报告,都让我感觉到一种特有的实在和扎实;让我感觉到语文课就应该这样去上。为了和众多同行分享名师经验,我把孙老师报告中的某些观点作了整理,又结合孙老师的课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写了这样一篇杂感拙文,仅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4.
朱水平 《江苏教育》2008,(18):20-21
前不久,笔者听到一节语文课,没有华丽的教学手段,没有激情澎湃的教学语言,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5.
<正>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的说课活动,至今长盛不衰,已成为各个学校常规性的教研活动。为落实国办发【2015】43号通知精神,提升乡村教师从教能力,我们在说课方面,在守正的前提下做出探索探深规划,某些环节又吸收了一些新的元素,使说课程序更加科学。下面借用李巧青老师运用个体说课法《老人与海鸥》的说课稿,点评说课新增元素,供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有幸听了我市名师张老师的一节古诗课《游子吟》。在教学中,张老师根据古诗的特点,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紧紧围绕母爱展开教学。教学过程融阅读与审美、感性与理性、赏识与情感于一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一个"情"字贯穿教学全过程,使我受益匪浅。一.抓住诗眼——感悟情《游子吟》这首诗琅琅上口、诗意简明,诗人通过朴实无华的诗句,通过平凡的生活细节,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沉而无言的爱。这种感情,学生是很难一下子体会到的。教学中,教师围绕重点诗句分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7.
磨课,是教师“化蛹成蝶”的过程。我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为例,谈谈自己磨课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磨课,是教师"化蛹成蝶"的过程。我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为例,谈谈自己磨课的经历。缘起:感动后教什么的困惑作为教材中的选文,有些文本价值侧重于选文内容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有些文本侧重于所蕴含的表达价值,有些是提供作为某种(如阅读)操练的材料价值,这三者的功能的教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有幸听了特级教师徐斌执教的《认识乘法》一课,不禁被他精湛纯熟的教学艺术所折服。本文试图撷取徐老师《认识乘法》课上的几个片断来感受一下徐老师如何在一节看似平淡无奇的数学课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与方法的。对话中的师生关系新课程观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  相似文献   

20.
杨才 《甘肃教育》2011,(16):58-58
在联片教研活动中,听了我校朱斌林教师上的公开课,犹如身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人漫步其中、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游"感颇多,现将这节课作如下评说。一、从完成的教学任务及效果看1.《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的一篇写景小品,朱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理解主旨、透视文章深层内容、领略山水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