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言论是一张报纸的“旗帜”,它代表着报纸的质量和水平。无论是地方报纸,还是军队报纸,无不把写好言论作为办好报纸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近几年为一些报纸撰写言论的情况,谈点粗浅体会。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言论?言论也就是通常说的以新闻评论为代表的论说文,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就党和政府、方针、政策、重大决策,或重大的新闻事件、工作经验以及有关问题等发表言论的一种文体,既“评”又“论”,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比消息、通讯等体裁,更直接代表编辑部或署名作者发言的一种体裁。所以,新闻界一般称言论为…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铁道报》编辑部,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每一期报纸要做到版版有言论。这里指的“言论”,就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报纸上的新闻评论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述评等文章的总称,它和新闻报道、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是报纸上两种主要的文字体裁。新闻报道是主体,新闻评论就是旗帜,是灵魂。新闻报道主要是报道事实,新闻评论主要是发议论,讲道理。新闻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体现编辑部或作者的思想观点,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评论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问题和事件的分析论证,直接表明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也是调整读者思想的“启辉器”。因此,各级党报都把撰写新闻评论作为办报的“重头戏”来演。 然而,有些地方小报却认为自身“人微言轻”,怕说话无人听,写评论无人看,除了转载大报一些“通用”言论外,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土特产品”。在这些报纸中,由于有自卑感,新闻评论竟成了一块“撂荒地”。 近几年来,作为县市级的洪湖报把认真写好新闻评论作为办报人的“庭园经济”来经营,撰写编发了不少有一定份量和影响的新闻评论,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王超群 《今传媒》2006,(1):56-57
目前,专家言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几乎成了报道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成“专家热”现象。记者不但在新闻性强的消息报道中引入专家的观点,还热衷于专家访谈或特约专家参与新闻评论,针对时事新闻背后的纵深与时局,独立撰写分析、评论文章,像《南方周末》的“视  相似文献   

5.
言论,从广义的理解是一种“发言立论”的文章,即一般意义上的议论文。从狭义的理解──写作实践看,言论是就新近发生和变动着的事实展开的评论,如同新闻一样十分强调其时效性。它要求作者用自己思想的“雷达”去捕捉社会各个领域的鲜活话题,联系时事现实去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立意的新颖是任何文章都孜孜以求的,但对于言论而言,其“新”显得更为重要。这种一事一议、篇幅不大的文章,如果所言内容是“昨日黄花”,所谈道理是人人皆知的大道理,这种文章就毫无价值。所以,这“新”可谓言论的命脉所系。一 材料的新鲜,是言论具有新…  相似文献   

6.
小言论的特性 小言论属评论家族,主要是指论题单 一、分析扼要。篇幅简短、运用灵活的小型评 论。有人又称之为微型评论、袖珍评论。它 具有一般言论就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议论、讲 道理,有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共性,又与 杂文、短评这些相近文体有一定的相通性, 但它更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也就是它的特 性。其特性有以下几点: (一)群言性。报纸评论中的其他体裁, 无论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还是短 评、按语,都是代表编辑部发言的,体现的是 办报人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而小言论均系 作者个人署名,作者队伍来自编辑部外的上 …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奥运期间的《中国青年报》言论版《六方说法》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分析新闻评论的选题原则、评论视角和评论风格。《中国青年报》的奥运言论版在选题上遵循重要性和接近性原则,侧重人性化的评论视角,评论的稿件来源由读者、本报评论员和专家学者三者构成,这三个群体依据不同的文化资本和话语空间形成了差异性明显的表述风格。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作为报纸上最主要的文字题材之一,无疑应发挥其“党报的旗帜”的重要作用。然而不少党报的新闻评论,人们普遍不爱看,读者群很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忽略了新闻评论的群众性。论题离群众太远,或居高临下,或空洞说教,语言死板教条,是造成评论成为报纸“弱项”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对症下药,以贴近性引导读者,以务实、创新的风格打动读者,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说服读者,切实提高地市党报言论写作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报纸的质量。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让评论“近些、实些、活些”。一、评论的…  相似文献   

