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教师从事的是学术职业,"学术人"是其职业的理想状态。当前,针对"学术人"在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中的缺失,应"以人为本",考虑制度与"学术人"的契合度,特别应围绕"学术人"特点进行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设计、安排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伴随教学学术在大学教学实践领域中的推进,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成为影响这一实践过程的关键议题。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基于自下而上的实践归纳逻辑而提出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三种典型类型为:实践取向型、专业取向型和整合取向型。三种类型在价值、知识、方法、交流等四个维度上的区分性特征,呈现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多样性存在和多元化取向。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类型化描述及特征比较的目的在于探索具有本土实践依据的教学学术能力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教学学术能力是大学教师以学科认识论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通过开展教学学术研究活动以实现教学实践创新、知识改造扩展和有效传播的能力,其核心是掌握、运用和创新学科教学知识的能力.学科性是教学学术能力的本质内涵特征,实践旨趣是教学学术能力的最基础内涵特征,为人性是教学学术能力的...  相似文献   

4.
张焱 《江苏高教》2012,(3):88-90
大学教师既是教师,也是学术人,学术人是其职业的本质属性,具有更丰富的内涵。现代大学老师的学术人角色存在育人职能淡化、科学精神式微、功利主义凸显、学术道德沦丧等异化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样,如现代大学教师所处的社会背景、失重的评价体系、不健康的学术环境等。因此,重构大学教师的学术人角色刻不容缓,重构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学者使命、学术原则、大学文化等几方面的要素。  相似文献   

5.
新管理主义于学术职业缓慢渗透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种注重绩效、竞争和控制的新秩序,以专业身份和学术认同为核心的专业主义日渐式微,导致青年教师学术身份的构建过程常囿于新管理主义与专业主义的矛盾张力。两个核心要素影响该过程:个人内在观念与组织外部期待间的匹配度、学术身份构建的动力源。基于此,将青年教师的学术身份构建过程划分为独立自决、面从心非、互利共生和守正引领四种类型。对一所研究型大学进行案例研究,采取质性主义取向下的半结构访谈方法,深入考察不同类型学术身份构建过程中青年教师差异化的价值取向、资源、心理过程、个体与外部关系及制度感知。研究发现,学术身份的构建过程不仅需要高校学术职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学术共同体自主性增强,同时需要发挥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已然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而教学学术的研究则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维度。在教学学术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下可以有效推进教师的职业专业化、平衡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关系、完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体系和外部评价环境。在基于教学学术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生成中应该着力于教学学术理念与教师角色、评价与激励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以及教师教学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建设,可以促进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改善并且有效地提高大学的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教师发展与学术职业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职业专业化是大学教师发展的价值选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推进学术职业专业化建设,必须明确大学教师发展对学术职业专业化的影响。培养大学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提高大学教师专业素养,形成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树立职业道德风范等大学教师发展方式是促进学术职业专业化的必要途径。而学术职业专业化又是保障和提升大学教师社会地位和声望的内在动力,有助于大学教师发展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大学学术人是指大学场域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人。社会生活中的大学学术人,具有经济人和社会人的角色特征。在追求利益方面,学术人主要依靠在学术研究基础上生成的职业成就获取相应的各种报酬。维护和实现学术利益的路径是大学学术人的应然选择,这需要遵守制度规约和秉持学术良知。  相似文献   

9.
基于教学学术维度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学术是一种新的学术范式,它巧妙地指出了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焦点。大学教师的角色身份是双重的,他们既代表了其所在的学科,同时也作为教育者。专业化发展要求大学教师的这两种角色内在地结合在一起。教学学术的提出与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契合的。教学学术维度之下的大学教师发展必须通过多途径获取渊博知识和丰富经验,对教学进行记录和研究,进行有效而良好的交流,创造性地使用资源。  相似文献   

10.
学校本位教师发展理论强调建立“以学校教师为主导,根据学校教师的现实需要而设计的多范畴发展管理模式”。采取学校本位教师发展策略可以为更多的青年教师创造发展自己潜能的条件和机遇,促进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教师学术发展包括教学学术和学科学术两个方面的发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的政策取向和策略选择主要表现为外部制度与内部制度的诉求性结合。  相似文献   

11.
12.
13.
杨威  原青林 《天中学刊》2010,25(1):10-12
教师教学风格不仅体现了教师个人高超的教学艺术,而且也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独特性与规律性的统一、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统一教学规律。重视大学教师教学风格的培养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大学教育培养目标、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和自我完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instructors’ attractiveness on student evaluations of their teaching. We build on previous studies by holding both observed and unobserv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structor and classes constant. Our identification strategy exploits the fact that many instructors, in addition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also teach in the online environment, where attractiveness is either unknown or less salient. We utilize multiple attractiveness measures, including facial symmetry software, subjective evaluations, and a novel, proxy methodology that resembles a “Keynesian Beauty Contest.” We identify a substantial beauty premium in face-to-face classes for women but not for men. While gender on its own does not impact teaching evaluation scores, female instructors rated as more attractive receive higher instructional ratings. This result holds across several beauty measures, given a multitude of controls and while controlling for unobserved instructor characteristics and skills. Notably,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au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s not found in the online environment, suggesting the observed premium may be due to discrimination.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者的使命在于增进教育真知,丰富教育理解,改善教育实践,促进人类的发展.选择做一名教育学者,既是选择了一种职业,同时也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要提升教育学者的地位,树立教育学术的尊严,就必须纯正教育学术的动机和目的.教育学者必须在现实教育问题中进行思考和思想,其思维过程要与现实教育问题的发展进程相统一,履行智识诚实的平实职责.教育学者既是果,也是因.教育学术的尊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学者的人格.教育学者自当先受教育.教育学者的心灵的磨砺和修炼是教育学术尊严救赎之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17.
18.
学问有几种     
有一种影响不小的关于学问分类的观点,将世界上的知识分为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这种观念的最大问题是目中无人,人文科学在知识领域里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哲学、史学、文学、(思辨)心理学、逻辑学或思维科学、道德学或伦理学、美学(它或许就在哲学里)、未来学,这些学科更确切地说属于人学或人文科学。特别地,就辩证法而言,自然是辩证存在着的,人的思维是辩证地运行着的,我们把这种事实揭示出来,就有了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Over 40 per cent of academic staff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an unspecified number of support and part time staff, are employed on fixed term contracts.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into the experiences of academic staff on such contracts. It argues that temporary employees' contractual status affects their ability to perform effectively and reduces their level of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sation. It considers the implication of these findings and argues that while some of the factors which have prompted the use of temporary contracts may lie beyond the control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universities could reduce their negative effects by reviewing the way in which temporary staff, who now make up almost half of the academic population, are managed.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careers of early-career academics in the Russian academic system as it strives to improve its position in the global academic landscape. The typology of “boundaried” and “boundaryless” careers is applied in order to analyze careers in Russia. Two types of academics were identified: “connectors” and “conservationalists.” “Connectors” are more likely to embrace research orientation than “conservationalists” and tend to alter their positions in academia based on research reputation in the global professional community, whereas “conservationalists” are oriented at the hierarchies of positions within universities and country-specific academic credent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