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中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强调了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 ,应该把作文教学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这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作文教学让学生写一篇一篇的作文 ,是一种练习 ,我们要通过努力使学生感到他写文章 ,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同时也是自己生活的一种需要。如写《我喜爱的》 ,如果在学生写好文章后 ,多请些学生读给大家听 ,或者把学生的作文挂在教…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先生的话形象地道出了文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因而。教师要牢固树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语文观。引导学生靠拢生活、深入生活.创设良好的作文训练情景,坚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感兴趣的事。学生才会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习作来,才能使学生作文由难变易、由无话变有话、由怕写厌写变爱写会写.  相似文献   

3.
许文华 《湖南教育》2004,(13):39-39
1.让学生仔细体会生活,勤练笔。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因此,语文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体会生活中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并要求他们把过程写完整,写清楚,这样作文自然就言之有物了。通过生活  相似文献   

4.
要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教师的启发和诱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高年级作文主要是通过命题来写的.我在长期带高年级语文课过程中感到命题作文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题目陈旧,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如《新学期的打算》、《寒(暑)假里的一件事》《一个熟悉的人》等题目,四年级写过五年级写.《新学期打算》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每学期都要写.这些作文题目,学生一看就厌烦.《我为四化而学习》、《在文明礼貌月里》、《我的小学生活》、《我们的祖国多美丽》等题目范围大,学生无从下手.为了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除在命题方面下功夫而外,也可用学生自己命题的方式作文.听故事作文是我在作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教师提供的一些简单情况,让学生合理想象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题目学生自己定.  相似文献   

5.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这是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所表明的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新世纪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一、小学生生活作文的意义1.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这样界…  相似文献   

6.
汪雷雷 《成才之路》2009,(32):22-23
近几年高考作文越来越“生活化”,尤其江苏省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要求学生“品味时尚”的生活。从阅卷来看,很多学生的作文缺乏个性,写的作文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这就对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一个警示:把学生关在题海里,不去好好关心社会与生活,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那么,怎样让写作教学走进生活呢?  相似文献   

7.
学生常常苦于没有素材,一提起笔来就无话可说,这已成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可写的自然美、社会生活之美,数不胜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把学生的作文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感受力,开展"寻美""创美""写美"活动,有效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写作水平。这不仅是坚持作文"从内容入手"的要求,而且是转变教学思想,实现作文育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一、观察身边人和事,写出"自我"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认真地观察生活,用心去体会、感悟生活的真谛,才能写出具有个性化的作文来. 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养成对自己身边人和事勤观察、善体会、细感悟的习惯.这就是写好个性化作文的最佳途径,也是解决学生没东西可写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得心应手写出好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应围绕“真、情、新”三字做文章。一、真所谓“真”,即真实,包括“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当前,学生害怕写作文,无非是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实,生活就是作文之源。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就要教学生学会留心身边的事…  相似文献   

10.
赵先安 《成才之路》2013,(26):31-31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述方法。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大难题,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教师认为作文难教。一、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写作目的的狭隘性。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几乎是脱离社会现实的,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亲近自然,参与实践。在单调的学校生活中,学生为考试而写作文,而考试把分数放在首位,评分数定教师和学生的成绩,这样的评价没有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因此,学生写的作文存在一定的狭隘性。(2)习作内容的空洞性。对学生来说,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作文素材到处可见,很多就在学生身边。在辅导学生写作《美丽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 ,“把内容写具体”是一项基本要求 ,而大部分学生习作中最困难的就是不知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特别三年级学生。因此 ,在作文指导课中启发学生怎样把内容写具体便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作了几点有效的尝试。一、“看一看”再写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往往不大关心 ,熟视无睹 ,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投入到生活中去 ,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第一单元的作文教学中 ,我就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悄悄话》 ,先从图的名字或人物的表情等几方面来观察 ,然后再把观察…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就应当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的“生活味”,把生活带进课堂,在课堂中再现生活,让学生感受和关注生活。作好素材的累积和生活的体验。如在五年级准备指导学生进行《难忘的一件事》这类文章的写作时。我在思考如何进行教学时突然想到了这段时间班上孩子疯玩着5角钱一张张的“三国卡片”,于是有意进行引导教育和把生活拉进作文课堂中来。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什么”即作文材料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如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身边的作文材料呢?这就需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强调材料的积累与利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点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积累写作材料,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但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写起作文来都是“脚踩西瓜皮”、“现场直播”,作文内容材料单一,故事陈旧,思想平庸,读起来无新鲜感,空洞乏味,有的像记流水账,使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个很广的领域,这里仅在“通过审美,进行作文教学”的背景下,谈一些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作文教学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去提炼生活,写出个性鲜明的文章,而且要指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美的世界。一、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美的世界杜甫在《望岳》诗中说:“造化钟神秀。”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而作文教学往往是从指导学生观察描写开始的,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美与丑、善与恶、真与伪都在他们的身边演绎着。但对这一切如…  相似文献   

16.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学生作文水平的好差.除了文字表达能力的强弱外.重要的一条还在于学生对所写内容的材料,掌握的丰富程度如何。通过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没有道理的。要写好作文,就得先积累材料像当代散文家秦牧说的那样,从事写作的人必须建立三个“仓库”。建立从生活实践中得到的材料“仓库”是我们引导学生要建立的第一个“仓库”。人们的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生活中的材料是无比有趣,无比生动,不可计数的。这是学生作文的源泉。要教会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热心参加有益于心身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要引导学生勤于动手,多写笔记,把自己生活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随时记录下来,建立起充实的作文材料“仓库”。如果学生持之以恒.勤于笔录,长年累月地把生活中的材料积累起来,建立起充实的材料“仓库”,作文就不会内容贫乏.空洞无物。  相似文献   

17.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师就必须积极探究作文指导方法。笔者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探索出作文指导“六部曲”———“看”、“想”、“说”、“写”、“改”、“评”等六个环节。现将本人的体会诉诸笔端 ,供同行们参考。  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 ,我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调动他们对生活观察思考的积极性。“处处留心皆文章” ,引导学生们时刻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景物 ,学会采撷生活之树上的片片充满生机的绿叶 ,选取社会生活潮流中的颗颗闪亮的水珠 ,不断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如 ,观察人…  相似文献   

18.
从我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深切感觉到小学生从识字造句到谋篇作文,三年级是个“关”。这个“关”过得好,学起作文来就轻松自如,否则就会感到艰难沉重。如何帮助学生过好这个“关”呢?我认为“仿写”是重要的一环。三年级“仿写”训练的要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培养谋篇布局的能力。这里我以教学《翠鸟》与仿写《鹦鹉》为例,谈一点我教学仿写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引导学生写创造性的作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要求。怎样进行引导,这就涉及到方法问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有一些收获,可以用以下四点来概括。一、“拔”旗易帜即把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素材,移植到童话、寓言或科幻故事中去。可以引导学生把生活中以及学校里师生  相似文献   

20.
策略一:留心生活,愿意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任何文章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我们不能把作文教学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让学生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敛内容就充实,情感就真切,而且较容易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