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行政道德对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导向、控制、调节、教育和激励等功能。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他律的缺失以及道德建设的滞后,进一步导致了腐败问题的产生。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我们必须在继承和弘扬传统行政道德精华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容,明确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规范,加速行政道德法律化,促进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社会道德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主流和长远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道德建设着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再加上国家对科学技术发展应用的有效社会控制,科学家和科技工作的道德责任感,科学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一定会更好地促进科学技术和道德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道德理论,关于道德现象的定义和研究方法;关于道德的起源和社会本质,关于道德的社会控制功能和实现手段,并试图寻求其中有益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启示和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任务。笔者认为,落实《决议》的精神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关系:即基础层面与高级层面的关系;批判与继承和引进与抵御的关系;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转型时期,某些旧有的伦理规范已失去约束,新的道德规范体系未建立起来,道德建设出现“断层”。具体表面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方面。社会经济结构巨变对传统道德的巨大冲击,社会道德控制机制的弱化与反道德思潮的影响,道德教育的扭曲变形等都导致了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校正道德失范,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确定道德与经济的关系;用生产力标准充实更新道德标准;建立良性循环的道德规范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6.
从辩证思维方式看道德建设刘士俊在道德建设研究中,坚持思维的多向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在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影响的问题上,既要研究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正面效应,又要研究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负面效应。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它的产生、性质及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些道德滑坡现象引起众多思考。道德评价失衡、价值取向混乱、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道德教育扭曲变形。从当前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分析了目前道德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并提出加强和完善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制度建设;构建现代价值理念,以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引导个人行为;追求法治体系下的道德自律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立足社区道德建设的探索阶段,主要从社区道德建设模式的含义、构成要素、构建原则、分类四个方面入手,对社区道德建设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力求为实践中的社区道德建设提供更为有利的理论支撑,营造符合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社区道德建设过程、氛围和空间。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道德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亦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道德建设。一方面,它丰富学生道德建设的内容,为大学生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带来良好的契机。另一方面,它不可避免的滋生繁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格格不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极大地冲击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给大学生道德建设带来了复杂性的艰巨性。因此,高校要重点围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大法制宣传教育、营造有利学生形成高尚道德的校园环境等方面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一些人轻视道德而看重法律,然而历史照示,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道德是法治的价值支点。立法、执法、守法离不开道德的支撑。同样,道德建设也离不开法治的建设与支持,法律既以目的性的角色支持着道德建设,还以工具性角色支持着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呼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伦理学应运而生。但是生态伦理学不仅仅是为了挽救生态危机而产生的,它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文明的真正开始。在这个阶段上,伦理共同体的范围不断扩大,直至整个自然都可以作为道德主体。自然成为道德主体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要求。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自然本就是伦理共同体中的一员,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工具理性的盛行,自然被排除在伦理共同体之外。尽管如此,伦理共同体还是在扩大,自然就是其下一个逻辑扩展的对象。同时自然也具有作为道德主体的资格。这种道德主体不同于以往的道德主体,而要以人为其代言人。  相似文献   

12.
"慎独"是我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的精华。慎独的前提是"居敬",实质是"重隐",目的是"为己"。慎独开拓了个体的精神空间,对于培养个体道德情感、坚定个体道德信念、提高个体道德自律能力、健全个体道德人格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The Hope of a Critical Ethics: Teachers and Learn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道德体现人的品行和性格两个方面,而社会道德则反映社会民众整体素质水平,也同时反映这个社会的民族信仰和理念。“5.12”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楷模,作为国家行政伦理主体的公务员、国家机关,在处理“5.12”抗震救灾这样的事务时到底应具备什么样的伦理道德呢?本文先进行概念梳理然后进行论述,得出行政伦理主体应具备的三方面的伦理道德观点,进而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
当代道德生活中底线伦理问题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学科基础。对于“底线伦理”问题的考察,必须把它纳入到关于整个社会道德生活的理论框架中去。其作为个人行为规范的底线伦理的保障,主要有待于“文化生态”的完善;至于作为社会制度道德的底线伦理的保障,则呈现出更复杂的状态;处理好底线伦理问题要正确处理好其与道德结构、文化生态以及政治正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德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难题。新时期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应该倡导通过建立现代德育制度来教育人 ,鼓舞人。文章在论述制度德育内涵的基础上 ,探索了通过建立道德的德育制度、营造制度环境来构建高校制度德育体系的问题 ,试图构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建立新的师生伦理关系来改善德育实施效果,并在对高校师生关系伦理及其存在问题的解析基础上,阐述了如何构建新师生伦理关系,并说明了新师生伦理关系对高校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伦理学基础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上颇具争议。被教条化、实证化理解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正是产生此争论的根源所在。而基于实践性、历史性语境中的解读指明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内在的伦理学向度,即内蕴于非道德化的社会批判与社会发展话语中的对人类真正道德化生存的伦理承诺。必须回到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语境之中,重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与人格发展的奠基期,学前教育质量会直接影响人的一生。教育督导是学前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学前教育督导彰显了办学行为评价的公正性,关乎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涉及学前教育关联主体的利益保障。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教育督导应以伦理和道德精神为底蕴,指向社会共同体的公平、正义范畴。通过对学前教育督导面临的功利性、正当性和公平性的道德考量,可以看出其在人们的伦理期待中应具有公平、正义、效率、平等的特征。学前教育质量督导的伦理建设应该包括:浸润伦理关怀,拓展伦理交往空间,增强伦理自觉,实现教育正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在伦理方面以培养公民伦理并通过大学德育进行道德教育,但现实中大学德育的效用并不高。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学德育的"知行脱节":道德行为不能达到道德认知和行为规范的要求。站在伦理学高度看,人与人相处所存在的行为准则有多种,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能以最基本的"底线伦理"——"不为恶"原则为行为原则就是实现了道德行为,遵循此原则就是从基本道德行为做起进而逐步达到公民伦理要求。大学生公民同样需要从"底线伦理"的行为准则做起以达到公民伦理的高层次要求。因此,要提升大学德育的效用就需要以"底线伦理"为基础进行道德行为约束,以达到"知行统一"的德育目标。高校基于"底线伦理"才可呈现高效用的大学德育的可能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