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中宋江顽固地推行投降主义路线不是偶然的,是由他反动的地主阶级立场和世界观决定的,是他所信奉和宣扬的孔孟之道的产物。因此,深刻揭露和批判宋江所宣扬的孔孟之道,进一步搞清楚投降主义路线与孔孟之道的关系,对于深刻认识投降派的真面目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里的宋江,恪守孔孟之道,顽固推行投降主义路线,瓦解农民起义军队伍,断送梁山革命事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投降派。从宋江的全部罪恶史中,我们可以了解什么是投降派,以及他的投降主义路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是对《水浒》一书最正确的评价。它明确地告诉我们,《水浒》的要害是投降。一部《水浒》,突出地刻画了投降派宋江的形象。具体描写了宋江混进梁山农民起义军后,如何推行一条投降主义路线,如何叛卖革命,以及如何带领这支被他改变了性质的农民队伍镇压别的农民起义军的全过程。出身于地主阶级的宋江,“自幼曾攻经史,长大亦有权谋”,是一个孔孟之道的忠实信徒,十足的野心家、阴谋家和反革命两面  相似文献   

4.
《水浒》中宋江挥舞的“替天行道”旗号,一直得到一些人的肯定。他们说:“替天行道”的“道”是“一种革命的道”,是“造反有理的‘理’”,“替天行道”是一面“揭竿而起的反叛朝廷的旗帜”。事情果真如此吗?否!一部《水浒》暴露得十分分明,书中宣扬的“替天行道”的“道”,就是孔孟之道。就是宋明理学的“理”,宋江正是以儒家反动理学的黑幡作为白旗,来推行投降主义路线,葬送农民起义的。  相似文献   

5.
析宋江论雁     
孔孟之道是宋江推行投降主义路线的精神支柱,是他用以毒害、瓦解革命队伍的腐蚀剂。在《水浒》中,宋江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宣扬孔孟之道的机会,一百一十回的秋林渡宋江论雁便是一例。在“征王庆”回军途中,浪子燕青于秋林渡射落几只雁,宋江即大发一通议论:“……此禽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备。空中遥见死雁,尽有哀鸣之意,失伴孤雁  相似文献   

6.
《水浒》中的宋江是个投降派的典型。诗如其人。宋江的诗词,维妙维肖地自我勾画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奴才,农民起义军的叛徒的丑恶嘴脸。这些诗词,是宋江搞投降主义的绝妙自供。一宋江“自幼学儒”,装了一脑袋孔孟之道的儒学秕糠。登上仕途后,凭着他从儒家  相似文献   

7.
金圣叹把《水浒》砍掉二十多回,砍掉了不真实,鲁迅非常不满意,专门写了评金圣叹的文章,叫做《谈金圣叹》。鲁迅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一针见血地指出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反动实质:“单是截去《水浒》的后小半,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也就昏庸得可以。”金圣叹把《水浒》搞成“断尾巴蜻蜒”,这样一来,七十一回本的《水浒》也就显得较隐晦,宋江的叛徒嘴脸也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使历代统治阶级机会主义头子,更能利用宋江这个投降主义的典型来欺骗人民,腐蚀革命。金圣叹何许人也?他为什么要腰斩《水浒》,又以什么手法来肢解《水浒》呢?金圣叹,明末清初的反动封建文人,苏州人,又名人瑞,圣叹是他的号。他一生没有做过官,连补一个秀才也曾被黜革,但他是一个孔孟之道的忠实信徒,是一个顽固的地主阶级分子。在他的一生中,为了宣扬反动儒学,曾呕心呖血地评注了所谓六才子书,他以《离骚》为第一才子书,《庄子》为第二才子书,《史记》为第三才子书,《杜诗》为第四才子书,《水浒》为第五才子书,《西厢记》为第六才子书。通过对这些书的评点,来鼓吹孔丘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人之道。他自以为是孔丘之后  相似文献   

8.
一部《水浒》,“忠义”二字基本上统贯全书。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剖析《水浒》“忠义”的投降实质,识破宋江在“忠义”的黑幡下大搞修正主义、投降主义,有助于增强我们识别投降派的能力。“忠义”并不是宋江的先创。“忠义”是封建纲常伦理道德“忠、孝、节、义”的核心,其源出于孔孟之道,是奴隶主阶级维护其阶级利益的产物,后来被地主阶级利用于维护其封建统洽。所谓“忠”,就是孔孟讲的“臣事君于忠”,也即“忠君”;所谓“义”,就是孔孟宣扬的“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意思是说,忠君就得讲“义气”,“君叫臣死,臣不  相似文献   

9.
《水浒》塑造的宋江是一个投降派的典型。他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戴着“全忠仗义”的面具,凭借“及时雨”、“呼保义”的资本,窃取了“农民起义军领袖”的名义,去乞求皇帝招安,又去帮助皇帝打不“替天行道”的强盗,终于“鼎食封侯”、“青史留名”,成了现今的一个极好的反面教员。宋江钻进农民起义队伍中,搞修正主义,推行修正主义路线,是以孔孟之道的“天命  相似文献   

10.
金圣叹因评点《水浒》而蜚声文坛,但对于他评点《水浒》的是非功过,学术界至今仍众说不一。下面我仅就金评《水浒》中的弦外之音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一“夜寒薄醉摇柔翰,语不惊人也便休”。这是金评七十回本《水浒》用来结束全书的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实际上这是金圣叹评点《水浒》结束时痛苦心情的表白。这说明在明末“开门视天,云墨如磐”的黑暗时代,在厂、卫特务横行天下,文网密布,“张口犯刑律”的“寒夜”,评点《水浒》,不得不用曲笔来  相似文献   