9.
<正>新闻评论是新闻却又不同于新闻,它以阐明观点为主,针砭时弊、明辨真伪、直指要害,在报纸版面上有点睛的作用。一、评论的不同类型评论的写法种类很多,但好评论的标准是共通的。笔者根据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就写作小言论进行初步分析,重点围绕小言论的选题立意和写作语言进行阐述。就评论的类型来说,在报纸上刊登的有社论(社评)、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编后语、专栏评论、评述、杂文等;在网络上有快评、短评、微评等;从评论的内容来分,有时评、民生评论、经济评论、文化评论等等。本文主要讨论报纸上常见的篇幅在1000字以内的涉及政治、经济、民生、发展类简明扼要的评论文章,简称小言论。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论作为报纸上最主要的字题材之一,无疑应发挥其“党报的旗帜”的重蜚作用。然而不少党报的新闻评论,人们普遍不爱看,读群很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萤要的原因是,忽略了新闻评论的群众性。论题离群众太远,或居高临下,或守洞说教,语言死板教条,是造成评论成为报纸“弱项”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对症下药,以贴近性引导读,以务实、创新的风格打动读,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说服读,切实提高地市党报言论写作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报纸的质量。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让评论“近些、实些、活些”。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评论在我国由来已久,先秦诸子言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议论国事来表达有志之士关注国家命运,承担匡扶社稷之责。随着时代的发展,报刊言论逐渐兴起,《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可以说是新闻评论的起点,而后报纸广播电视甚至是现在的网络新闻评论迅速崛起。我们现在的新闻评论是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的,需要积极客观地发表言论、表达观点。因此,评论绝非易事。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里说过,阐释是智力对世界的报复,为的是另建一个“意义”的影子世界,而作为一个新闻人,对新闻的“阐释”也可以说是对新闻的评论,新闻评论的“意义”在于揭示和阐释事实背后的真理。著名报人张季鸾提到评论的原则应是“立言为公、言论独立、持论公正”,公正独立的言论是新闻评论的要义,倡导客观公正也是新闻价值的体现。当下,新闻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观念的竞争,重视和提高新闻评论的水平是媒体的共识。此外,新闻评论并非专业的新闻人才有权发表,赵振宇认为,新闻评论应成为民众的一种传播素质,对重大事件和新闻报道发表评论,是人们参与社会管理的一种公民素质体现,我们要提供更加广泛和便捷的意见通道。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评论界有人把社论、评论员文章等称为大言论;把短评、编者按、编后和一些署名的专栏评论称之为小言论。大多数读者是喜欢阅读报刊上的新闻评论的,其中受欢迎的大都是小言论,尤以《人民日报》一版上的《今日谈》这类专栏署名小言论最受青睐。而爱读社论这类大言论的却只占被调查者中的很少数。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大言论”的一些思考。我以为,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或当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所发表的带有倾向性的言论。它在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社论这类大言论在这方面的作用尤其明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是报纸上一种很重要的、战斗性强的文体。 从广义上讲,新闻评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辑部文章、评论、专论、短论、短评、小言论、杂文、小品文、影评、书评、观察家评论等等,是报刊言论的总称。在这个大家族中,杂文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极强的战斗性,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也越来越得到编辑的青睐。很多报纸都开辟了固定的杂文专栏。 要想办好杂文专栏,首先应当搞清杂文的基本特征,了解杂文的自身规律,正所谓知水性者善泳。如果按“论”的范畴,杂文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吸收了新闻的特质,包含着某种具有当代…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的开播,电视向全社会推出一个新型的评论模式。它以纪实性现场为基础,由主持人(记者),主持电视评论,引入大众参与评说,通过平等、双向交谈,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崭新的、区别于传统评论的形式。如何看待已出现在我们荧屏上的这种新型电视评论,中国的电视评论究竟应该怎样发展呢?《焦点访谈》的成功探索说明,更新电视评论的传统观念是发展中国电视评论的前提。 对于评论的传统认识,我们可以从《辞海》中窥见一斑。《辞海》给评论下的定义是:“评论是报刊言论的总称。及时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阐明报刊编辑部的观点和主张。”“是报刊言论的一种体裁。”传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大陆,一般认为:“电视新闻言论,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在我国台湾,将电视新闻言论统称为“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系新闻报道的延伸,可说是新闻事件的解释说明,必须是具有评述价值内容,也就是‘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事件,才足以作为评论的题材。除了比较分析外,更综合各项可能意见,再加上自己的见解,较具主观成分”。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93年年鉴》这样认定“言论”:“要有适度的言论,告诉他们(观众)在重大新闻中还有什么新闻,这样我们的  相似文献   

