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法律信仰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法律信仰的培育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该文从我国法律信仰的现状出发 ,探讨了法律信仰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以及塑造公民的法律信仰应着重把握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公民法律信仰的培育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该从我国法律信仰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法律信仰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以及塑造公民的法律信仰应着重把握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公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阐述了法治国家在文化和道德等方面的效应,其次主要论及了法治国家效应生成条件中的公民要素。其中重点强调了公民法治精神的培养、公民理性意识的形成、公民法律信仰的养成及公民道德方面的建设。公民的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统一于公民行为中,对于实现公民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试析法律信仰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法治国家,实现和谐社会,必须消除我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消极影响,进行普法教育,培养全民的法律信仰;同时政府及国家公职人员要依法行政,坚持司法公正,保障公民的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使公民接受、认可和信赖法律,树立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5.
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的理念基础。法律信仰的虚无,是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大障碍之一。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工具主义的错误认识。传统的法学教育在培植法律信仰过程中存在缺位现象,这样非常不利于公民法律信仰理念的生成。为了充分发挥法学教育在培植法律信仰中的作用,法学教育改革成为必然:一方面,法学教育必须把法治教育作为重点,增强公民权利意识,树立法律至上观念作为培植目标;另一方面,应该把培植公民的积极的法律情感作为教育目标之一,抛弃法律工具主义。法学教育的路径在于陶冶公民的法治品格,培植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6.
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尊重、信赖并自愿遵守的精神。法律信仰的缺失是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构建我国公民的法律信仰,应当重视我国民众已有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人特别是领导人的作用,并且加快完善立法程序,提高法的内在品质,还要继续推进普法进程,提高司法效率和加强司法公正。只有法律被信仰,才能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7.
法治信仰是对法律的推崇和尊重,是进行法治建设的精神指针和价值依托,全面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培育和树立公民的法治信仰.培育公民法治信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稳步推进,从制定良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权力制约、权利保障、全民守法、发展法治经济,繁荣法治文化入手,逐步培育和树立起公民的法治信仰.  相似文献   

8.
法治国家的基石是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大学生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力量,通过向大学生传播法律信仰,使之学习法律知识,参加法律实践,增强对法律的了解和认同,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这对于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论法律信仰     
当代世界各国纷纷踏上法治道路时,中国从掌握社会权力的官员到一般公民,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中,日益感受到法治的巨大价值。在我国,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的确立,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针的提出,使法治精神逐渐深入人心。但是,就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法律信仰问题。“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而“形同虚设”的法律,在于不为人们所信仰。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民众对法律的信仰与尊重,便很难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目标.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途径.法律信仰作为法治的内核,必定关乎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在我国法律信仰缺失的背景下,必须从制定良法、树立法律的权威以及培养全社会的公民意识等方面培植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