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戏剧作品常常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我国优秀的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第二幕)也是这样。它在集中、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写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收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戏剧"活动·探究"单元。本单元设计了"阅读与思考""准备与排练""演出与评议"三个任务。教材选编了《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楼(节选)》《枣儿》三篇中国经典戏剧。为了探究其共性特点,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品味人物语言,揣摩台词含意;  相似文献   

3.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表单元的教学目标 1.从文体上,了解戏剧的特点; 2.从阅读方法上,能掌握阅读戏剧作品的基本思路及技巧; 3.从阅读内容上,能够理解戏剧冲突、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能分析句群中的句间关系; 4.从写作上,能够学会在记叙中抒情的方法。 (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 2.了解戏剧的形式特点; 3.分析作品的主题; 4.掌握语言特色。 (三)表单元的教学难点 1.分析戏剧的冲突特点,了解情节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戏剧与小说、诗歌、散文通常被认为是文学的四种基本体裁。戏剧主要由人物、冲突和语言构成,优秀的戏剧总是有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紧张曲折的戏剧情节,而这一切都需要借助语言来实现,尤其是在话剧中,“对话”已成为表现冲突、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最为基本的手段。因此,戏剧语言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人物塑造是否成功,情节开展是否顺利,以及戏剧内容是否深刻。  相似文献   

5.
论戏剧文类的基本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宗社 《安康学院学报》2013,25(1):87-91,115
戏剧艺术包含文学艺术和表演艺术两部分。作为文学艺术的戏剧包含冲突、行动和语言三大要素。冲突指两种力量的对抗,分为外在力量的冲突和人物内心的冲突,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主要表现内心冲突;行动是戏剧故事情节的组构方式,西方戏剧以"回溯式"方式集中展开戏剧冲突,中国传统戏曲的情节按时间顺序展开;语言指戏剧人物的唱词和台词,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冲突与情感,应具有抒情性和性格化特征。这三大要素是戏剧分析与批评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戏剧冲突是话剧文本教学的出发点,寻找冲突,关注戏剧情节,并通过理解潜台词把握戏剧冲突中的人物形象已成为话剧文本教学的不二圭臬。我们发现,这种形式的话剧文本的教学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窠臼:它过于强调情节的完整而选择能够印证情节合理性的人物语言,将有丰富意蕴的潜在语言简单化、表面化,将丰  相似文献   

7.
一、在剧本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材料的特殊性 戏剧,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它是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要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我们读到的剧本是戏剧的文学部分,是一剧之“本”。在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单元,为阅读教学安排了四篇。作者的国别有中有外,时代有古有今,戏剧的种类各有不同,在情节安排、矛盾冲突、人物塑造、主题表现以及戏剧语言等方面都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8.
阅读戏剧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第一,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如:戏剧的概念、戏剧的分类、剧本的情节结构等。第二,理解戏剧冲突。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通过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如《〈白毛女〉选场》通过旧社会两大阶级之间尖锐的冲突,刻画了黄世仁的贪婪、凶残和杨白劳的忠厚、懦弱,反映地主阶级对农民剥削压迫的深重。第三,分析人物语言,欣赏戏剧形象。戏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因此它的情节结构、人物性格、主题思想,主要由人物语言表现出来。戏剧中的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化,能充  相似文献   

9.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复习巩固阅读小说的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i培养速读小说的能力;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及意义。 (二)单元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了解中国古代小说重视情节的完整、生动、曲折的传统。 2.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了解中国古代小说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3.通过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对人物出场的生动描写。 4.通过学习《明湖居听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音乐描写的高超技艺。 5.学习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学习准确把握主题的  相似文献   

10.
日前,听了两节同为《三块钱国币》的公开课。一节的教学思路是从分析矛盾冲突和情节入手进而把握人物性格和主题;另一节则是从人物语言切入。课后,大家反映不错。对于戏剧作品的解读,我们可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入手,例如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语言风格、表现技巧等多角度来解读。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11.
[单元读写要求] 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社会生活矛盾的反映,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各种人物间的各种矛盾冲突,要从反映社会生活的角度去分析戏剧冲突的实质。人物语言是戏剧文学的又一重要内容。阅读戏剧要注意分析人物语言中的潜台词,从中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人物性格,把握戏剧的本质冲突。根据电影剧本的特点,学习时要重点分析场景描写,把握环境描写和故事情节,尤其要注意分析其中对人物动作、语言、表情的描写,从中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体会电影剧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古典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思想健康、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精炼生动,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美统一的文学作品。又因为它富有明显的场景、尖锐的冲突和性格化的人物对话等特点,所以我认为,如果把它作为一出古典诗剧来看,也不是不可以的。诗剧的第一个特点,是场次的分明。这首诗歌是按时间顺序及场景转换顺序来叙述故事情节的,很适于戏剧场幕的划分。可以这样看: 序幕:起兴(诗歌头两句) 第一幕:被遣(从“十三能织素”到“二  相似文献   

