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反思病态心理学取向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带来的负面效应,削弱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贫乏化,教育形式的单调性和教育途径的单向性,形成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关系的对立。以积极心理学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改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关系,挖掘教育的资源,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起到了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目标,转变教育模式的重要作用,从而创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秋燕 《文教资料》2007,(21):136-138
文章认为,消极心理学取向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教育功效、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心理问题的化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应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应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4.
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广泛影响了心理学众多领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在积极心理学理念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进发出了盎然生机,自觉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调整了发展取向,提升了教育目标,更新了教育内容,丰富了教育途径,改良了测量工具.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初具形态,集中体现为一切从积极出发,从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环境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兴起的一个研究思潮,它从正面解析人的心理,强调美德、力量与潜能。我国传统模式下的学校心理健康多在"问题为中心"的消极模式下展开,强调对心理问题的化解,忽视对中小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这种偏重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本体价值偏离,逐渐走入困境。学校心理健康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有助于矫正偏颇,在施教中更好的促进中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向"积极",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目标,拓展教育内容,优化师生关系,转换教育过程,完善咨询服务,改良测量工具,变革评价方式,创建积极的教育支持系统,培养和激发高职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促进其积极、健康、幸福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被削弱、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枯竭化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预防为主,心理咨询与辅导作为辅助、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被削弱、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枯竭化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预防为主,心理咨询与辅导作为辅助、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兴起的一场新的心理学研究思潮,它是利用心理学已经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抛弃了传统的"主流心理学"过度关注消极、病态的研究路线和模式,转而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和品质,注重普通人潜能的发挥、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帮助人们更快乐、更成功、更健康.它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关注疾病或者健康的科学,同样也是一门关注人类幸福、快乐与发展的科学.从"消极"到"积极",可以说是心理学界的"弃暗投明",指引着每一个普通人都尝试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股新的研究力量,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它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研究内容,对现代社会发展、个体发展都有很大的意义,特别是对推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通过开展各种学校文化活动,采用积极心理测量技术等具体途径,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很多问题可以逐渐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新积极心理学是近几年西方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重点在于人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文章论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分析了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和主要研究领域,并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关注个体的积极面以及社会的和谐,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构建积极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积极的宣传氛围、组织系统、教育活动、评估体系、干预策略、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这一视角已经成为心理学的新方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存在诸多不足,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指导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能够解决现阶段我国主要矛盾,为营造积极、乐观、和谐的社区氛围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倡导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其理念包括积极动机、积极情绪、积极改变和积极自我。对于处在心灵断乳期的中职生来说,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对于增强中职生的幸福感,提高满意度、培养乐观积极的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方法和途径尽管多种多样,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始终是课堂教学。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建构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心理健康课堂,是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健康课堂需定位于学生积极品质的开发与培养,具备追求积极的课堂价值取向,活动导向的课堂教学思维,直通生活的课堂教学内容,正向多元的课堂反馈机制的课堂特质。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关乎大学生的学业和事业发展。积极心理学从一个新颖、独特的研究角度出发,把控和提倡心理学的取向趋于积极,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和谐发展和健康幸福。通过对大学生内心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剖析,运用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理论,探索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对二战后心理学中存在的以病理学研究为重点的倾向提出了异议,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目标片面化、课程学科化、咨询医学化等消极倾向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心理学启发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即整合目标、丰富内容、开拓途径、优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将关注人类幸福感与优势的积极心理学系统应用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领下,广州市执信中学形成了三路径的特色"润心工程":设计"问候心灵"系列心育课程,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构建生涯指导体系,提升学生主动发展生涯的积极力量;构建多方心理护航体系,增值心理困境学生的心理资产.  相似文献   

19.
高中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引入积极心理发展理念,建构了三三四五的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即坚持三个原则、确立三个目标、运用四种途径、完善五个系统。以积极为核心,以主体为特色,以积极环境培养自主发展的意识,以积极思维开发自主发展的潜能,以积极方法培育自我完善的品质,以积极回馈强化自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