16.
加强新闻言论,是地市党报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一般说来,地市报的新闻言论需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提高。从量上讲,地市报大部分是在“文革”后才复刊和创刊,不少报社因人员不足,都没设专职评论员,新闻言论要么是等待自然来稿,要么临时指定人去写,不少报纸三、五期难以看到一篇言论。有些报社即使设有专职评论员,不过一、二人,孤军作战。言论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的比重显得微乎其微。从质上讲,言论写作局限于少数人,评论员常出现“无米下锅”或“无的放矢”,无形中影响了言论的整体质量。《闽西报》在1987年复刊时也遇到了上述问题,怎么办?我们除了成立由总编挂帅的评论小组,负责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外,要求各版都要开设一至二  相似文献   

17.
专栏言论,除了微型化小言论这种形式外,还有论坛式、杂谈式和专题式等多种表现形式。论坛式专栏言论属于篇幅适中、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开放型”专栏言论。这种新闻评论文体,在现代报刊评论史上可谓由来已久。不过,就我国解放后的报刊实践而言,还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新闻评论改革的深入,才格外引起新闻界的重视。较有影响而又办得较早的论坛有1978年7月面世的《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专栏。《人民日报》自1980年1月创办“今日谈”专栏5年之后,于  相似文献   

18.
什么叫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以发表意见为主要目的的新闻文体,是议论、说理的文章。如果说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文体是以“记事”为主,那么新闻评论就是以“记言”为主。所以,我们又把新闻评论叫做“言论”。它的主要功能是要塑造和引导社会舆论,就是通过作者对新闻事实、新闻话题的分析、议论和说理来发表意见,既反映“街谈巷议”,人民群众的呼声,又传达党和政府的主张,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可以说,评论是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一面旗帜。一、评论的起源和传统我国古代就有把“记事”与“记言”分开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新闻短评被称作是新闻评论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简明扼要、运用灵活的新闻言论,其特点是形式短小精悍,内容鲜明独到,语言生动活泼。它与社论、评论员文章相比,题材没有那么重大。因此,庄严、凝重的色彩少一些,轻便活泼的特点较突出。  相似文献   

20.
关于“本报评论员文章”的署名问题,首都有几家报纸曾分别在内部酝酿过。前几年,中国青年报曾用过署名评论员文章,去年福建日报也曾用过。可惜,这种做法没有能坚持下去,也没有引起新闻评论界的广泛注意。对“本报评论员文章”,一般认为,它既非个人署名的一般评论文章,又不代表编辑部,只标明是编辑部一位评论员写的文章。其实,这类文章既然不代表编辑部,只是说明编辑部一位评论员写的文章,莫如署上评论员的名字,以表明这篇文章是编辑部某位评论员写的。当然,文章的观点,见解也是属于他个人的。所以,我以为凡“本报评论员文章”皆应署名。报纸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读者发言,使读者能经常地、及时地听到报纸的声音。这种声音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一种是代表编辑部的;一种是编辑部内某个评论员的,一种是读者或社外某个人的。代表编辑部的可以以社论,评论、短评等形式出现,代表编辑部某个评论员的可以用署名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发表;代表某个读者或作者的也可以用个人署名文章的形式出现。既然代表读者或作者意见的文章都署名,那么代表评论员个人意见的评论文章也应署名。现在,评论员文章一律不署名,使读者很难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意见是代表编辑部的,还是代表评论员个人的,而且同报纸的社论、评论,短评等也难以区分,两者之间的界限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这给新闻评论的分类也造成了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