13.
训练要点:本单元由三篇民间故事组成,较一、二、三单元,有其独自的特点:民间故事一般有鲜明健康的思想内容,它常常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来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从而表现劳动人民纯洁而朴实的感情,善良而美好的愿望。民间故事的情节完整,多曲折波澜,长于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善于通过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其语言通俗流畅,形象生动。《牛郎织女》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通俗  相似文献   

14.
学写课本剧     
一、活动方式及学习目的1 阅读戏剧单元的文章 ,复习巩固戏剧知识和写法。2 运用戏剧知识和写法 ,学写课本剧。二、活动程序和做法(一 )阅读戏剧单元的文章 ,复习巩固有关戏剧知识。1 填空 四大文学体裁①②③④剧本的文字①剧本的  (    )a   b   c   ②  a   f   b   g   c   h   d   j   e   2 思考题①戏剧中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的事情应怎样表现 ?②怎样看待戏剧的矛盾冲突 ?③怎样表现戏剧冲突 ?④戏剧怎样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二 )学写课本剧尝试将一些课文改写为剧本 ,这叫…  相似文献   

15.
<正>一.在语言上精于雕琢,使读者感受到作品语言艺术的感染力。黑格尔曾说:"戏剧把一种本身完整的动作情节表现为实在的,直接摆在眼前的,而这种动作既起源于人物性格的内心生活,其结果又取决于有关的各种目的,个别人物和冲突所代表的实在性。"戏曲的抒情艺术必须是从语言层面有目的刻画开始的,这种目的就是使完整的动作情节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中面向受众直接展示。  相似文献   

16.
从高潮看戏剧的统一性许云戏剧的重要特点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刻化人物,从而告诉观众在无穷无尽的生活长流中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活过程,艺术地显示剧作家创作意图。一般来说,高潮是矛盾冲突发展的顶点,也是体观创作意图的关键,同时,从戏剧结构上看,高潮...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1.了解话剧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能力与兴趣。2.了解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3.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人物关系,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即写作思路)。4.了解莎翁作品的语言特点。【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体会“话剧是说的艺术”。2.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演)课文,以读(演)来体会人物,把握情节的发展。3.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夏洛克这个人物,体会莎翁是怎样表现这个人物的。4.训练学生把握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及高潮,进而了解话剧的戏剧冲突。【教学设想】教学方法诵读与研…  相似文献   

18.
一、训练目标戏剧是综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成分所构成的舞台艺术。戏剧剧本即戏剧文学,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是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内容。1.根据具体的语境把握戏剧冲突和人问性格。没有冲突(矛盾斗争),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生活矛盾的集中反映,是人物性格内在冲突的情意激化。戏剧冲突的构成:()对立性格的人物与人物之间发生的面对面的冲突;(2)人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3)人物本身内心的矛盾冲突;(4)喜剧性的冲突和悲剧性的冲突等。戏剧冲突的表现形式:()一系列的能够看得见的外部形体动作;(2)通过…  相似文献   

19.
以《史记》所写人物、事件为题材而改编的戏剧很多,仅《史记研究资料索引和论文专著提要》(杨燕起、俞樟华编)中,所收和《史记》有关的戏剧篇目就有233部.这些戏剧,对《史记》中所写人物、事件,有的做了改动,有的稍加改动,有的几乎不做改动(按《史记》中的情节框架设计结构,把《史记》中人物的语言直接用作唱词或对话).这种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史记》的内容丰富生动,为后世的戏剧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历史题材;二是《史记》中所写的人物、事件有明显的戏剧性特点,易于改编成戏剧.在这两者中,后者更是主要的原因.《史记》的戏剧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戏剧性的情节结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有四:①分析本单元五首抒情诗的结构形态和语言形式,理解每首诗的情感内蕴;②比较五首抒情诗传达情感的不同手段,学习多种抒情方式;③分析《孔雀东南飞》的情节、人物和对话,掌握阅读叙事诗的基本方法;④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学会划分诗歌的节奏。教学的重点是:情感的生成和传达。难点是:情感勃发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