11.
前 言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为了歌颂投降派宋江,宣扬投降主义路线,《水浒》作者煞费苦心地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诗词歌赋就是作者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纵观《水浒》全书,就有诗词四百七十余首之多。这些诗词的主调贯穿着一条只反贪官,不反皇帝,鼓吹投降的黑线。其基本内容是美化北宋封建反动王朝,歌颂投降派宋江,推崇封建统治阶级的“怀柔”政策,津津乐道“替天行道”“顺天护国”的投降经,攻击农民起义,歪曲污蔑坚持农民起义正确路线的人物形象,宣扬以“天命论” 和“忠义”为中心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等等。这些诗词的组织安排,或置于卷首,以点明全书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基调;或置于人物出场前后,以渲染烘托投降派宋江的“忠义”思想,贬斥革命派的造反  相似文献   

12.
翻开《水浒》,“义”字比比皆是,什么“聚义”、“仗义”、“忠义”、“仁义”、“义气”、“大义”、“结义”、“义士”等等,充斥全书,目不暇给。加在宋江身上的“义”字头衔,尤其众多,诸如“山东义士”、“孝义黑三郎”、“呼保义”等等。过去有人把《水浒》称为《忠义水浒传》,足见“忠义”二字,是统贯了《水浒》全书的。《水浒》中“义”的观念,既然如此庞杂众多,看来是应当剖析清楚的。这对于当前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进一步开展对《水浒》的评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五年八月,毛主席对《水浒》有过评论。万恶的“四人帮”是一伙惯于“打着别人的旗号,偷运自己的货色”的职业反革命。他们借评论《水浒》为名,丧心病狂地将罪恶矛头指向周总理和邓付主席以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同时又在《水浒》评论上造成极大的混乱。“四人帮”及其御用写作班子片面截取和任意歪曲毛主席说的《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这句话,作为他们全盘否定《水浒》的重要理论依据;他们又胡说《水浒》是程朱理学的形象“图解”和“传声筒”,一笔抹煞了这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现实主义巨著的伟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歌颂投降派的反动实质,从根本上批判了《水浒》评论中的种种错误观点,为我们正确地评论和讨论《水浒》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文化大革命前关于《水浒》的评论,几乎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其中一个主要看法:《水浒》是“一部千古不朽的农民革命的史诗”,“塑造了农民起义的英雄群象”。文化大革命后的一些评论,虽然批判了宋江,指出他是叛徒,但仍没有把《水浒》当作反面教材,认为这部作品既塑造了一个叛徒、投降派的典型,也塑造了一批挺立梁山峰巅的英雄。究竟《水浒》是一部反面教材,还是半部反面教材?究竟应当怎样看《水浒》所塑造的各种农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重新读了《水浒》,也看了文化大革命前评价《水浒》的部分文章。这些文章大部分是肯定《水浒》中宋江形象的,说他是“领导农民起义”的“英雄形象”。但也有的说他是“葬送农民起义的叛徒”。我们是赞成否定意见的,而且要彻底否定,把那些美化《水浒》中宋江的外衣层层剥掉,看一看这个孔孟的忠实信徒、投降派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在评改《水浒》时是否“独恶宋江”,这是《水浒》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论证了金圣叹“独恶宋江”是真,是“骂杀”而不是“捧杀”;指出金圣叹是明代后期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率性任情、以情格理的反道学的思想倾向是其“骂杀”宋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金批《水浒》时而出现对宋江的“赞语”,也做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主要是为了使用“障眼法”,使其作品在朝廷明令禁毁《水浒》的特定政治环境下得以付梓问世。  相似文献   

17.
张恨水自少年时代就接触了国学名著《水浒》,他收藏了很多版本的《水浒》,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作出《水浒人物论赞》、《水浒别传》、《水浒新传》等“水浒”系列作品,从而丰富与发展了梁山泊英雄好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一九七五年九月四日社论传达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评论《水浒》的重要指示,并号召我们积极参加对《水浒》的评论和讨论。社论指出:“《水浒》问世以来,它的主要倾向是什么,一直众说纷云。”解放以后《水浒》曾被有一些人捧为“千古不朽的农民革命的史诗”,把宋江这个投降派说成是革命派,把歌颂宋江的修正主义说成是“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文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文学作品的出现和流行,既“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总是以“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水浒》这部反面教材,在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历史发展上,有着不可忽视的恶劣影响。鲁迅曾经指出:清代公案小说中的侠客,“很象《水浒》中底人物,故其事实虽来自《龙图公案》,而源流则仍出于《水浒》”。鲁迅根据文学创作的继承关系,指出清代公案小说源自《水浒》,这是十分精辟的见解。因此,通过分析奴性十足的清代公案小说,能帮助我们深刻认识《水浒》的反动性和恶劣影响,并进一步揭露《水浒》搞修正主义的欺骗性。  相似文献   

20.
腰斩《水浒》的金圣叹,过去有许多人吹捧过。买办文人胡适,就把金圣叹誉为“十七世纪的一个大怪杰”,把金批《水浒》说成是“一部永不会灭的奇书”。解放以后,仍有人把金批《水浒》捧为“最佳版本”,并说金圣叹“生得无愧清白,死的尤为壮烈”。然而,鲁迅早就写过《谈金圣叹》一文,指出“单是截去《水浒》的后小半,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也就昏庸得可以。”这是对金圣叹及其腰斩《水浒》的深刻批判。为了使大家进一步批判金圣叹其人其行,不妨为他写个小传,看看这个号称“狂生”“怪杰”的人,究竟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